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及预防的研究

2018-09-17矫海龙

青年时代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校足球运动损伤预防

矫海龙

摘 要:足球运动深受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尤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开幕大大助推了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然而足球运动属于对抗性较强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在高对抗性和强冲撞的特性下使得足球参与者出现运动损伤。本文从运动员对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发生时间、运动损伤机制等层面分析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现状,阐述影响运动损伤的具体因素,最后提出预防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足球;运动损伤;预防

一、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现状

为了更好的分析高校足球损伤情况,以黑龙江省某5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到该5所高校中针对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本次研究共计发放1520分调查问卷,回收1241份,回收率86.1%。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得出以下结论:

(一)高校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情况

一般足球运动损伤主要包括肌肉拉伤、肌肉挫伤、关节脱位、骨折以及劳损等。通过调查可以获悉高校学生对足球运动损伤的认识还是相对比较全面的,能够大概认识到劳动损伤的具体表现形式,尤其是对骨折的认识比较全面。但是高校学生对于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却不了解。

(二)运动损伤发生季节及时期

足球运动属于高对抗性的体育项目,一般基于人体生理机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也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足球运动损伤在冬季发生的概率比较大,站到调查人数的60%,其次是春秋两季。之所以会造成冬季运动损傷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冬季运动的时候人的毛细血管会收缩,肌肉僵硬程度比较高,造成动作协调性差,这样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另外根据调查足球运动损伤最容易出现在业余比赛和课外训练中。这主要是由于业余比赛没有专业的裁判员进行监督,导致学生之间的足球运动幅度比较大,给其他参与者造成损伤。

(三)足球运动损伤机制情况

通过对黑龙江5所高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发现,学生足球扭伤的发生率达到687例、擦伤达到495例、挫伤达到387例、骨折103例、脱位34例。可见高校足球运动损伤多以扭伤、擦伤、挫伤为主。其中扭伤主多发生在足踝部和膝部等,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足球运动多以运动员的脚下功夫为主,但是由于足球运动属于消耗体力的运动项目,因此在足球运动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需要根据场上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身体运动状态,例如学生在争夺头球时可能会因为下肢采空而导致下肢出现扭伤。

二、影响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因素

足球运动损伤在高校足球运动中较为常见,然而足球运动损伤发生对学生而言会产生系列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分析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对提升高校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学生运动损伤病因学因素

通过调查统计,高校学生认为导致损伤原因的因素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的占到24.2%。足球运动属于高强度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在运动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能够提高参与者运动系统的兴奋度,这样可以保证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避免因身体机能不协调而做出不符合正规运动动作的行为。但是具体到高校参与足球运动的实际情况,部分学生由于忽视对足球运动准备工作,例如高校学生在参与足球比赛时没有严格按照预定的准备工作进行,而是简单的进行跑步或者随意拉伸动作以应付,导致身体的机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另外学生对于比赛规则不熟悉而引发的损伤占到7.5%。足球运动有着严格的规则,这些规则不仅是保证足球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保护运动员身体的重要依据。但是高校学生缺乏专业的训练,导致在足球运动比赛过程中国往往会受情绪、比赛成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做出不利于对手或者自身的不合理行为。

(二)运动损伤生理因素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可知,在高校足球运动损伤中最学生影响最大的生理因素就是旧伤复发、疲劳过度以及身体体能下降。旧伤复发就是高校学生在长期的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损伤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者因为自身的不注重而导致损伤加重。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出现扭伤等现象不及时就医处理,而是自己选择“红花油”等喷剂进行自我处理,结果导致扭伤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高校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的关键时期,尤其是“00”后阶段的学生他们由于长期浸泡在电子游戏中,缺乏相应的身体锻炼,结果导致高校学生的肌肉力量要比专业足球运动员差很多,这样一来在相对高强度的影响下,导致学生训练强度负荷比较大,造成学生身体出现损伤。最常见的就是踢关节力量不足导致学生在运球过人时容易出现关节扭伤。

