浅议当前高校文博人才的培养
2018-09-17耿超鲁鑫李维意
耿超?鲁鑫?李维意
摘 要:20世纪末以来,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总体数量不断增多,各级博物馆扩建、改建,新型博物馆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发展亟需大量具有广博知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但目前博物馆的人才现状却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低,基层博物馆人才缺乏,科研型与应用型专门人才缺乏等方面。因此,高校文博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博物馆发展新趋势适当调整,增加方法论、新技术运用、现场实践等课程,并加强高校博物馆与考古文博实验室的建设,增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同时探索高校与博物馆、文博单位联合办学的模式。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文博人才;实践
博物馆是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前进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作为全民共享的文化机构,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才是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与促进博物馆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当前文博人才现状出发,对高校文博人才培养的途径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一、博物馆人才现状
20世纪末以来,博物馆发展迅速,且呈现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多。据国家文物局2016年12月27日公布的《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截止到2015年底,全国正式登记的博物馆已经有4 69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 582家,非国有博物馆1 110家。而且随着人们博物馆意识的不断增强与社会的进步,博物馆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据《博物馆中长期事业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到2020年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人群覆盖率明显增高,从4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发展到25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也就是说到2020年,博物馆的总量预计将达到6 000座左右。二是各级博物馆的扩建、改建也是新世纪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县级、区级等基层博物馆将是博物馆数量增长的一个主要增长点。三是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在我国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进入21世纪后,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专题博物馆也发展迅速,专题博物馆的发展是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的表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专题博物馆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展示自己独特的行业文化与技术,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品位、满足观众多元的文化享受、促进博物馆数量的增长,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博物馆事业的持续发展,急需大量具有广博知识、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但目前博物馆的人才现状却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低、基层博物馆人才缺乏
从目前全国博物馆总体人才数量来看,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过低,所占比例为全部人数的36.4%,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仅占1.7%[1]。专业人才尤其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抑制了博物馆的发展。在各级博物馆中,人才发展情况也不平衡,地市级、县级等基层博物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馆内的专业人员中文博专业毕业生寥寥无几,甚至也没有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这种情况在县级、区级博物馆中相当普遍。由于工作环境与待遇等问题,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博物馆去,对这些小型博物馆来讲,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是关键。
2.科研型与应用型专门人才缺乏
从博物馆人才的素质来讲,科研型与应用型人才缺乏。学术研究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解析藏品信息、指导陈列展览的基础性环节。展览应建立在充分的学术研究上,体现学术研究的成果,科研型人才缺乏导致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无法深入挖掘,陈列展览的水平较低,影响了文物或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或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规划,“到 2020 年,省级以上博物馆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应与普通高校相当。”[2]要完成此规划,科研型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势在必行。此外,文物保护修复、藏品管理、文物摄影绘图技术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仅就文物修复工作一项而言,根据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柏先生在2011年提供的统计数据,我国急需修复的馆藏文物有230余万件,但具有一定保护修复技术的专业人员只有6 000余人,专业资质单位不足200
家[3],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人员的队伍亟待
补充。
3.掌握新技术的人才缺乏
当代博物馆的发展与新技术息息相关,藏品管理、陈列设计、资料查询等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早在2001年,国际博协的会议章程就把数字创造行为(digital creative activity)纳入了博物馆范畴[4],此举说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博物館工作的日常。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常常需要推出一些运用新技术的互动项目来鼓励观众参与博物馆探索,加深观众的体验。在虚拟博物馆的建设中,数字信息网络技术发挥着主导作用,不仅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展示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也增加了文物的展示数量,丰富了展陈的内容。尤其近年来,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基础的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掌握创新科技的人员。目前大中型博物馆一般都设有信息技术部,但有的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为馆内的闲散部门,而一些小型博物馆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员更是寥寥无几,从而影响了博物馆建设的现代化与教育功能的
