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粤语童谣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8-09-17唐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特色课程园本课程

唐文

摘 要 本文立足粤语童谣文化传承、多元启蒙教育的功能,以幼儿认知、心理成长和能力发展规律为依据,剖析了粤语童谣在语言、音乐和社会领域的育人价值,着眼解决当前幼儿园粤语童谣教育亟需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园本粤语童谣特色课程的思路与措施,为开展幼儿园开展粤语童谣教学施训和教研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粤语童谣 园本课程 特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普通话教学的深入推行,反映广府文化和地域习俗的粤语童谣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风采,亟需我们南粤大地的幼教工作者重新审视粤语童谣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形式,全面、深入挖掘粤语童谣的文化内涵,运用园本特色课程这一载体重塑幼儿园粤语童谣教育,用优美的粤语童谣让儿童体会到南粤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韵味悠长。

1开展粤语童谣园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符合国家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要求。《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大力倡导的重要工作领域,也是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期望,特别是明确提出了要将童谣作为重要教育教学内容之一。可以看到,在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推进的大形势下,结合幼儿园办园特色开展粤语童谣园本课程建设契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总要求。

(2)适应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及幼儿融入粤语生活圈的需求。粤语既是广东地方方言,又是香港、澳门地区通用语言,在海外华人当中也被广泛使用。粤语童谣是产生于广东省粤语地区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很强口语化特色的民间童谣,通俗易懂、韵调活泼、句式生动、修辞俏皮,文化渊源深厚,承载着浓郁的中华岭南文化,是粤语传统语言文化的结晶。要融入粤语生活圈,深入全面体会粤语族群和本地文化、加强文化融合与传承交流,从小学习了解并掌握粤语童谣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3)促进园本特色课程建设的新举措。民间童谣作为民间文学的一个分类,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独特领域,它除了对幼儿能起到增长知识、启发智慧、激发想象、培养品德、陶冶情趣外,也具有促进幼儿参与游戏、提升游戏综合教育效果的作用。因此,开展粤语童谣教学和活动研究,能够为幼儿园加强园本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新视角、新知识和新做法,是开展新型园本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

2粤语童谣园本课程建设的着力点

自开办以来,我园就树立“美好的童年回忆从这里开始”的办园理念,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外来人口移居广东越来越多、普遍不会讲粤语的现实情况,我们在办学规划和办园特色上将打造并渗透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之岭南广府文化——粤语童谣作为一个突破口。但随着外来人口大幅增加导致外来方言使用占比增大,我们也发现了当前开展粤语童谣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粤语教育特别是兼备粤语及童谣(音乐)教育领域的师资严重匮乏,对童谣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对童谣教学的目标设置不够精准,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不够精细,对教学内容的创新力度匮乏,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够娴熟、丰富,对教学准备的投入不够充足,粤语教学保障机制不够充分。

(1)在音乐领域。一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乐感。粤语童谣的节奏富有动感,它在音乐中把音响有组织地、有秩序地安排起来,把生活的节奏(包括语言音调的节奏)更有组织地、更集中地、更强化地用音调的形象表现出来。幼儿在传唱童谣时,童谣的音乐性容易与幼儿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乐感和审美感受。另一方面,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成果。粤语童谣把本土音乐语言与地方方言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让幼儿更深入地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进而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2)在语言领域。一是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启蒙工具。粤语童谣接近儿童语言表达方式,兼具诗歌和乐曲的特性,能够激发幼儿学用粤语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幼儿尽快掌握粤语听说、丰富粤语词汇量,实现掌握粤语听说、融入本地生活的目标。二是帮助幼儿提升听辨及口语表达。粤语童谣的传承历程,经过了淘汰、筛选,剩下来的普遍质量较高、教育作用明显。语言虽然直白,但是易于模仿学习,有利于幼儿熟练掌握,促进其自觉运用,领略其中的情趣和美感。三是推动非粤语幼儿和讲粤语幼儿间的融合。我园曾做过调查,基本只有20%的幼儿能够用粤语交流,与我们地处广州的现实不相适应。语言是沟通的工具。在教学中抽出一部分时间采用粤语教学,必然促进不懂粤语的幼儿熟悉粤语的听说运用,促进群体内部成员的融合。

