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改”为引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8-09-17王振忠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课改教学有效性

王振忠

摘 要 随着新课改对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的方式和教学的理念成为大部分人所关注的话题,教育机构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的改革,但是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一些自主性以及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教育机构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教学方式与教学组织等方面是需要改革的,初中的物理课堂也不例外。

关键词 初中生 物理课堂 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物理课作为培养学生思维以及开发学生想象空间的一门课程,是初中以及高中必修的课程,根据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为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部分初中在教育方式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在教育理念上使用知行合一协调发展的方针,在教学上不在使用老式的教育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素质的提升。其更着重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以及教学的有效性。物理课程作为初中学生学习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上,多少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导致了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会显得盲目,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所以,在教学方式上一定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意识的创新精神,培养其自主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课堂教学有效性所指的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保证时间、经理以及物力投入的最小化,从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将教学的效果、效率以及效益最大化。只有教学课堂中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益最大化,学生才能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有效的教学目标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教学的模式,有效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并不单纯是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的更新以及调整,而是需要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新年的支持下开展的教学设计。

2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教授课程方式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灌输式教学的现象,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使用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对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口述的进行表达,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一味的通过你教师的讲解与教导进行相应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思想过于保守。物理课程相对与其它的课程要丰富一些,初中物理课程中经常会学习到一些关于生活的知识,例如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的应用,往往教师在讲述这一课程的时候,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片面的讲解,并没有给学生自主探讨的空间,对于贴近生活化的知识,教师应该多为学生举一些例子从,进而开发其想象的空间,教学方式的不合理,造成学生对于知识理论缺少深入理解,無法灵活正确的运用。

2.2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课程中存在不少实践课程,实践是掌握真理唯一的准则,但是,在当下部分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缺乏对物理实验的实践和操作,导致学生对物理课堂中学习过的知识记忆不深,虽然部分初中学校对物理课程中实践课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实践课中过于强调纪律性,导致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物理这一课程是初中课程中较为开拓大脑的课程,其逻辑性较强且内容较为复杂,长期的传统式教育会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失去兴趣,甚至产生一种对所学专业厌烦的状态,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高。

3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3.1富课堂教学形式,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或者问题探究研习,而教师自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意识。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的课程中,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前先对部分同学进行提问,以有趣的方式讲述万有引力的定义,让他同学进行进行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最后教师将课程引入到生活当中,例如水为什么向低处流等生活中的例子,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小组探究的方式和自身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结合,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加强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以及,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情景教学

现代化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当前课堂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将学生带入到所创设的情节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例如在学习惯性这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示范关于惯性方面的现象然后在让学生进行示范,比如教师可以将水杯中的水进行摇晃,当教师停止的时候水还在根据之前的轨迹晃动,这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是为什么,然后在让学生亲自体验从而理解所学的内容。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课堂效果的关键一项。

4结论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质量的基础,部分初中学校的物理课堂中扔存在应试教育的现象,部分教师不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导致其无法开展素质教育,因此,教师教授课以及教学中要对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初中生对物理课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对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忠杰.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6(23):0100-0100.

[2] 张志红.新课改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阅读高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31(31):184-185.

[3] 王淑荣,田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25-25.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课改教学有效性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