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凤奇缘》的忠义英雄形象研究
2018-09-17钟佩炘
钟佩炘
摘 要:《双凤奇缘》乃清朝时期的长篇小说,据传为清代雪樵主人所作,由于此书主要为昭君立传,故又名为《昭君传》。《双凤奇缘》可谓长篇英雄传奇,其中的英雄形象本身就是此书内容的支柱,但由于对书研究本就少,因此对英雄形象的研究更谈不上多。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双凤奇缘》忠义英雄形象,对此类英雄形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双凤奇缘;昭君;英雄形象
一、引言
昭君身为四大四大美女之一,其为国和番之事传唱千年未歇。许是因为出塞和番本就带有为国牺牲之意,“昭君出塞”在多年传颂之下已然成为忠义之事的代表,昭君也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另一种形式的巾帼英雄;《双凤奇缘》主线内容本就是昭君出塞,而文内主要矛盾体现在胡汉间,因此其成为了清朝时期主要的英雄传奇小说。鲁迅提到讲史小说时,言“至于叙一时故事而特置重于一人或数人者”,而英雄传奇小说的叙述更是虚多实少。
由于有着前人的层层铺垫,纳百家内容的《雙凤奇缘》可谓集大成之作,纳入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也埋下了弊端,将虚多实少发挥到了极致。但鉴于其他昭君文学的优秀,这本集大成者未能获得应有的关注,而作为小说支柱的尽忠尽义的英雄人物更是少人研究。因而,本文欲通过分析《双凤奇缘》主要的忠义英雄形象,浅析书中此类形象产生的多面原因。
二、昭君故事演变情况
昭君的故事起源于《汉书》,《汉书·元帝纪》与《汉书·匈奴传》都提到了昭君和番之事,寥寥几笔的介绍只是历史中的一点涟漪。作为大汉的“赐品”,昭君的出场只是为了维持大汉与少数民族的和平,尽管和番不一定出于昭君自愿,但也算得上为国尽忠。
或许由于昭君的出身为“良家子”,与以往的公主和亲大不相同,不可避免,昭君获得了下层人民的关注,成为了和亲大军的代表人物,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各种民间故事的渲染下,开始丰富起来,也影响到了《西京杂记》、《后汉书》等往后的大量历史、文学作品。《西京杂记·画工弃市》中为昭君出塞设立了一个合理又有悲剧色彩故事——画工贪财作丑图,单于求美帝王悔。
当昭君的故事发展到戏曲蓬勃发展的元朝时,著名的元杂剧《汉宫秋》诞生了。通过上百年的发展,元朝时期的昭君故事已经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各方面的内容已经开始细节化。或许是因为当朝统治者为少数民族,《汉宫秋》的内容开始加强民族冲突,同时将昭君的民族大义精神展现出来。
到清代时,集大成者《双凤奇缘》则是综合了前人昭君文学的内容,同时受到志怪、世情小说的影响,内容丰富、风格奇特。在《双凤奇缘》中,李陵、苏武等非元帝时期的人物出现在了书中的这个时期,并且成为了“忠臣”的代表;而志怪情节也开始服务于保全“忠节”,如九天玄女赠仙衣,以至于番王不可触碰昭君,保全昭君贞洁。
三、《双凤奇缘》的忠义英雄形象
《双凤奇缘》中的忠义英雄人物或是忍辱负重经受百般磨难,或是舍生取义以牺牲自己保全忠节。两个主要的英雄事迹,李陵撞碑、昭君投江,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丰满的;然而,为了塑造完美的英雄形象,作品也留下了一些令人诟病之处,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虚构情节与史实大相径庭。
(一)李陵
历史上,李陵的确在和匈奴的战争中战败过,但与《双凤奇缘》的发展情节不同,据汉书记载,李陵当时迫于形势投降了匈奴,而非《双凤奇缘》中的被虏。
夜半时,击鼓起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馀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汉书·李陵传》)
李陵手下兵卒俱被人截住,不得上来,只剩一人一骑,困在垓心,杀得冷汗淋漓,左冲右突,难出重围,前遮后掩,不能抵敌。李陵本事虽是英雄,此刻寡不敌众,暗叫一声:“万岁皇爷,今日是不能逃也,只有一死,以报君恩。”……可怜李陵未曾防备,套住背脊,被孙云一拖,拖下马来。番军一拥向前,捉住李陵。(《双凤奇缘·第二十四回》)
虽说历史上的李陵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由于汉武帝不信任的行为化为了愤懑与屈辱,但其最后的结局的确是“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这并不符合儒家思想中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思想。因此《双凤奇缘》反其道而行,在面对番王的威逼利诱,甚至欲用美人计的劝降时,文中的李陵却是从“忠孝仁义”四方面驳斥番王:
