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爱情诗歌的契合

2018-09-17白梅

青年时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契合点爱情观写作技巧

白梅

摘 要:在文学作品中,爱情是一个亘古以来永恒的话题,各种表达关于这一神圣人类感情的文学作品中,诗歌这种富含音韵美,形式美,意象美的文体成了最好的表现形式。而正是爱情诗歌这一艺术形体将美国19世纪的艾米莉·迪金森和中国宋代的李清照两位女诗人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爱情;诗歌;契合点;爱情观;写作技巧

两位女诗人都分别在美国和中国享有盛名,为各自国家的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们生活的年代,国家,背景均不同,但是她们在写爱情诗歌上面却有惊人的诸多契合点。笔者对她们的部分爱情诗歌代表作进行了再次解读,在参阅前人研究和诗歌评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了两位女诗人在爱情诗歌上契合之处及其原因,来进一步认识这两位女诗人,加强对她们背后文化的了解,体会中西方不同的文明,以及古今诗歌的交融。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诸多表达爱的方式中,诗歌是最能够传情达意的方式。而正是爱情诗歌,这一艺术形体将美国19世纪的艾米莉·迪金森和中国宋代的李清照两位女诗人联系在一起。艾米莉迪金森过着隐居的生活,却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及书信,被誉为 “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①而李清照生活在战乱的宋朝,曾享有快乐的童年,后半生却命运多舛,给后人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词。与迪金森不同的是,李清照生前就早为天下人所知。尽管她们的生活背景完全不同,但她们却都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在她们的爱情诗歌中从爱情观和写作手法上也体现出了惊人的契合度。

笔者对她们的部分爱情诗歌代表作进行了再次解读,对比分析了在女性受压抑的男权社会环境下,两位女诗人的爱情观上,共同映射出的女性反叛意识和流露出的悲观情绪,以及相似的写作技巧,来进一步认识这两位女诗人,加强对他们背后文化的了解,体会中西方不同的文明,以及古今诗歌的交融。

一、相似的爱情观

毋庸置疑,爱情是两位女诗人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艾米莉诗歌中300多篇是关于爱情的,而李清照的大部分诗歌都在描写爱情)两人生活的年代国家均不相同,却都生活在无权表达爱的男权社会。她们有着相似的爱情观:她们都认为女性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力,一方面都能勇敢的表达关于爱情,体现女性的反叛意识,另一方面两人又惊人的一致表现出对爱情的悲观意识。

(一)敢于表达爱的反叛意识:

如:

Rowing in Eden -

Ah, the sea!

Might I moor - Tonight -

In thee!

Wild Nights - Wild Nights!

該诗歌中诗人大胆地描述了“性爱”, 这映射出她对于爱情的独立自由的观点以及反传统意识。在美国文学中,文学规范是由男性掌控。而艾米莉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坐等被爱。大海象征男人,而“moor”就是男女结合。不惧怕社会的批判,她勇于描写性欲望, 字里行间透露出她的热情与无畏。这种独立自由的爱情观正是十九世纪新女性的代表。

而李清照所处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对女子设立的标准,只有男人才能够描写颂扬爱情。而才女李清照敢于打破常规,如艾米莉一般,她也渴望鱼水般的爱情: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蝶恋花》

尽管措辞上比艾米莉稍微保守了一点,但“春心动”这三个字在李清照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如此惹眼,人们不禁佩服她的冒险精神。诗歌中 “残粉”“花钿”“山枕”“酒”显示是诗中女主为丈夫准备,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以及渴望与其共度良宵的心情。对爱情强烈的渴望折射出她对传统爱情观点的反抗。

(二)隐含的悲观主义色彩:

如果我们进一步解读两者的爱情诗歌,不难发现,在美丽的爱情诗歌中她们虽勇敢地表达她们的激情,却也对爱情展现了出了悲观情绪与孤独。 我们可从下面的诗歌中分析出:

Pain—has an Element of Blank—

I cannot recollect

When it began or if there were

A time when it was not

It has no future-but itself

Its infinite contain

Its past, entightened to perceive

New periods—of Pain. ②(P650)

诗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焦虑不安的心情,最后一行诗人指出,痛苦是无止境的。展现出她的悲观情绪。在李清照的诗歌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表达: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将诗人的忧郁之前展现的淋漓尽致。另外,艾米莉在“Wild Nights - Wild Nights”中大胆描写的“Were I with thee”和“Might I but moor”均用了虚拟语气,暗示了这样的欢愉场景是诗人凭空想象出来而非真实的,因为她也不会相信这样的美好的爱情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即悲观主义的体现。无独有偶,李清照的其他爱情诗歌中我们也能追踪到悲观主义的影子: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这首诗歌中,除了能感受到诗人的丧夫之痛,我们还能感受到诗人对男权社会的失望。李清照想要追求女性的自由与权力,却又感到无助。因不能够参与到社会与政治之中而郁郁寡欢,便放弃或是无心欣赏自然之美景。

