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8-09-17黄万能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古诗词语文教学小学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来说,语文教师一定不能枯燥讲解和单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而是要结合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儿童自主阅读和体会诗词韵律美和意境美。如此,方能促使诗词教学效率实现最大化。结合笔者对古诗词教学的浅显认识,以下常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词;方法

众所周知,古典诗词文化在我国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源远流长,学习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提升儿童个人审美和文化素养的体现。而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又提出高要求,即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学习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因此,显然当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是不符合的,故而探究创新、有效的教学新策略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 凸显学生学习本位,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综合来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时刻坚持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知识的观念,让传统枯燥背诵、机械默写等教学思想成为过往,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而对于如何才能凸显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本位,如何激发其自主学习兴趣这一问题,笔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比如,我们可以结合优美的音乐、歌曲,并且配合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美,通过多媒体视频投影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比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时,诗中描写的“日照”“生紫烟”“瀑布”“飞流”“银河”等这些自然景观完全可以结合着想象构思成一幅完美的画卷,并且再配合韵味悠长的淡雅之音,可以让这首诗的教学氛围立即形象、生动起来,便于我们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诗词欣赏能力。

二、 重视从联系诗词作者入手,进行深层教学

古典诗词文化在历史岁月的滚滚长河中,经过各位诗词名家的冲刷和洗礼,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在学习中,我们应当结合诗词的作者进行区别分析和对待。比如,李白的诗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并且还具有豪放的风格,他不拘泥于小节,从其《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便足以看出大江大浪的豪迈气势。又如,杜甫的诗词一般透露着忧伤、哀叹,并且折射出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这一点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也可以看出来。此外,还有向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略带婉约、闺怨的李清照等,都是其独自风格的代表,在教学中,我们应当结合着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学生们才能深入理解作文的内涵。

三、 反复朗读,养成诗词品鉴习惯

古典诗词文化最大的特点韵律美和节奏感是需要通过发生朗读才能品鉴出来的,并且一旦朗读便会形成一种“瘾”,这便是古诗词朗朗上口、绕梁不绝的效果。另外,通过反复的朗读,还可以形成胸腔的共鸣以及与诗词人思想的共鸣,从而深层感知文学作品创作者背后的故事。比如,在教学《悯农二首》时,笔者反复要求学生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后在不同的朗读阶段询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初次阅读:“老师,这首诗写的是有人在种田吗?”三遍之后:“老师,我觉得我以后都不能在浪费粮食了!”六次朗读之后:“同学们,农民伯伯种出大米、小麦这么困难,我们以后都要将饭菜吃光好吗?”是的,他们懂得了引导别人一起来进行勤劳、节俭。在笔者看来,便已经达到了本课教学的目的了。

四、 引导儿童模仿创作,深化文学素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便是通过阅读和感知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诗词模仿创作能力,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尤强,从幼儿呱呱坠地开始,他们就开始根据父母的言谈举止、品行习惯进行模仿,因此模式方式学习的最佳路径,在古诗词的学习中也是如此。对小学生进行仿写的教学训练,其仿写的范本不要舍近求远而是应当紧紧贴合课文,尤其是古诗词,对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针对性引导,做到有的放矢,注重提炼和总结对小学生有启发的写作表达方法,引导儿童去理解、阅读、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春晓》一课后,便可以如此启发:“同学们,作者借用他的笔下给我们展示了一片盎然春意的景色,那么学完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可以模仿着这首诗写一写!”让笔者记忆深刻的是这样一段描写:“春日花正红,绿草意更浓。夜来风雨声,渐诉离别情。”虽然是简单的几笔,但是却将一夜春雨之后,花草逐渐凋零的景象描写得很到位。

概言之,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应当明确古典诗词文化是我们需要重点教学和传承的内容,其具体的操作方法,笔者从激发学习兴趣,联系作者背景,反复朗读陶冶情操以及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等角度入手进行了部分阐述,希望每一位儿童都能带着兴趣参与到古诗词学习中,并且在今后的成长中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颜巧线.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教师,2016(09).

[2]李碧霞.诵读经典诗词,品味优秀文化——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成效的探索与实践[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7).

[3]唐训安.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03).

作者简介:

黄万能,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九小學。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语文教学小学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