俺李陵误被尔捉,屡次劝俺归顺,是叫俺背主忘恩,另事二主,此为不忠;李陵祖宗坟墓、骨肉子侄俱在汉朝,若降尔国,乃一叛臣,我朝闻知,定要掘墓,抄斩满门,此为不孝;公主乃尔胞妹,若李陵是好色之徒,必定将计就计,哄诱尔等,乘机逃回,公主年幼,不能久守孤灯,使其琴瑟别抱,此为不仁;李陵家有糟糠之妻张氏,若使停妻再娶,此为不义。尔今日所说的这番话,全没忠孝仁义四个字,还亏你做一国人主,羞也不羞?(《双凤奇缘·第二十八回》)
此番驳斥却是使李陵站在了“忠孝仁义”四个美德的至高点上,将其塑造成四德兼备又兼具才能的完美型英雄人物形象。在撞碑之前,李陵留表一封,既再次言明对汉室的忠心,又能体现其不愿以假意还番王知遇之恩的“义”所在,作者再次借此形象宣扬“忠义”思想。
番王驾前,蒙恩优待,屡次相劝归顺,俺非草木,岂不知留一线之生,苟延性命?但臣心无二,忠于汉室,不能背主忘恩;若假意归顺,反复不常,又非大丈夫之所为也。……今将永诀,留表以谢,幸为谅之。(《双凤奇缘·第二十九回》)
之后的“撞碑全节”事件既是李陵故事的结局,也是其形象塑造的最高峰,尽管这个故事为虚构,却是恰好符合了当时的道德准则,也自然成为了故事中的亮点。
而李陵形象的塑造是《双凤奇缘》中,最完美的忠义英雄形象,“杀身以成仁”、“大节而不可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精神,正是标准的士之气节和君子人格的具体实践,是古代社会理想君子的人格写照。
(二)昭君
昭君出塞本身就是一为国牺牲之事,算的上为国尽忠。只是在《双凤奇缘》中,昭君初出冷宫,与元帝相聚未足一年,如今和番要离爱人而去,怎能心甘情愿。无奈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何况番王只要她这小小女子便可和大汉议和,所以北上和番刻不容缓也义不容辞。只是,自己的爱人软弱无能,这对昭君来说倒是一伤心事,却也为其出塞和亲的英雄事迹添上一抹悲剧色彩。
然出塞为迫不得已,但在儒学盛行的时代,“烈女不配二夫”是作为贞女的坚持,也是社会道德的要求。因此,作者以“九天玄女梦赠仙衣”来表明昭君之志,但如果说“仙衣”是昭君明志的象征,那么“昭君投江”则是明志的最终做法。
哀家乃九天玄女之神,只因与你姊妹有缘,召你前来,完你名节,日后还使你报仇有人。且将哀家鹤氅仙衣一件,赐你穿在身上,自使番王不敢近你。(《双凤奇缘·第五十二回》)
两种方式将昭君的贞节之心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如此贞烈的做法,既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名节,更是为了留存那薄幸的帝王的些许情谊,也算的上是忠义了。
如果说李陵是作者塑造的完美的、具有代表性的忠义英雄,那昭君就是充满悲剧色彩的巾帼英雄。尽管二人的结局都是悲壮的,但李陵在被虏期间虽被限制自由,却是为番王所敬重,未曾受辱;然而昭君本为元帝妃,却因国家弱势,被当做维持稳定的工具,由自己的爱人亲自送出,不得不说一声“悲”。
四、《双凤奇缘》忠义英雄形象产生原因
根据前文昭君文学中忠义故事的演变情况来看,《双凤奇缘》中忠义英雄形象的诞生还是有着前人的铺垫的。当然,虽是继承前人,但《双凤奇缘》依旧有著自己的突破。雪橇主人在序中说:
奇莫奇于有才有色,虽颠沛流离,不改坚贞之志;能文能武,虽报仇泄恨,自全忠义之名。非特此也,前因梦而咏好逑,能使芳魂归故土;后因梦而歌麟趾,犹是骨肉正中宫,乃知二难会称于女子者固奇,两美兼收于君者尤奇,故名曰《双凤奇缘》,是为序。
因此,李陵、苏武等非此时代的人成为了书中的“忠义”代表;九天玄女赠衣这等志怪之事也出现在文中。
此外,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会是英雄形象诞生的原因。清代,四书五经依旧是官方教科书,理学还是思想上的主导、道德的标准。在该文化背景下,世人看中“忠孝仁义”等思想,而作者写书本就有意从民间获取生活来源,因此塑造偶像级的忠义英雄吸引读者便会是作者写书的一大目的,这边是李陵这类英雄产生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清]雪樵主人,不著撰人.双凤奇缘 木兰奇女传[D].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05.
[2]吴柏森编著.古代昭君戏曲注评[D].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11.
[3]赵兴勤著.古代小说与伦理[D].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01.
[4]刘荫柏著.马致远及其剧作论考[D].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08.
[5]杨珍,侯苏,苏占邯.探析李陵的“撞碑”与“封侯”[J].戏曲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