而对于两位才识过人的才女所有的悲观主义色彩,我们深究不难发现缘由。艾米莉她过着隐居生活,但也有和几位男性有过感情瓜葛,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丝毫不亚于普通女性。可她喜欢的男性有的已婚,有的早逝,有的抛弃她远走高飞。她相信上帝,可又认为“上帝永远也无法找到”(董洪川,1994:21-22)。李清照相比之下,有过快乐的童年和早期美好的感情生活。然而封建社会的束缚,让她得不到向往的自由,晚年丧夫之痛,社会动荡更是让她悲痛绝望。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艾米莉和李清照均是有反叛的女性意识,在爱情诗歌中都勇于表达对爱情的幻想却又都流露出悲观情绪,这无疑也是和所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体现了两者在爱情观上的契合。

二、爱情诗歌中偏离的应用

英语抒情诗中,诗人常常使用偏离手段表情达意。Leech 和Short 认为偏离主要是对语言规则和语言惯例的违反。(Leech 1969; Leech & Short 1981) 不同学者对偏离有不同的分类,但偏离体现在抒情诗歌语言的多个层面上,主要包括:字系与词汇偏离、句法偏离、篇章结构偏离、音韵格律偏离、逻辑偏离和语义偏离等。在艾米莉和李清照的爱情诗歌中,这种偏离手法也大量运用。如:

Ourselves were wed one summer - dear -

Your Vision - was in June -

And when Your little Lifetime failed,

I wearied - too - of mine -

首先是字系与词汇的偏离,诗人频繁地使用大小写,破折号,使读者百思不得其解。 而也正是这种词汇字系的偏离,起到了醒目的强调作用,使得读者能经深思后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另外我们还能发现其逻辑偏离。当我们阅读到关于婚姻,一般期待是美好的开端或者是浪漫的场景。而该诗歌中的婚礼,却有着死亡,忧虑,黑暗,这样的悲剧是出乎意料的。因此这首诗歌也运用了逻辑偏离手段。

对比分析,诗人李清照的爱情诗歌中也能找到偏离手段的运用。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本身是一个常用的形容词,而此处却被用作动词,并富有韵律感。从这个层面讲,诗人是采用了语言层面的偏离。

再次,《武陵春》中运用了逻辑层面的偏离。

从词牌名上来讲,我们会认为作者将会描写春天的美景或者一个美丽的女子将去做一些愉快的事情来享受暖春。然而,开头作者将春色越是描写的美丽,就越能衬托其因与丈夫相隔万里的孤独与悲伤。而这种情感只有读到最后才能体会。前后巨大的反差,让人觉得违背常规的预测。这便是语言层外的逻辑偏离。

在写作手法上或者风格上,二人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契合之处,如简约,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女诗人在偏离手段的运用上更是有高度的契合。

三、结语

艾略特曾说,任何诗人或其他类型的艺术家的作品都不是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学便是能够唤醒艺术家心灵的艺术,不受时空限制。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是国内外知名的女诗人,尽管两人生活的国家,年代,社会背景相去甚远,但她们都生活在女性被压迫的男权社会,渴望发出女性作家的声音。于是我们在她们的爱情诗歌中展现出惊人的契合度:二人都推崇女性大胆地追求爱情却又表现出无奈的悲观情绪,两人又选择类似的偏离手段来表情达意。

对两人女诗人的爱情诗歌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分析后,她们的性格特征愈发清晰,使我们能够用崭新的批判性思维欣赏两者诗歌作品。

注释:

①童衡典, 等. 美國文学简史: 上册[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Thomas.H. Johnson.The poem of Emily Dickinson,.Mass Harvard Press,1955.

参考文献:

[1]Anderson,Charles R. Emily Dickinson Poetry: stairway of Surprise. 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60

[2]李宜燮,常耀信 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3]董洪川艾米莉·迪金森和李清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4(2).

[4]茅于美.中美诗歌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5]孙丙堂,李正栓.英语抒情诗中偏离手段研究[J]外语教学,2009(2).

猜你喜欢

契合点爱情观写作技巧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找准契合点,打通教学考——基于学生讨论的2016年全国文综Ⅰ卷第24题教学反思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在比较研究中寻找契合点——评《塑造论哲学研究——从美国哲学的视角看》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