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蓁川:谁是他心中最美的风景
2018-09-17杜丽荣
文/杜丽荣
被弟子们称为“孔爹”的孔蓁川,是石家庄市六中的一位美术老师,又是一位青年书画家。因为兴趣,他钟情于书画艺术;因为梦想,他痴迷于美术教育;因为热爱,他坚守于人性呼唤,此生最大的乐趣是与学生们在一起。“寸烛微光处,匠心师意长。无声春雨细,润物秀风光。大树立乾坤,千寻万丈根。落红化作泥,养护桃李心。”这几句诗,恰是学生们对他的形象写照。
速写一:本真的艺术修为
孔蓁川,1972年出生于石家庄市一个工人家庭,祖籍山东临清,孔子的第七十四代传人,早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他是一个普通人,喜欢耕耘平凡的日子,寓志于书画,寄情于山水。不忘初心,心血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孩提时代就痴迷于书画艺术,没有纸墨,他就沾着清水在水泥地上习练。到了腊月,写了对联,站在马路边上送给过往的行人。这些带着稚气的涂鸦和字画,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孕育着一片曙光。石家庄市青年街上的同智胡洞小学,如今已被一片现代建筑取代,但校园里茂盛的梧桐树、班主任关云老师的教诲却深深留在孔蓁川的记忆中。一次,关老师拿着两只特大斗笔在班上宣布:谁将来在书法、绘画上有发展,就送给谁。孔蓁川至今还保存着关老师的奖品。
1990年孔蓁川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图书馆,在阅览室,他与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对话;在教室,在画室,他悉心聆听专家教授的真知灼见,四年的专业历练和艺术熏陶,他就像一位闭关修炼者,专心于“含道映物”“林泉之志”,把时间和精力全都用在了习画、写生和体悟上,四年后,他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便背负着老师和同学的希望,步入了社会。
最初,他在石家庄市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画画写字,信手拈来,布局谋篇,如行云流水,书画艺术浸润了生活的本真,也回报了他付出的心血。工作两年后,他遭遇到了职业生涯的高原期,苦闷彷徨里,父爱给他引路,妻子成为他逐梦的后盾。1996年新婚不久的他,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国画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又一次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给他的专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他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体现内心之情。传统功力逐步深厚,画风渐趋细致入微,闲适,淡雅;清新,自然;质朴,古拙;追求画面的情境和意境,凸显诗情画意和天人合一,作品更具天然天成。1998年,作为在校生,他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孔蓁川工笔画展”,京城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没有虚高的头衔,也无需太多的赞誉,他享受的是与作品对视时的那份恬淡与清静。
研究生毕业后,孔蓁川放弃了曾经仰慕的首都生活,依然选择南回石家庄扎根结果。2000年,他作为美术专业人才,被引进到石家庄市六中。从此,学生成为他心中最美的风景。
孔蓁川
速写二:本色的职业追求
石家庄市六中是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的首批艺术特色中学,孔蓁川作为引进的专业美术人才,他深知没有学校的发展,就谈不上个人的发展。在探索美术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他努力发挥自身特长,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争当马前卒。
2003年以来,在校领导的亲自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孔蓁川先后北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南下四川美术学院等多家知名高校,热情宣传六中的办学特色、美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策略,以过硬的教学质量、真诚的合作意愿和周到的招考服务,吸引和促成“八大美院”先后将六中确认为河北省的生源基地。
