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2018-09-17王峰芳
王峰芳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心理健康、培育良好品格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生体育素养是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积极从体育学科素养的视角,分析了学科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以及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优化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具体体育教育教学实践,来探索有利于培养体育素养的有效策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素养;小学体育教学;小学生;策略
一、学科素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学生学科素养培养主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既要进行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同时也要进行学生人格、性格、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继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在学科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提高体育专业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健康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课堂的兴趣,利用适量的体育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指导小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等。提高学生体育专业技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做到技能和体能的同时进行和相互促进。提高身体素质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是学生素养形成的基础。体育教学通过对学生体育健康知识、运动兴趣、体育技能、体育意识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但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现代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应,教师需要合理安排小学生核心素养教学与小学生体能训练的时间和内容等。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科学把握学生的体能训练时间。其次,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跟不上教育改革制度的变化,在思想上对小学体育教学认识不足,体育课堂就会逐渐变成活动课,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课堂认识不足,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小学生本身比较活泼,当课堂教学设施不足时,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的体育知识又掌握得比较少,很难用理论培养其专业技能。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借助相关的器材对指导学生运动和专业技巧,促进学生体育知识培养。
三、优育小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小学体育课程是科学指导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措施,其最基本的作用就在于增强小学生体质和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科学的体育课程能够指导小学生强化运动技能,促进小学生的心肺功能提升、骨骼发育以及肌肉组织成长等,大大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体育运动能够教育小学生在抗压能力、坚韧品质等方面获得成长,其荣誉性、竞技性、协作性的特点十分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有助于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其次,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康人格。小学体育课程能够为小学生强化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供平台,有助于培养提高小学生的社会能力。小学体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耐力、技能型练习对于小学生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的优秀品质的养成也有促进作用。最后,有助于扩大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力。在政府倡导全民健生的热潮下,优化小学体育课程,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爱好和运动习惯,能够利用小学生在社会定位中的特殊地位,能够吸引带动更多人群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力。
四、优育小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优设教学目标,积累体育知识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等级,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对于基础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将目标相对降低,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提高标准。这样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体育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加强小学生的体能锻炼强度。
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有效积累体育知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堂学习兴趣。例如,在学生首次学习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就可以抓住这种机会对排球的发展进行讲解,使学生在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外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向往和兴趣。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容易对学生的手指和手腕产生伤害,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手指手腕受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产生这样的伤害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学生健康知识的积累。当前,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在实际的专业技能训练中,有一部分技术小学生完成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在小学生的技术训练中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并加入更多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的培养有助于建立小学生体育品格的理论基础
(二)善用激励教学,提高体育兴趣
小学生是敏感的学习群体,在小学生体育教学中,还要综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注意保护小学生的敏感的心灵,积极采用激励式的体育教学方法,树立和锻炼小学生的信心。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小学生达成体育教学目标,更能够树立小学生的骄傲感和荣誉感,极大地增强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小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热情,促进小学生体育教学的高效进行。
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单一枯燥的练习模式向灵活激励的教学方法、增强练习内容的趣味性的模式转变。并且,教师结合学生差异性,根据不同小学生的饿年龄、体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和平台发挥自己的个性,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小学生的体育潜能,有目的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特长,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优化评价教学,增强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是学生掌握各种体育活动的熟练程度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设置相关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技能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不熟练的学生鼓励其进行练习,掌握熟练的学生激励其继续努力,让学生对体育课堂专业技能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做事的恒心和毅力。
例如,在学生练习跳双飞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进行练习,往往只会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技术动作,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停留在跳单摇的节奏中,这时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评价式教学,通过改变学生甩绳的节奏让学生先完成一个双飞,使学生体验到这项运动的乐趣,经过练习再逐步增加难度,使完成好的学生可以作为小老师进行一对一练习和指导,成为小老师是他们完成目标的动力,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练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体育教学的评价模式多种多样,体育技能是固定的存在,采用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至关重要。
(四)加强锻炼指导,培育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作用于人们的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小学生的体育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小学体育教育可以举办荣誉性的体育活动,引导小学生认识到高超的身体素质的优势以及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
比如,在小学生女生八百米、男生一千米的测试中,鼓励学生坚持跑完全程,培养小学生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体育品格。又如,学校对学生的体育专业知识也应该进行相关的宣传,可以以板报的形式宣传体育知识。学校也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培养。此外,还可以通过体育竞赛以及荣誉奖励等方式,可以在小学生范围内引导形成崇尚体育的优良风气,科学采用竞争性的教学方法,更能够在小学生之间营造相互激励、相互进步的体育氛围。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还要将学生习得的体育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的参加体育活动。
五、结语
优化小学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意義重大。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增进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重视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坚持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有目的地指导小学生提高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房蒙蒙,任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设计探索[J].西藏教育,2018.04
[2]李培勇,王娜娜,尹可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