(3)在社會领域。通过童谣相关内容的讲解,让幼儿的生活延伸到家庭、幼儿园之外,让幼儿接受良好的生活规范教育。一是有利于帮助幼儿了解掌握社会基本常识。幼儿的社会活动范围小,接触到的事物少,生活经验受限,而童谣的题材包罗万象,相当部分描述的是社会现象和生活常识,是幼儿掌握社会规则、熟悉社交方法、融入社会生活的好帮手。二是培养良好性格。童谣比较注重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情感交流,趣味性较浓,传唱童谣有利于促进幼儿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甚至部分童谣还能帮助幼儿宣泄情绪,养成积极、稳定的性格。三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童谣中包含的遵守社会公德、维护游戏规则、养成良好常规等内容,无时无刻不在向幼儿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法,确保幼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粤语童谣园本特色课程开发设计

3.1粤语童谣教学的基本思路

粤语童谣进入幼儿园的课堂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设计符合幼儿认知规律、心理发展特征的课程和活动。一方面,要以充分调动幼儿兴趣、激发参与的主动性为出发点。童谣教育要能够吸引幼儿关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来创设教学环境、选取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幼儿在教育过程中保持主动、积极。另一方面,要精选适应特定年龄段对象的教学内容。需重点关注幼儿年龄特点和生活性、情趣性、启发性、知识性的要求,并且确保教学内容、活动环节、服务对象与童谣类型匹配。

3.2粤语童谣教学目标设定

总的目标是帮助幼儿理解粤语童谣的内涵,学会演唱粤语童谣,对粤语童谣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意传唱粤语童谣,在粤语童谣中学到传统文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其中保持愉悦的情绪。

(1)小班目标:帮助幼儿感受粤语童谣的韻律、节奏,接受粤语使用的新环境,培养对粤语童谣的兴趣,学会边唱边表演简单的动作,感受玩乐粤语童谣的氛围,能够通过粤语童谣来规范日常活动。

(2)中班目标:引导幼儿欣赏粤语童谣,感受粤语童谣的文字美、音律美,能学唱并有表情地表演粤语童谣,能仿编粤语童谣,可以根据粤语童谣自编动作表演,乐于体验粤语童谣传唱乐趣,并在其中发展出良好的情绪能力。

(3)大班目标:学会欣赏粤语童谣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表情地传唱粤语童谣,乐于投入集体创编粤语童谣活动,能够使用简单的粤语进行交流,玩乐粤语童谣进入更高水平。

3.3粤语童谣教学方法分析

如何才能尽快将幼儿引导进入较高效的学习状态?怎样才能充分发挥粤语童谣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我们在借鉴参考原有幼儿音乐和语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学习反馈结果,证明有效的方法主要有:一是情景法。针对幼儿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实际,创设与粤语童谣内容相近的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促进幼儿尽快融入学习活动。在课程情境创设之外,还要在日常集体活动中引入粤语及粤语童谣的合理运用。如,可以在早晨集会时组织粤语童谣合唱,开展粤语使用训练。二是问题法。提前分析粤语童谣的关键点,准备难易适中、符合其年龄特点的问题,以启发性、多样化来激发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三是道具实操法。提供乐器、折纸等可操作的原料,通过幼儿亲身体验来激发参加粤语童谣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乐在其中。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都将作为课程教案的一部分予以记录,并将在后续教研中进行评估,为完善园本粤语童谣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婷婷.走进课堂,让童谣活起来[J].教育界,2017.

[2] 吕鹏,林宇.方言歌曲在培养儿童语言语音观念中的路径思考[J].文教资料,2017.

[3] 李毅.论幼儿园的儿歌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 李永婷.民间童谣的教育价值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

[5] 黄路明.论童谣的幼儿语言教育功能[J].广西大学报,2008.

[6] 杨保雄.客家童谣的意识形态功能[J].贺州学院学报,2008.

猜你喜欢

特色课程园本课程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家园联手 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家园联手实施幼儿园本土文化教育课程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