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路径探讨
2018-09-17李小霞付洋
李小霞 付洋
摘 要 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了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一般路径。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二级心理辅导站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6.07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a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iaoxia, FU Y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Abstract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work.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no excepti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a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tarting from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ations, and discusses preliminarily the general path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ations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ation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011 年,教育部辦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 号),规定高校应有健全的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在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即是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第二级,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存在着结构不健全、配套不完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二级心理辅导站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了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一般路径。
1 高职院校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肩负着宣传教育、行为指导、心理咨询的作用,二级心理辅导站扎根二级学院除了具有这些作用,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相对便利的咨询时间和空间。二级心理辅导站扎根二级学院,工作人员主要是辅导员,方便获取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同时,目前二级心理辅导站缺乏专门的办公地点,多数设在辅导员办公室,地点的便利性,方便学生第一时间找到老师咨询辅导。第二,相对容易建立和维系的咨询关系。当前高职院校中二级心理辅导站咨询师的角色主要有学院辅导员来扮演,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相比,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咨询师与来访学生在思维方式、专业背景、行为模式等方面有更多相似性,这样的天然优势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与来访学生产生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2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现存问题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在空间、时间、咨询关系上的便利性使得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开展咨询工作时能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如下:
2.1 尚待完善的组织机构
尽管以学院领导(主管学工副院长)—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为联络点的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在当前高校中被广泛采纳,然而实际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很少有人积极参与辅导站的建设,只有少数如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能积极参与到辅导站的建设中,这种现状极大阻碍了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四级网络体系发挥相应的作用。
2.2 尚待补足的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心理工作人员
二级学院辅导员是当前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主导力量,但是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资格,专门从事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辅导员很少。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不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承担学院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顺便再兼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学校对这些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的培训较少,主要以短期的校内培训为主,培训人员也主要是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很少组织老师们参与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缺乏规范的技能培训来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从而在实际心理咨询操作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2.3 尚待配齐的资金和硬件设施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经费投入有限,二级心理辅导站很多时候开展活动都是启用学工经费,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比如辅导站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心理活动的开展等都会受经费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开展。另外,国家规定二级心理辅导站必须配备独立的咨询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物质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少有学校的二级学院有独立的办公室来给二级心理辅导站来开展咨询工作,大多数情况都是在辅导员办工室占用一个角落,或者借用其他的办公场所,難以满足学生私密感和温馨感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作用。
3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一般建设路径
3.1 明确职责定位,健全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扎根二级学院,面向二级学院学生,作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补充,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定位、功能、职责分工上都有着本质区别。二级心理辅导站主要面向二级学院学生,负责本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第一,制定本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计划,总结和汇报本院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掌握本学院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协助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及追踪,建立、完善并管理本学院的学生心理档案;第三,开展对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指导学生团队开展朋辈咨询,组织学生团队辅导等;第四,对本学院的心理辅导站的学生群体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第五,对本学院的学生心理状况实时监控,采取有效措施疏导,配合心理中心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第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研究,科学管理本院的心理健康工作。
3.2 建立“三个早”机制,完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为有效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严重心理问题及早控制和消除,达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在二级心理辅导站制定“三个早”机制,即学生心理健康预早预防、学生心理健康早预警和学生心理危机早干预。构建由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牵头担任组长,主管学工副院长为副组长,辅导员、班主任为组员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院系领导(主管学工副院长)—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的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在新生开学初就建立新生档案,完善新生档案中的家长信息,定期更换,密切联系家长,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家长,形成“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四级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尤其是加强对重点问题学生的监控,拟定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程序并指导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其他学生干部学习:发现异常(心理观察员或班主任)—监控(学生干部、学生家长)——初步干预(辅导员、主管学工副院长或书记)——及时转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或医院)。
3.3 健全激励机制,保障心理健康工作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主要是二级学院辅导员,多数辅导员没有心理专业背景,而从校外大量招聘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心理健康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对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既要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对现有的辅导员开展培训,提升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适时组织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外出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另一方面,给予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一定的激励。如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其中一部分直接用于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每月享受一定的来自学校的专项补贴,鼓励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每月工资增加 300 ~500元。
3.4 发挥朋辈互助作用,打造学生团队
朋辈互助模式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模式,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也应充分借助这一模式开展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当前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学生干部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驻站人员,即“小小心灵使者”,协助老师策划、宣传、开展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活动。另一部分为各个班级心理委员,负责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观察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将情况反馈给辅导员,便于辅导员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对应的干预措施。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好这两大学生团体,必须注意三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团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巧。其次,完善值班制度,畅通学生沟通的渠道,给学生开一扇“心灵的窗户”。再次,教师要适时监督,不能采用“放羊”政策,掌控朋辈干预的方向和过程。
3.5 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活动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契机,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结合学生特点,开通相关互动平台,如微博、微信,增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一是通过公众号、微博在线上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二是开通网络预约平台,学生发现自己有心理异常,或者有不良情绪需要倾诉,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平台预约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咨询,三是在二级心理辅导站门口设置心灵信箱,收集学生来信,倾听学生心声。
参考文献
[1] 徐艳平.大学生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可行性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06-108.
[2] 韦利梅.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初步探析——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晴天咨询室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4):178-179.
[3] 李荣荣,赵越.独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实践现状研究——以广东广州部分独立学院为例[J].学园,2014(16):32-33.
[4] 江伟,刘珊珊.高校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5(11):169-170.
[5] 任思丹.大类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初探——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5(15):104.
[6] 张曼.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模式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45-146.
[7] 曾永辉,钟向阳,魏剑波.高校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初步探析[J].社会工作教育,2010(6):28-30.
[8] 张冬梅,赵晓川.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发展性工作模式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