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探究体验 培养创新精神

2018-09-17王进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体验创新小学数学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创客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三点切实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体验;创新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创客教育蓬勃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越来越受重视,创客教育应运而生,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学校,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学生。说起创客教育,很多老师想到的就是机器人、3D打印电脑编程、发明制作等高大上的东西,其实这是对创客教育的片面理解。创客教育的范畴十分广泛,上述内容固然是创客,但广阔的课堂教学才是创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客教育最核心的内容,由于创新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因此学校中创客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只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创客教育,而这些精神和能力在小机器人制作、3D打印机的使用中固然能培养和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进行创客教育。如何引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创客教育,发展创新思维,培養创新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一、 调整教师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创客教育思想,必须调整课堂中的教师角色,做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是美国教育学家多尔对教师角色的界定。教师与学生相比,教师在学识上远超学生,但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对等的,必须相互尊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引领学生认知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

师: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我们得到了这样三个圆的面积,真不错,但是这种方法每一次都必须重新计数,使用起来还真是不太方便。如果能有一个固定的计算方法,那就好了!今天我们这堂课的目标就是寻找适用于所有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回忆一下,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那这个圆的面积与哪一块面积有关系呢?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多少倍?

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计算。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圆的面积总是这个正方形面积的3倍左右。

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那么圆的面积大约等于这个正方形面积乘3。

生2:我猜想,圆的面积大约等于这个正方形面积的π倍。

师:你真有想法,说说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生2:这里的倍数都接近3倍,都比3倍多,在学周长时,我们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

上面一则片段,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圆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方法来开展教学,而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平等地对待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获得圆面积的基本数据,然后启发学生这样的方法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那就好了,这种需要的产生是基于学生自身,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但学生是没有能力单独找到圆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这一点教师十分清楚,接下来教师框出一个以圆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引领学生计算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的关系,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两个数据的倍数大约为3,更有学生猜测可能是π,学生的猜测有理有据,整节课的知识内容学生掌握良好,思维更是十分活跃,既有逻辑思维的训练,更有创新火花的闪现,教师的引领,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取得这一收获的重要来源。

二、 调整内容呈现方式,注重探究体验

目前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大部分是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开展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快、效率高。但这种教学短板也很明显,那就是学生的直接经验不足,创新素养培育不到位。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创客教育因素,就必须调整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把直接经验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数学。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

片段一:使用自制单位角去度量已知角

教师演示,把这些小角重合在一起。

师: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些小角都一样大。

师:对,今天我们把这些小角看作单位角,去度量这里的角1与角2,看看,角1与角2里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角。

师:老师先演示一遍用这些单位角去度量角1的方法,同学们仔细看呦。

(师演示度量的方法)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是怎样度量的?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把角2度量一下吗?小角,老师给你们准备好了,就在信封里。

在小组里自己试一试,与同桌交流交流方法。

……

片段二:师生共同探讨设计量角器

师:我们的直尺是测量线段长度的工具,直尺实际上是由多根同样长的小线段拼合而成,那么我们度量角的工具应该是由什么拼合而成的?

生:小角。

师:对,说得太好了。我们把这些同样大的小角拼成一个量角工具。这项工作难度太高的,不过可以交给神通广大的电脑来完成,好吗?

师:两个小角拼起来,够吗?

生:不够

师:那就再多点?(6个)够吗?

生:不够。

师:继续。

(演示把9个拼到一起)师:够吗?

师:9个这样的小角拼到一块儿形成图形很特别。

师:如果第一个小角的始边是水平方向的话,那么第9个小角的终边就是竖直方向的。(课件演示)

(继续拼到18个)师:够多了吧?

师:把多少个小角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生:18个同样大的小角拼成了半圆形。

……

上述两则片段,教师摒弃了认识量角器——揭示量角方法——进行量角练习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而是采用了让学生通过自制的量角小工具(小角),采用摆数的方法来度量角的大小。这一内容呈现方式直指量角器产生的本源,量角器的本质就是单位小角集合,度量角的大小其实就是看角里面包含着多少个单位小角。上述课例中教师大胆地还时间给学生,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同一教材不同组织呈现的方式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异同,更多的是教学理念方面的差异。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要融入创客元素,设计教学時要尽量做到手脑并用,在课堂中提供学生可操作可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充分体会体验探究,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三、 加强数学学科融合,培养创新精神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校教育的需要,人为的把知识进行分科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但这种学科之间长期分立状态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因此,我们在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科融合,把科学、信息技术学科甚至是艺术的内容融合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仅有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获得发展,更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怎样才能滚得远》】

师PPT出示提问:怎样把一头大象运到卡车上?

生交流之后,生1:用吊车来吊运。

生2:不能直接吊,大象会被勒死的,可以把大象装在铁笼里,用吊车吊运。

生3:可以在卡车的货厢与地面之间架楼梯,让大家往上爬。

……

师结合课件提问:斜面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想想看,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滚动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可能与重物的质量有关。

生2:可能与开始滚动的高度有关。

生3:斜坡与地面搭建的角度有关。

……

师:今天我们就开始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时,物体滚动的距离最远。你打算怎样进行验证?

……

师:我们分别搭建30度,45度,60度的斜坡来进行活动探究。小组分工合作,利用现有的材料分别搭建这三种斜度不同的斜坡。

……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数学课堂中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是当前数学课堂中最常见的一种学科融合,教师利用PPT或FLASH等课件制作工具制作的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丰富动感的画面中,在教师的引领下,更快地融入课堂情境之中。在该案例中,不仅有融合的信息技术,还融入了科学学科的实验验证方法,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完整的科学证明过程。加上课件上精致的动画演示,精美的图片,学习活动中优美的音乐无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莫大的帮助。在课堂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学生的创新性的想法,创造性的搭建使整个数学课堂洋溢出浓厚的创客氛围。

参考文献:

[1]徐文超,王志强.以党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4:41-42.

[2]邱静芳.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分析当前流行的“公开课”的弊端[J].福建陶研,2014,1:42-43.

[3]杨春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方法论的重要论述[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4,5:4-6.

作者简介:

王进,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十里坊小学。

猜你喜欢

体验创新小学数学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