发挥。
4.现代管理人才缺乏
现代博物馆的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人才。管理者的行政能力、对外交往能力、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成败。先进、高水平的管理能激发馆内人员的工作热情,发掘建筑、设备、藏品、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潜力,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促进博物馆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实现与国际博物馆的成功接轨。不过正如单霁翔先生曾经指出的:“由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性,现成的众多企业管理改革成果不可能直接移植到博物馆的管理模式中来,博物馆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摸索出实现科学管理的正确途径。”[5]所以,博物馆管理人才需要接受博物馆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培养。但现在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往往知识结构单一,既懂博物馆业务又懂现代管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较少,部分基层博物馆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博物馆学与管理学教育。这些均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发展。
二、文博人才培养的途径
博物馆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博物馆人才不仅要掌握博物馆学特有的学科特点, 掌握藏品管理、陈列设计、博物馆经营管理与文创产品开发等应用技能外,还要懂文物考古、历史、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学以致用”型的博物馆人才,满足各类文博单位的人才需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1980年2月,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成立博物馆学专业,为全国高等院校中成立最早的博物馆专业,1988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成立博物馆专业,西北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學、南京大学等高校也先后成立博物馆学专业。2011年考古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发展迅速,作为二级学科下的博物馆学专业也在更多的高校设立,但与考古学的发展相比,博物馆学的发展仍比较缓慢。在很多高校中,博物馆学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主要以考古学为依托,博物馆学方面的课程仅有博物馆学概论、藏品管理、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等几门课程,博物馆营销管理学、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教育等反映博物馆发展新趋势的课程设立的学校并不多。高校中的博物馆课程设置更应该体现知识的全面性,除加强文化遗产、博物馆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加方法论、新技术运用、现场实践等课程外,也要使学生受到历史、艺术、文化和科技等综合知识的训练,因此专业设置应打破院系的授课范围,在强化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课程,以避免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同时在教学中也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手段。
博物馆人才培养,教材建设是基础与关键。现有的博物馆教材已远远跟不上博物馆发展的步伐。目前,各高校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大多使用的是王宏均先生编著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此书出版于1993年,再版于2001年,距今已有十几年的时间。而这十几年正是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博物馆种类增多,数字博物馆发展,新技术在博物馆中广泛应用、宣教形式改变、文创产品蓬勃发展,与此相适应博物馆的定义、理论与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新变化、新趋势、新观念也应该融入教材,才能使学生建立适合博物馆事业与学科发展的知识结构。2014年,甘肃省博物馆俄军与兰州大学姜涛编写的《博物馆学概论》出版,该书结合当前博物馆的发展,更新了博物馆发展史、博物馆建筑、陈列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博物馆营销、博物馆扩建改建、博物馆如何吸引更多的观众等章节,但对文创产品开发、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等博物馆热点问题涉及较少。因此适应博物馆发展趋势,也应加强对博物馆相关教材的建设。
2.加强高校博物馆与考古文博实验室的
建设
博物馆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工作人员操作能力要求非常高。如果学生的实践环节得不到重视,单纯依靠在课堂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难以承担博物馆的相关工作。比如文物保护修复专业,除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教学应在博物馆中借助博物馆藏品或文物标本展开文物修复体验课程。因此在对博物馆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必须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与考古文博实验室的作用,贯彻落实“让库房的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加强实践教学。
欧美著名大学的博物馆不仅数量多、馆藏丰富,而且在专业教学与公众教育中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创立的博物馆是1683年创建于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目前牛津大学有七座博物馆,剑桥大学有九座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有十九座博物馆。德国莱比锡大学拥有三个大的博物馆,分别为埃及博物馆、古典古代博物馆与乐器博物馆,均馆藏资源丰富,尤其乐器博物馆是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乐器收藏中心。这些博物馆除用于教学与科研外,也面向公众开放。而且,欧美大学非常注重利用高校博物馆资源的进行实践教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自1901年始就开设有博物馆研究课程,自2004年起主要依托自然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前州首府遗址博物馆这三所校内博物馆资源,开设面向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博物馆课程。
我国的高校博物馆得到蓬勃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公布我国高校博物馆共60座。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博物馆已达到300多座。有的高校博物馆文物资源非常丰富,如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高校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除了固定展览外,还不时有定期或不定期的特展。四川大学博物馆建立于1914年,是国内高校最早建立的博物馆,现有藏品4万余件,设有7个常设展厅。河北大学博物馆馆藏文物
7 000余件,陶、瓷、铜、玉、书画、甲骨种类齐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至近现代。除库房收藏与陈列展览的文物外,还有石器、陶片、瓷片等大量的标本。有的博物馆则藏品较少,由于经费或其他问题,在藏品征集上亦面临困境。目前,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也还存在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文物收藏在库房中,陈列水平较低,辅助展品缺乏,展陈说明枯燥单调,新技术应用较少,缺乏吸引力,专业人员不足。有的博物馆为了安全的考虑只对校内定时开放,也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到博物馆教学中去。
