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与其浓度关系探讨

2018-09-17朱建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分解平衡

朱建民

摘 要 NaHCO3水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且每个平衡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本文就水溶液pH与溶液浓度的关系:随浓度增大pH升高,基本保持不变,又降低;及溶液受热pH增大的原因是水解增强,还是分解成Na2CO3水解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平衡 缔合作用 分解

中图分类号:G633. 8 文献标识码:A

NaHCO3是二元弱酸(H2CO3)与强碱(NaOH)形成的酸式盐,其水溶液中存在多个平衡,不仅有HCO3—的水解、电离两个平衡,还存在着水的电离平衡,且每个平衡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其水溶液的pH与浓度关系如何?若是片面(只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平衡)、孤立(把其中平衡看成是独立体系)地分析易出现错误。

1常温下稀溶液时,随浓度增大pH升高

设NaHCO3溶液的浓度为x mol·L-1,其pH=y,同时设溶液中除水分子外的其他粒子的浓度分别为a、b、c ……。利用溶液中存在的水的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电荷守恒,得出以下关于x、y的函数关系式。

在常温下,x mol·L-1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电荷守恒:2c(CO32—)+ c(OH—)+ c(HCO3—)= c(H+)+ x

H2CO3一级电离平衡:

H2CO3二級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平衡:c(OH—)譪(H+)=Kw(其中Kw=1.0?0-14)

物料守恒(碳元素守恒):c(CO32—) + c(HCO3—) + c(H2CO3) = x

基于Wolfram Mathematica 8计算机软件平台作图,可得到有关pH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图1)。

结论:从上图中可以看出,NaHCO3溶液的pH,在较稀时,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当其浓度大于0.0025 mol·L-1时,溶液pH基本不变,约为8.31。这时NaHCO3溶液的碱性不是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了。基本保持一定值:8.31。即稀溶液的pH区间为:7.0

2常温下较浓溶液时,随浓度增大pH降低

实验探究:(1)配制了0.010 、0.050 、0.10 、0.50 、1.0 mol·L-1 等5种标准溶液。

(2)在20℃时,用笔式pH计分别测得其pH值,如表1中数据。

解析:在NaHCO3固体中具有不对称氢键( O—H…O,261pm )形成的、无限的一维HCO3— 链状结构,这些链再被Na+横向连接在一起。随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HCO3— 间氢键的缔合作用程度逐渐增大,导致发生电离与水解的HCO3— 量反而减少,碱性逐渐减弱。即其溶液的碱性强弱受氢键、分子结构等作用的影响。在中学阶段,其他常见的物质如HF、KH2PO4等,溶液在特定浓度范围内酸碱性的递变也会出现反常。

结论:NaHCO3较浓时,随浓度的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

3受热时溶液pH升高

实验1:在盛有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试管里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显浅红色,说明NaHCO3水解,溶液显碱性,但碱性较弱。

实验2:当加热盛有NaHCO3饱和溶液的试管时,溶液红色加深。实验测得该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关于这一现象有二种解释,其一是加热促进HCO3—的水解;其二是由于NaHCO3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成Na2CO3,Na2CO3水解程度大,碱性增强,红色变深;哪种解释更合理?

实验3:用NaHCO3(AR)分别配制1.0 mol·L-1和0.1 mol·L-1溶液。每种溶液分别用三支试管各取5mL,滴加1~2滴酚酞。其中一支试管用作对照,另外两支试管分别用酒精灯和80℃水浴加热,并塞上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将导气管插入盛澄清石灰水的小试管中。

综上实验,加热饱和NaHCO3溶液时,碱性增强;加热NaHCO3溶液浓度为0.1 mol·L-1时在80℃时,分解不明显,溶液的 pH值基本不变。

结论:只有NaHCO3溶液较浓时,加热碱性才会增强。原因是NaHCO3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成Na2CO3,Na2CO3水解程度比NaHCO3大,碱性增强。浓度稀时,则分解不明显,溶液的 pH值基本不变。据上述实验,溶液中NaHCO3分解的程度与温度和浓度有关。

参考文献

[1]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 武汉大学等.无机化学(3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上海师范大学等.物理化学(三版)(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分解平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分解
对一道杠杆的平衡试题的探讨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李显龙谈南海争议玩“平衡”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