(三)高校学生运动损伤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造成高校学生损伤的主要表现呈现为高校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急于求成或者情绪不稳定造成的或者高校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不自信,再加上比赛经验匮乏最终导致高校学生的足球动作不规范,容易出现运动损伤。例如学生在足球运动比赛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失误或者注意力不自信而导致对方进球后,学生就会处于自责中,进而会导致足球动作出现不标准的问题,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另外高校学生在训练中的过于兴奋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例如根据调查学生因过于兴奋而造成运动损伤的比例达到32.5%。

三、高校预防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具体对策

基于高校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提高高校学生预防运动损伤意识,规避足球运动损伤是构建安全校园、激发高校学生参与足球运动、营造良好足球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根据当前影响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因素,高校预防足球运动损伤必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造成高校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很大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达不到足球运动强度造成的,因此高校足球教学必须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一是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力量素质训练。力量是足球员必备的身体素质之一,只有具备了结实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足球比赛中。例如在足球防守反击战术中需要足球运动员要通过爆发力提高奔跑速度以及达到快速进攻的目的;二是要加强耐力素质训练。足球运动项目的损伤属于慢性损伤和肌肉劳损,尤其是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容易导致高校学生出现不同层次的慢性损伤疾病,这些损伤难以在短时间内康复。尤其是膝关节处的损伤对高校学生的运动状态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耐力训练可以让学生适应足球运动的高强度训练,避免出现慢性损伤;三是加强柔性素质训练。柔性是足球运动员所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也是评价足球运动员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通过柔性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关节肌肉的灵活性,从而避免高校学生出现损伤等现象。

(二)制定科学的足球训练规划

在高校学生足球损伤成因分析中,因运动疲劳而导致损伤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因此在足球教学中高校必须要制定科学的足球训练教学规划,采取科学的训练方式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首先足球教师在足球训练教学前必须要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训练方案。例如针对“00”后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偏差的现象,足球教师要制定身体锻炼规划方案,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能;其次足球教师要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注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的足球训练必须要仅仅围绕学生的特点制定,例如针对足球训练相对比较枯燥的问题,足球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法,以此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足球训练教学的质量;最后高校也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避免因心理因素而导致学生出现运动损伤。总之在高校足球教学中应当重考虑负荷和内容的理性与针对性之间的分配量与强度的均衡,才能减少损伤的发生。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准备活动

在高校足球运动中学生必须要在足球比赛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此保证身体达到足球运动所要求的标准。例如学生在参加足球比赛前需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针对最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以便让身体尽快的投入到运动状态。例如学生在足球运动参加前可以進行折回跑的方式让身体的神经系统快速活跃起来,增强毛细血管的开放度,以此避免身体机能不协调而造成的运动损伤;另外高校足球运动员也要做好自我保护工作。足球比赛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因此在足球比赛的过程中,参与者必须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例如当足球参与者争夺头球时需要保护自己的大脑,避免因争抢姿势不对而造成头部受伤。

(四)形成以“预”为主,“治”为辅的运动损伤观念

加强运动参与者对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明确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提出运动损伤注意事项及损伤预防方式方法。当然在高校学生足球训练中相关人员必须要树立以预防为主的运动损伤理念。例如高校在举办校园足球比赛前,足球教师要告知学生在比赛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白预防运动损伤的要点,以此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运动损伤;同时高校应当加大对梯队医务监督的投入,对教练员与运动员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并且要增加队员自我保护与运动损伤知识的定期学习。足球运动损伤出现的因素比较多,因此作为高校足球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医务部门的沟通,及时就学生在足球运动中所出现的各种运动损伤表现情况向医务工作者进行反馈,以此提高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提高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水平。当然高校也要加强医疗器械、伤病恢复手段。

当然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要发充分挥学校卫生部门的职能,定期对运动参与者进行保健知识的宣讲和指导;利用场地周边空地、围栏创建宣传天地,扩大交流途径;加大对足球场地的管理和投入;提高学生使用足球装备,减少不必要损伤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J].体育工作情况,2016(10).

[2]张杨波.川南片区高校足球运动损伤及预防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猜你喜欢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预防
浅谈高校足球教学潜在安全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足球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