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专业的教学基地与科研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应在积极推进高校博物馆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博物馆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利用博物馆的文物、标本、陈列等资源优势进行现场教学。有的高校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前列,如中国林业大学博物馆馆长张志翔在第二届博物馆论坛发言时说,“中国林业大学博物馆共承担了29门课的教学任务,每年实习实践的现场教学百余次”。
同时也应加强标本室与考古文博实验室建设,文物鉴定、保护与修复是博物馆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掌握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人才严重不足,而一些高校培养的文博人才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法胜任具体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而考古文博实验室的建立与应用是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北京联合大学建有多个实验室,如金属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实验室、文物鉴定与展示实验室等,每个实验室都有不同种类的文物标本与特有的实践课程,学生可以在其中观摩、学习、培养实践技能[6],经过在文博实验室的长期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地适应工作。
3.探索高校与博物馆、文博单位联合办学的模式
虽然现在一些高校建立了博物馆与考古实验室,但文物标本相对较少,陈列类型单一,资源有限,因此与各级博物馆、文物考古所合作,有重点、有目的的建设长久稳定的实习基地,针对培养方向,共同研究与实施教学内容,探索联合培养的模式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以致用”型人才的关键。
博物馆学专业本身特有的学科特点,决定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去文化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以增强学生对各种类型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直观认识,提高鉴赏能力,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但这只是最初级的实践。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实习更应该深入到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具体工作的各个基本方面,通过实习实践了解和掌握博物馆日常工作的全部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团队,在资料搜集、陈列大纲设计、展览文本撰写、布展、讲解等各个环节均可吸纳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加,使研究生的策展、布展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近年来,高校与文博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也越来越多, 2015年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也进一步强调了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教学与实践实习的职能与作用。2016年10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浙江大学签订了联合举办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协议。协议提出,将结合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文物保护工程、科研课题及相关项目的重点与难点,为浙江大学文博人才培养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并强调将不断优化培养模式,建立联合培养的长效机制。
加强学校与博物馆的合作,在具体合作方式上,高校可以聘请博物馆或文博单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定期讲述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热点问题,或提供一些专业课程,博物馆与文博机构可以为高校文博专业学生设立专门的教学场所与实验室。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可以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目前有一些高校也实行了双导师制。但有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对学生的管理也存在弊端,因此应该根据专业方向与用人单位需求,具体明确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职责,如天津师范大学文博硕士中的古籍修复与出版方向,即实行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为古籍修复与出版行业的专家,按照培养计划,校内导师负责基础文化知识与理论的指导,校外导师负责指导实习实践,实践时间为6个月。即将毕业的第一届古籍保护方向的研究生的信息已刊布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网站,便于用人单位参考。高校与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博机构充分合作、联合办学,是培育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根据新时期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今后高校在对文博人才的培养上,一方面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适应博物馆发展新趋势的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手段;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博物馆专业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加强高校博物馆与考古文博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同时探索高校与博物馆、文博单位联合办学的模式,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文博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6[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328.
[2] 国家文物局. 博物馆中长期事业发展纲要(2011—2020年)[M]. 文物博函〔2011〕1929号.
[3] 赵萧萧. 试论文物修复技术人才对于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性[J]. 才智,2014(8):348.
[4] 陈刚,祝孔强. 数字博物馆及其相关问题分析[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4(9):29-33.
[5] 单霁翔. 博物馆管理浅析[J]. 中国博物馆,1997(6):8-18.
[6] 黄可佳. 文博类实验室的建设与功能发挥[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9):11-14.
[本文为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史学致用人才互动培养模式研究” (项目编号:2016-08)、河北大学研究生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博物馆学历史与理论”的阶段性研究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