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明基体论视域下当代大学生政治意识与行为研究

2018-09-17王江锦卢橙橙程雨柔

青年时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王江锦 卢橙橙 程雨柔

摘 要:“中国文明基体论”即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发展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学者杨光斌提出的认识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理论。大学生了解和内化“中国文明基体论”是克服西方至上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传统文化边缘化主义的重要起步。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在中国文明基体论的视域下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意识与行为进行研究,呈现现状,探索原因。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政治意识行为;高校学生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讲话。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质与政治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有着不可忽视的的重要影响。一个国家选择了什么样的治理体系,他们必须有所了解。

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当前有多个版本的解读。著名学者杨光斌认为“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是从中华文明基体论出发、以改革为方法、以公正价值为导向、努力将制度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以使以民主集中制为内核的中国模式更有竞争力的政治思想体系。”①。这五个部分存在逻辑联系。中国文明基体论的认识论,是国家治理体系思想的起点②。

一、中国文明基体论衍生的观察视角

“中国文明基体”指的是生活在华夏大地的族群,在历史长河中,以恒定的文明信念和生活方式等基因构成的文明共同体。它并不是主张中国独特论或特殊论,不是说中国拒绝现代性政治,而是说现代性政治议程的实现只能以中华文明基因为条件。③是当代中国建设的重要认识论,是当代大学生应内化的价值观。

习近平曾提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物质和精神也都要看。” ④中国文明基体论不仅可以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认识论基础,也是青年认识理解中国现状和未来中国必要的维度。对中国模式的自信,正是对文明基体论的理论自觉和自信。观察青年是否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现状,是否用历史的发展角度定位中国模式,是否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在此态度之上青年又是如何进行政治参与,可以成为洞悉青年政治观的角度。

二、中国文明基体论视域大学生政治意识与行为研究

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基本转移到网络社交媒体,新的情景给青年政治观念的表达注入新的方式,多元价值阻断打破后考验青年大学生政治观的选择,更加凸显“文明基体伦”在引导青年树立“四个自信”的作用。因此,此次问卷调查融入了网络政治参与的背景,探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方面的态度认知和体验应对,以及映射的大学生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模式。

此次调查对象包含43个不同专业,共274位大学生的参与。其中女生占比37.8%,大四学子占比32%,其他年级占比20%上下,党员占比25%,有宗教信仰的占比13.8%,受众代表广泛。

第一方面,基于青年大学生对中国文明基体论的认知和认同现状研究。其中又分为改革观、发展观、公正观、对政府治理的看法和对理论本身的认知。

看待观点“一个国家的现代性政治是否深受国家的历史基因的影响”,47.45%同学普遍认同,且有39.42%的认为中国尤其如此。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有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的共识。“看到标题(关于中国文明基体论视域下大学生政治意识与行为的调查问卷)后的第一反应”结果显示,大部分选择了陌生。出乎意料的是,针对“以下关键词句您认为和中国文明基体论有关的有?”的问题多选,只有18%选择了中国模式,但有51%以上的学生共同选择了“中华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共同体”“中国特色”,仍然可以得出他们和“文明基体论”的联系,表明大学生可以简单归纳文明基体论的内涵。

此外,中国基于自身条件进行的改革发展模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认可和关注。在改革观上,73% 的青年学子认为中国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最令人自豪,最希望继续改革的领域是教育40.88%,在最看重的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选择中,公正占比最多,为29%,其次法治27%、自由23%,平等16%。而他们对于社会公正最真实的印象中70.8%的人选择了全面反腐。这表明青年关注并受到了社会反腐正面效应,也感受到公正、法治的升级带来的积极和真实,承认并且认同社会公正的变化。

“中国的自由、平等不可避免地具有其独特的形式” ⑤,这可以用来形容青年大学生大部分的思维方式,显示了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认同。

第二方面,基于青年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

经常听到青年政治参与冷漠的评价,但这个评价是什么标准判定的?在此次调研的第一个问卷题目,关于看到标题的第一反应,仅有2%的人选择了排斥,有35%选择了好奇和其他选项。这表明冷漠没有想象中严重。对青年参与程度降低的判定可能是基于传统指标,包括政治活动的参与度、社会团体参与数等。但已有一些学者质疑传统指标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一些青年学生的参与方式已经转变。“传统的、集体的、等级的社会政治运动的参与形式正逐步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更具个人主义的参与形式。”⑥

