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应用题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8-09-17康慧玲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摘 要: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解答各类应用题,是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应用题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数学学科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也是思维训练能够得到高效的重要作用。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根据本校本班的学情和教情,老师课堂教学可以用不同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丰富学生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思维品质的培养;多角度思考;指导探究;明确算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是相互促进的。解答应用题是一项较复杂的思维活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是说,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下边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关于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几点见解。

一、 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要鼓励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举一反三,在解法上不希望只求出正确的答案即可,要引导学生能从解答问题中对比分析,拓宽解答思路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公园里有月季花45棵,比桂花少9棵,桂花有多少棵?在应用题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进行的,启发引导学生按下列要点讲清算理:根据哪个条件知道“谁与谁比”“谁多谁少”“知谁求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利用思维逆向推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所有条件;月季比桂花少9棵换成另外的说法,应该怎样叙述?要求桂花多少棵,实际是求比几多几的数,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对这些问题综合连贯的回答,小学生就能较准确地用口头表达算理,经过反复的讲练,不但提高了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深化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如求百分率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是要弄清所求的百分之几中,谁是标准数(看作单位“1”的数),谁是比较数。然后,方可列式。如:农场有桃树360棵,李树320棵,桃树的棵数比李树的棵数多百分之几?师引导分析:1. 题目中谁是单位“1”的量?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 本题中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3. 应该谁除以谁?能直接除吗?为什么?如何列出算式?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如能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来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所解的问题提出所需的条件,从而较正确地确定中间问题寻求解题方法,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二、 引導多角度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解答应用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做出正确答案就好,还要善于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以训练学生多角度地找等量关系,能够写出不同方法的方程,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培养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做答。如:某修路队计划铺一条1200千米长的水泥公路,前6天铺了计划的25,照这样的进度,铺完这条水泥公路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说出如下两种算式:(1)1200-1200×25÷1200×25÷6,(2)1200÷1200×25÷6-6,教师让学生想想如果把“水泥公路长1200千米”不告诉我们,能不能解答呢?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些学生先后说出以下算式:(1)1÷25÷6-6,(2)1-25÷25÷6,(3)6×1-25÷25,(4)6÷25×1-25,(5)6÷25-6,(6)6×1÷25-1,每列一个算式,教师让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通过比较,认为6÷25-6解法较简便,并鼓励学生课后想想本题是否还可用方程或比较来解,这样多角度的多向思维训练,就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

三、 指导探究寻解法,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指导学生探究从而寻找出解答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的钻研,达到对解答应用题的深刻性。如:一个半圆形的水池的周长是15.42米,求它的直径是多少米?

出示问题后,许多同学一筹莫展,搞不清解题思路,教师进行启发:“这样两个同样大的花池可以合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可以合成一个圆。”教师问:“这样大家会求这个半圆形花池的直径了吧?”有的学生抢着说出这样的算式:“15.42÷3.14”,教师又问:“这个算式对吗?难道半圆形花池光用半个圆能围成吗?”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个半圆,让学生看看,是否可围成半圆形花池。这一启发,使许多学生开了窍,激起了思维的浪花。

四、 多辨别明确算理,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在教学中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出,当教完后一种应用题时,有的学生与以前所学过的相类似的题目混淆,为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1. 应加强算理教学,在教学每一类应用题时,老师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和解题的方法。2. 对于同一类型的应用题,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进行类比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它们的区别之处。如简单的与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类比练习,使学生认识到“所求数的对应分率”题目里要是直接告诉了就是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3. 对于相反类型又易于混淆的应用题,在巩固练习时进行及时对比练习。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练习,应让学生认清题目里的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就是分数乘法应用题,否则就是分数除法应用题。有些应用题虽然不是相反类型的题目,因表面情况相似,学生易于混淆,也应进行对比练习。通过对比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各种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各有侧重和相互促进的,我们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适当的措施充分挖掘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潜力,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从小就能得到很好地训练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梁玉春.“应用题”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9(Z3).

[2]周明芝.应用题审题方法初探[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

作者简介:

康慧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外国语中学鲤城区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