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贝母灰霉病发生流行因子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8-09-17宗侃侃石红静陈淑淑陈伊倩孙彩霞
宗侃侃,石红静,陈淑淑,陈伊倩,孙彩霞
(1.磐安县中药材研究所,浙江 磐安 322300;2.磐安县新渥街道综合农技服务中心,浙江 磐安 322300;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鳞茎,又名大贝、象贝,是浙江传统道地药材“浙八味”之一。浙江是全国浙贝母主要种植地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90%左右,种植面积约0.333万hm2,年产商品贝5 000 t,是浙江省磐安、东阳、鄞州等地农户致富的主导产业。浙贝母灰霉病是浙贝母生产中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等严重后果[1]。目前,国内缺少对浙贝母灰霉病进行各方面系统性研究,病害的发生与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有关。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在浙贝母主产区浙江省磐安县开展了浙贝母灰霉病发生动态研究,旨在探明浙贝母灰霉病的发病流行规律,并提出浙贝母灰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监测
2017年2—5月在磐安县冷水镇白岩村设立监测点进行定点系统观测。选择当地农户种植的浙贝1号品种作为调查对象,种鳞茎来源为当地农户自繁种,质量等级为二级(鳞茎抱合紧密,新鲜、无破损、无病虫斑,80个·kg-1),2016年10月8日播种。选择9个点,每个点选择代表性的浙贝母植株20丛,自2017年3月3日开始至浙贝母采收前15日(4月21日),每10 d调查1次,分别调查记载各级病株数和发病率。
植株病情分级标准。0级为无病;1级为病叶占总叶片≤5%;2级为病叶占总叶片6%~15%;3级为病叶占总叶片16%~25%;4级为病叶占总叶片26%~50%;5级为病叶占总叶片>50%。
1.2 气候资料采集
自2017年2月25日至5月5日,记录每日的天气、温度等气象情况。
1.3 监测预报方法制定
田间浙贝母发病调查取样、测报调查方法研究。在发病流行规律、影响发生因子、测报调查技术等调查研究基础上,综合制定测报方法,预测病害发生流行趋势。
1.4 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分析各种防治措施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控效果,探明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主要药剂使用情况,提出合理的防治用药建议,及浙贝母灰霉病综合防治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流行规律
2.1.1 发生与为害
浙贝母灰霉病病原菌为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该病菌除侵染浙贝母的叶片外,还可侵染浙贝母的茎、花,造成严重的减产减收[2]。浙贝母灰霉病主要以菌丝体、菌核和分生孢子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菌核和分生孢子抗逆性很强[3]。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丝体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着风雨、气流、灌溉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对花序和幼叶进行初次侵染,侵染后的病组织很快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而进行重复侵染。浙贝母灰霉病是花期病害,花器极易先于其他组织发病表现出症状。感病花器初期变褐色,似水浸状,随着病情和田间湿度加重,病部开始滋生灰色霉层,天气干燥时花器凋谢;叶片感染灰霉病,初期叶片退绿黄化,呈水浸斑块,病斑逐渐褐变,湿度增大后,病叶正反面均滋生灰色霉层。茎杆感染灰霉病后,开始出现水浸状斑块,茎杆表面逐渐褐变湿腐,随着湿度增大,病情加重,病斑上开始出现灰色霉层,天气干燥时病茎呈现干腐状态[4]。浙贝母叶片、花器和发病植株后期症状见图1。
图1 浙贝母灰霉病及其为害症状
2.1.2 发生动态
浙贝母灰霉病发病动态调查结果(图2)表明,浙贝母植株灰霉病发病最早从3月上旬(3月3日)开始,至4月2日发病较为平缓,无明显为害;4月上旬起至4月下旬(4月22日)出现明显高峰期,最高发病率达86.67%,其中3级以上(4、5级)的病株率达75.56%,发病与为害均较为严重。
图2 浙贝母灰霉病发病率动态
2.1.3 主要影响因素
气候环境。灰霉病菌的发育温度为2~31 ℃,菌核在3~27 ℃条件下可以萌发,菌丝的最适发育温度为20~24 ℃。当温度15 ℃、相对湿度85%以上时即可发病,当温度达到20 ℃,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灰霉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当温度在20 ℃以上、田间湿润、浙贝母植株上有积水,病害容易爆发流行。浙江地区通常3月份时浙贝母开始发病;4月以后,只要有持续的阴雨天,为害就会不断地加重。从本次研究气候记录来看,2017年3月份平均温度为14.2 ℃,平均相对湿度为70.6%;4月上旬平均温度为21.1 ℃,平均相对湿度为80.8%,有利于灰霉病发生[5]。
管理措施。浙贝母灰霉病发病与连作、种植密度、管理措施和施肥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浙贝母田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条件不好容易发病。施氮肥多容易造成植株生长过于旺盛易发病。田块地势低洼不易通风、光照不足、湿度过大等都利于病害发生。
2.2 监测预测
2.2.1 监测调查方法
为探明浙贝母灰霉病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开展田间发病、栽培管理、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调查。通过调查病株发病情况,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在浙贝母灰霉病发生期记载天气情况以及农户管理操作过程,为以后预测灰霉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撑。
2.2.2 预测方法
浙贝母灰霉病的发生受病原基数、栽培品种、气候条件、栽种密度、管理措施和施肥状况等影响,与温度、相对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通过对田间浙贝母观测记录数据分析,采用相关回归、建立模型等方法,筛选预测流行因子,预测病害发生趋势。
2.3 综合防治技术
2.3.1 农业防治
农户种植时应选用健壮无病鳞茎作栽培种茎,选择中性、向阳、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合理密植,保持株间通风透光,科学灌溉,控制好田间湿度;采取科学的施肥方式,总体上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特别是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机肥,适量施入磷、钾肥,提高浙贝母植株的抗病能力;及时中耕除草,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销毁残枝落叶;有条件的农户可以采用设施大棚避雨栽培;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6]。及时中耕除草,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销毁残枝落叶。有条件的农户可以采用设施大棚避雨栽培或者水旱轮作[7]。
2.3.2 化学防治
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确保质量安全。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适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根据病情观测结果和气象资料预测,浙贝母灰霉病通常在3月开始发病,早的年份2月下旬就开始发病。灰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开花打顶期,建议在2月20日至3月10日就对灰霉病及早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建议使用药剂为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 500~2 000倍,或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 500倍,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30~45 g等高效安全药剂防治,喷雾使用,在灰霉病发病初期每隔7~10 d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为防止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要做到不同药剂交替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剂[8]。
3 小结与讨论
目前,国内对浙贝母病虫害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缺乏防治灰霉病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在初步探明浙贝母灰霉病发病流行规律与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浙贝母灰霉病流行趋势的预测方法,对系统积累浙贝母灰霉病的田间调查资料,科学指导病害防控具有较大意义。
灰霉病的发生流行与种源、气候、栽培和管理等关系密切,在生产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病害监测调查为基础,选用抗病种源、合理密植、科学管理,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选用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酯、啶酰菌胺等高效安全药剂防治。同时,由于浙贝母在我国属于小品种作物,目前还没有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登记药剂,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浙贝母灰霉病药剂的研发和登记步伐,以满足病害防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