调查看来,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在互联网时代中有以下特点:

第一,青年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不似想象中易被左右,但缺乏成型理性的价值观。网络政治参与态度调查,大部分選择的是“认真冷静”和“旁观”,拒绝随波逐流。表明他们有理性关注意识,但往往不会高调表达观点。可能是消极的态度,更可能是难以明确自身观点。科技使得大学生成为新鲜知识的拥有者,信息来的繁杂,更新迅速。庞大的观点信息之中,大学生是拥有知识但是缺少社会经验的群体,可能被淹没在真假难辨、多层次的意见中。难成型价值观,虽然不易被左右,但也很难清晰独立的思考。

第二,青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在保守中沉默。调查表明大学生呈现的不是无关心的冷漠,也不是非理性的激进。在看待“洁洁良事件”等时事的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现出了理性,同时24%的学生提出这不是个别现象,显然对周边有相应的关注。不了解不予置评的选项有19%人选择,虽然选择不够积极,但不失为一种正确的关注姿态。关于“如何看待一些微博不允许评论”,大部分认同是为了引导关注信息本身,防止评论混淆视听。此次调查有一定的片面和敏感,所以不能判断所有人的真实心理,但可以窥见他们具备理性的思考方式。

第三,政治参与被动中存在主动。对于进行政治参与的目的,“随便看看”60%的比例高于“有兴趣”45%的占比,此外还有34%的“课业需要”选择,33%的选择了“素质积累”。但没人选择完全不参与。少进行政治参与的原因调查,整体消极保守的,其中有错误理解政治参与、低估自身力量的主观原因,也有青年政治参与渠道不足,宣传不足,保障不足的外界原因。

第四,青年政治参与青睐交互性更强的方式内容。大学生进行“网络民意调查”“评论时事热点”过的超过50%,是“政府互动”的7倍。时政信息获取渠道,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微博67%,其后为新闻网站,电视。报纸的比例只占3%。此外,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希望的两个方式是“电影电视”46%和“公益广告”45%。以上看出,青年大学生更喜欢进行效果可预见,简单的活动,不愿涉及严肃的政府互动。具有更强交互性的微博、新闻网站和微信以及一些电影电视的传播方式更加得到大学生的亲睐。

第五,对于政治参与,他们基本都有自己的建议。有61%人认为青年行使政治权利,发表意见观点的渠道不够多。还有10%的人认为前者够,后者不够。另有10%认为前者不够,后者够。对当前网络媒体的政治类报道的评价,51%认为观点雷同,启发少;45%的认为一味博眼球、赚点击率;13.9%的认为质量可以。这表明,青年渴望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健康的意见平台。

三、结论与展望

根据第4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截止2017年12月,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高,达30%;在教育程度结构上,大学本科及以上网民学历占11.6%且呈上升趋势。青年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对国家与社会发展应充满责任感。从中国文明基体论视域下观察,青年大学生的具备历史制度主义、文明基体论的理论自觉。但是他们对于中国道路的自信并没有提高他们进行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青年政治参与偏好明显,渠道缺乏。这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变革,社会应该探索文明基体的传统力量,系统建设青年在大数据时代下非传统的政治参与渠道。研究对于把握青年思想动态具有直接的意义,大学生了解认同“中国文明基体论认识论”是克服西方至上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传统文化边缘主义的起步。巩固青年信仰阵地,培养公民理性价值意义重大。

注释:

①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中国社会学出版社,2015.10:34.

②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9.

③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0:6—7.

④杨光斌.中国文明基体论—理解中国前途的认识论[J].人民论坛,2016,15(25):58.

⑤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M].孙军悦,译.北京:三联书店,2011:64.

⑥方伟,聂晨.国内外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34.

参考文献:

[1]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杨光斌.中国文明基体论——理解中国前途的认识论[J].人民论坛,2016.

[3]燕道成,奂森元.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特点[J].学理论,2015.

[4]張磊.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以闸北区新社会阶层青年为例[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2.

[5]闫欢,崔辰毓.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政治参与[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

[6]方伟,聂晨.国内外青少年网络参与研究述评与展望[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

[7]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8.03.05].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高校学生食品安全认知调查与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