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7毛方艳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语篇文本分析理论,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Elias Story为例,探讨了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学科核心素养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包括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语篇知识就是关于语篇是如何构成、语篇是如何表达意义以及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如何使用语篇的知识。语篇分析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等,属于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语篇类型、语篇格式、语篇中段与段的关系以及语篇各部分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则属于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宗兆宏(2016)认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主题语境的各种阅读语篇,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等语言知识及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其次,他们可以在对语篇的深层次分析中领略语篇所承载的文化知识,并锻炼自己的学习策略。本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Elias Story片段的设计,探讨了如何基于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 深入研读语篇文本

朱纯(1994)认为英语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过程,它要求学习者凭借自己的阅读能力,领会作者通过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图,使这些符号意义化,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思想沟通。分析语篇就是对语篇的主题情境、语篇类型、语篇内容、文本特征、语言特点和作者态度进行深入的探讨。

Elias Story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语篇类型为人物介绍类记叙文。Labov(1972)认为完整的记叙文包括六个部分,那就是: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和回应。“点题”是指记叙事件的主题,它通常是记叙文的标题。“指向”展示了记叙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进展”即事件的发展过程;“评议”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展、目的及所描述人物的评论;“结局”即描述事件的结果;“回应”是对事件的总结,用以回应主题。本文的题目是Elias Story,通过伊莱亚斯的讲述,向我们介绍了伟人纳尔逊·曼德拉。我们不能浅层地理解为本篇文章只是伊莱亚斯的故事,而是应该通过他的故事,了解南非黑人遭受的不平等的待遇,以及曼德拉为争取黑人平等权利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和作为领袖人物的非凡魅力。本故事发生在1952年到1963年之间,第一次见曼德拉时,伊莱亚斯还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并且因为身份问题处境艰难,于是他向曼德拉求助,并最终在律师曼德拉的帮助下,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取得了在Johannesburg居住的合法权利。为了报答曼德拉,伊莱亚斯参加ANC,追随曼德拉,积极参加他组织的反政府活动,为争取黑人与白人平等的权利而战。在文本特征方面,本文通过伊莱亚斯的口吻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有别于惯常所采取的平铺直叙,虽然只是展现了曼德拉的一个侧面,但读起来更亲切,引人入胜。语言方面的另一特点是加入了曼德拉的一些演讲话语,这些让故事更具真实性。同时这些讲话包含了大量的长句和难句,加大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

二、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实践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语篇的主题语境,基于语篇类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和文章结构的把握,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行文特点,在语篇中学习语言知识,感悟文化,运用语言技能和采取合适的学习策略。进而尝试让他们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在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笔者对Elias Story这篇阅读文本分层设计了一系列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的活动。

(一) 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包括感知和注意、获取和梳理、概括和整合等一系列基于语篇的活动。笔者设计了泛读和精读两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泛读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Who is Elias? 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What happened?

在了解文章大意后,笔者让学生精读文章,帮助他们梳理曼德拉和伊莱亚斯之间的故事。之后让学生通过重组和提炼,找出南非黑人的境遇及曼德拉为争取他们的权利所做出的努力。

(1)Whats Elias problem? and what did Mandela do to help him?

(2)Whats Elias support for Mandela?

(3)Whats Black peoples problem? and what did Mandela do to help them?

(二) 應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和阐释、分析和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活动。即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描述和阐释、分析和判断等系列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在这部分,笔者首先设计了一个Role play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人扮演伊莱亚斯,一人扮演记者,通过记者采访的形式,把伊莱亚斯和曼德拉之间的故事,及曼德拉为黑人权利而做的努力得体地表演出来。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语篇所承载的故事和文化,并锻炼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接着通过提问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曼德拉伟人品质的理解,所提问题如下:

(1)What kind of person is Nelson Mandela in Elias eyes?

(2)Elias helped Mandela blow up some government buildings even though it was very dangerous, if you were him, would you do the same thing?

(3)In your opinion, what kind of person is Nelson Mandela? What qualities does he have?

(三) 遷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即教师引导学生对语篇的文本特征、写作手法及其所承载的价值取向和作者态度进行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进而让学生能在新创设的情境中,基于所学的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笔者找到另一篇描绘曼德拉的文章,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描绘并比较两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让学生选择喜欢哪一篇并说出理由。这一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曼德拉这一伟人的认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最后,笔者让学生选择一位中国近代的伟人,通过各种形式找出关于这位伟人的信息,并按照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写一篇关于这一伟人的文章。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重视词、短语和难句的讲解,不应只是强调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是应该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树立基于语篇的阅读教学活动观。通过层层设计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语境中把握文本特征,理解文章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描述和阐释、分析和判断等活动,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后,让学生灵活运用新学知识处理新语境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宗兆宏.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英语教师,2016(24):48-53.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Labov, W.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Students in the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M].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72.

[5]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①必修.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毛方艳,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