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8-09-15毛玉秀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数学

摘 要: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会成为走向成功的一种自觉的力量,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尽量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而初中时期正是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对初中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数学;习惯;培养

作为初中学生,虽然说都有很多年的数学学习经历了,他们或许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独特的学习习惯,当然这其中有良好的习惯、也有一些不良的习惯。

在这些习惯中比较常见的首先如循规蹈矩型,就是学生一切都按照老师的意愿、要求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老师叫他看书就看书,老师叫他写作业就写作业,老师叫他上自习他就上自习,到头来,课上完了,作业做完了,自己的学习也就结束了,再没有什么学习任务了。这种学习活动类型虽然对学生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但它使学生失去了最重要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得学生缺乏了最根本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第二种为闭门造车型:即学生喜欢完全按照自己的独立模式进行学习,根本不愿意或不大愿意听从教师对自己的安排或布置,老师他讲他的,学生我做我的;但是如果学生遇到问题了,没有太多的办法了,便是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完全不愿意与别人讨论问题或请教老师,在课堂上也不提问题或即使提也提不出什么有意义的问题。师生缺乏沟通交流,学习气氛比较沉闷。

第三种为是消极应付型:即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本不高,但是由于家长和老师不停地对自己施加压力,自己才不得不学。这类学生在课堂上消极对待学习,以期应付考试,不懂的问题根本不愿意问老师,不会做的题就抄袭同学的,上数学课的时候完全谈不上注意力,与老师的互动基本没有,完全不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

第四种为懒散依赖型:这类学生对学习的依赖性非常强,总是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指点、帮助,不愿意独立思考,也不愿意动笔作笔记,缺乏吃苦耐劳、探索学习的精神,或者总为自己学不好数学而找到好的借口。

最后是积极粗放型: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主动和老师配合,上课时教师提问他们的发言非常积极,也非常喜欢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数学上的一些疑难杂症,但是在课外的学习中自己却很少能踏实地进行练习、复习。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积累了一些培养学生数学习惯的做法,就从以下两方面谈谈:

一、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在课堂上,教师不妨组织学生朗读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有关数学的课前演讲,让学生组织复习旧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急于想解决新问题,从而顺利地展开新课的教学,始終讲练结合,师生、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学会注意听老师对新知识的构建过程;必须抓住重点和主、难点,并且要沿着知识的发生及发展的过程、轨迹来听课,这样一来肯定能大大提高其听课效率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学生必须重视培养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堂上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方法,而且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抄写,尽量杜绝学生低头记笔记而影响了听课这类事;教师可在课内、课外讲评或个别指导培养学生这一习惯。在记忆中理解,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用自己容易接受的方式准确记住所学知识,要通过学生自己小结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体系。在课堂的回答问题或交流中,要培养学生语言准确的习惯。教师要避免课堂上的失误和随意。课堂上重视问答,并从中发现问题,耐心及时纠正,备课时、讲课中要尽量预见学生思维的“易混点”,在课堂上要培养质疑的习惯,学生有问题说明他在思考,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又高了一个层次,每次要多鼓励,“问不在难,有得就行”。

二、 培养良好的课外作业的习惯

课外作业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作业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作业本、练习册的作业,还有复习、预习作业,口头表达作业、课外提高作业等,预习、复习作业才是课外提高成绩的关键,对作业要态度端正、及时检查更正,书写要工整、独立完成。高质量作业的完成,使学生的学习由“懂”变“会”,由“感”变“悟”,指导学生建立“好题本”和“纠错本”,时常去看看一定能够减少考试中的失误,可以让学生对题目“一题多解”“一图多题”等多角度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题、也可以互相出考试题,互批作业试卷,把课内的数学学习进一步加深,通过多种方式来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能力,从而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同学们,就为好习惯的缆绳缠上恒心的索链吧。当它牢不可破之时,刻苦勤奋学习,就会“秀”出最美的自己!

作者简介:毛玉秀,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数学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