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其中,快乐数学

2018-09-17张玉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小学数学

张玉梅

摘 要 数学是思维的殿堂,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领悟数学学习的快乐。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配合教师。归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与枯燥,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没有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写到“争取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调动学生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参与积极性 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虽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融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但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依然有许多教师沿用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着重点,学生在台下奋笔疾书的记录。这样虽然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却忽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也让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发挥数学学科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1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首要激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阶段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趣味、生活的数学课堂,使学生在教学伊始便融入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搭配”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个春游的情境,在教学伊始,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美丽的风景,学生不禁“哇”的叫出声。接着教师用热情的声音感染着学生,询问学生想不想和教师一起去这么美丽的景色中春游呢?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愿意!”在这样趣味的导入中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接着再通过春游时需要搭配什么衣服、搭配衣服后的早餐搭配、出行的大巴搭配等环节,让学生一步步体会到搭配的概念以及多种形式表现搭配,最后到达了儿童乐园,与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春游!这样的课堂设计以“春游”作为主体吸引了学生兴趣,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节奏一步步去搭配自己的衣服、早餐、大巴,仿佛真的在与教师精心一起有趣的春游。整堂课程气氛浓厚,每一位学生都集中注意力,期待着下一个场景的变化,最后当春游的音乐响起时,学生一起唱着歌开始“春游”,既达到了教学目标,也让整堂课妙趣横生!

2巧疑妙问,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提问是思考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学会提问,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好地参与课堂,提升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处于不敢问、不知道问什么的状态,害怕自己提的问题幼稚,也觉得自己不需要提问题,教师都会讲。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多给学生提问、思考的空间,学会放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这一课时,在讲述到“12x3=”这个算式时,教师在黑板中出示“12x3”的竖式,此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我们都知道在列竖式时是2x3=6,1x3=3,但为什么这个3是写在十位上的?”这个学生的质疑非常的妙,当课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趣味问题时,教师相机停止数学课堂教学,对班级的学生说“这位学生提的问题十分有深度,这是我们忽略的一个问题,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说说你的看法?”这个问题的提出让课堂讨论气氛浓厚,是呀!我们只知道算式,但是这个算式的道理是什么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讨论结果,有的小组认为“将这个竖式扩充一下,变成2x3,10x3,再相加才是正确的答案,所以要写在十位。”还有的小组认为“最开始我们拿水彩笔的时候就是三盒12只的水彩笔,并不是1x3,而是10x3。”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便解答了提出的问题,这涉及到了数学中的算理教学,也在数学质疑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的设计给予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感受到质疑数学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学生学习的趣味更浓,参与积极性更高。

3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数学信心

在新课程中要求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预习、讲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不同的小组布置任务,让小组成员课前预习,自己作为“小老师”进行课堂展示。教师给小组A安排找到一些物体带到课堂中观察;小组B安排用小正方体叠成不同的形状讲解观察物体的概念;小组C设计一些趣味的题型来展示课堂……这样的任务分配让每一位小组都积极思考,想要有一个好的展示效果。组长再结合教师布置的任务细化到每一个组员,如带物体观察便让每一位组员都带一个物体来观察。这样的设计能够促进全员参与,特别是对班级中的后进生,为了更好地展示效果小组中的后进生主动融入到讨论当中,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在展示时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体会主动学习的快乐。

4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贴合学生学习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巧妙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转换角色,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一步步带领学生走进数学思维的殿堂,提升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丽环.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03):52-53.

[2] 陈绍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考试周刊,2014(36):69-69.

[3] 张祥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s1):447-447.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小学数学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