2004年孔蓁川担任美术组教研组长后,带领该团队,积极协助学校成功承办了河北省首届艺术教育年会等一系列学术活动,有效地扩大了学校的专业影响,使美术教育成为了六中的品牌。根据教学实践和美术生在高中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孔蓁川组织本校教师,主持编写出版了《高中美术基础教育》校本丛书,填补了学校美术教学基础建设的空白。为培养和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美术专业的浓厚兴趣,他与美术组一起谋划并组织举办了多届六中学生(含毕业生)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和评奖活动,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美术文化环境,而且滋养了学生的艺术品质,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站在六中的荣誉室里,看着一块块荣誉牌匾,校领导欣慰感慨之余,也忘不了夸赞一下孔老师。“全国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六中终于成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省级示范学校,其“文理并重、艺术领先”的办学特色被社会广泛认可,无愧于全省初、高中美术教育领域的佼佼者。而孔蓁川在这一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付出了心血和智慧,也彰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是我们学校引进的第一批专业人才,其独特的教学方式,一直很受学生喜欢。”老师们发自内心的评价他,并透露他获得过很多奖项,说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六中的荣耀。
笔者还问过他的几届学生,得到的答案几乎是一样的。他们都挺喜欢“孔爹”,喜欢他的和蔼,亲切,风趣,幽默,喜欢他的博学,敬业,喜欢他的作品表现出的人性之美……
速写三:本心的爱的给予
孔蓁川书法作品
在教学与书画领域,孔蓁川展现出来的是积极的人性美和无私的爱的给予。无论是向学生进行一次示范绘画还是独自构思作品,他都不遗余力地用笔墨来诠释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处,把自然风景还原为洋溢着浓浓人文情怀的景致。
美术班的大部分学生不仅文化课基础薄弱,而且,都有“差生”的心理感受。孔蓁川通过理解、尊重、赏识三环节,优化学生的心理生活,恢复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唤醒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坚持走先成人后成才的道路,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
2003年,他的第一批学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率即达到75%,其中一名学生以全国第十四名的成绩考入清华美院。他带的第二批学生毕业时一本上线率达80%。自2007年起,他取得了学生本科上线率连续四年均超过90%的骄人成绩。许多学生考上了全国八所美院和其他知名高校。
在学生和家庭之间,孔蓁川始终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
当年刚参加工作时,他的月工资只有800块钱,为了拍摄学生的作品,他硬是花3000多块钱买了一台数码相机,来记录每一位学生从入学时到毕业所有习作的进步过程。用同事的话说,他保存的岂止是学生的作品,而是学生蹒跚学艺的每一串脚印!
当得知赵县籍学生刘静因爷爷患重病,面临退学的境遇时,孔老师找到刘静,语重心长地鼓励她,再难也要完成学业,并承诺为她负担三年的学杂费及生活费。为了使这个缺乏家庭之爱的孩子享受家的温暖,孔老师又把她接到家中和女儿同吃同住,为她参加班里的家长会,生活上像慈父一样关心她的冷暖,学习上像朋友一样关注她的进步,情感上像兄长一样分享她的喜怒哀乐。刘静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后,在写给孔老师的信中这样说,“生活虽然和我开了一个很坏的玩笑,但是因为孔老师的出现,让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我会用加倍的努力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厚爱,谢谢您,永远的恩师!”
一次,孔老师带着学生们去邢台山区写生,黄昏时分,突然下起雨来,当带领学生撤回山下时,却发现少了两个。他二话没说立刻冒雨上山,历经辛苦终于把学生带回了住处。当晚,他却高烧不退……
孔蓁川绘画作品
2010年9月,孔老师刚接手高三毕业班,正赶上父亲患脑血栓住院。老人病情稳定后,他听从医生的建议,把父亲送到了疗养院。为此,他只能默默承受亲人的不理解和街坊的白眼。父亲在疗养院期间,他每天晚上无论放学多晚,都坚持先去疗养院,等到父亲睡着了才放心回家。
三个月后,正值全省美术联考前的冲刺阶段,孔老师因为每天辅导学生专业训练到很晚,故未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份苦痛,多年萦绕在他的内心。那年,河北省美术联考成绩公布后,他的50名学生中33名专业成绩优秀,其中,一名学生在清华美院单招考试中专业课成绩全国排名第五。
对老人他有亏欠,对孩子他也心存愧疚。因为带学生冲刺联考,他常常忘了接刚上幼儿园的儿子。那天下课后已经很晚,他赶到幼儿园时,空旷的院内一片漆黑,只有值班室的灯还亮着。泪流满面的儿子一见面就狠狠咬了他一口。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他指着儿子的涂鸦画说:“你就是爸爸的向日葵!”儿子破啼而笑,说道:“爸爸就是我的太阳。”
在他笔下,山川有意,河流复生,春风织锦绣,草木含灵性。多年的心血和努力,换来了同行的认可和学生的爱戴。但他依然是孔老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