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代表作《寂静的春天》中主要翻译问题述评
2018-09-15张秀芳
张秀芳
摘要:《寂静的春天》是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1962年出版的一部生态文学作品,最早于1979年由吕瑞兰翻译成中文传入中国,2014年吕瑞兰、李长生对1979年的译本进行了再修订。通过对该修订版译本的研究,发现其中仍存在不少翻译问题。通过举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减少类似翻译问题的出现,使译本更忠实于原著,更贴近本国的文化和表达习惯,也更有利于卡森生态思想的传播和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寂静的春天》;翻译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11103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描述了杀虫剂污染带来严重危害的景象,不仅被奉为世界环境文学的经典之作,而且被广泛地视为20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生态伦理学著作之一,“改变了历史进程,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1]是一部生态文学的代表作。该书于1979年由吕瑞兰翻译成中文传入中国,2014年再次由吕瑞兰、李长生进行修订,除改错外,早先被略过的原作者的话、致谢、参考文献等都在新版中补齐,是目前较为权威的译本,对于读者了解卡森的生态思想、增强读者的环保意识、改善国内生态环境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在对比阅读原著与译作过程中,发现其中仍存在不少翻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违背了翻译的信达雅,还会影响到读者对卡森生态思想的理解。故本文举例若干,分别从句子理解、专有名词表达、数字表达、常识问题四个方面探讨译本中存在的翻译问题,并尝试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二、《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修订版译本中的译例分析《寂静的春天》是一部非虚构性的生态文学作品,除了第一章《明日的寓言》(A Fable for Tomorrow)属于文学性的虚构描写外,第二章至第十七章的科学内容均有引用的出处,是一部严肃而认真的科学作品[2]。非虚构性的生态文学强调对自然的忠实描写,它不仅需要真切的情感投入,并且往往需要可靠的科学知识,描述客观的科学事实。因此,译文必须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同时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但2014年出版的吕、李译本中仍存在下列翻译问题。
1句子理解不正确
简单地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正确完善地表达出来。因此,翻译必然包括两个阶段:理解和表达。毋庸置疑,理解是第一位的,正确理解原文可以说是翻译的先决条件[3]。但吕、李的修订版译本中,仍有对部分句子的理解不正确,从而导致译文与原文意思表达有出入。
例1:The purpose is usually to promote recreational uses, even though the water must then be treated at some expense to make it fit for its intended use as a drinking water[4].
译文:其目的常常是为了增进水对人们的娱乐作用,尽管以后不需要再花钱将此水加以处理使其适合于饮用。
分析:例句中的“even though”引导的是一个让步状语从句,表达的是“尽管水库的水必须要花钱处理过后才能适合于饮用,而饮用水才是修建水库的最初目的”,但译文却是“尽管以后不需要再花钱将此水加以处理使其适合于饮用”,这里将“必须要花钱”译为了“不需要再花钱”,意思南辕北辙,相差甚远。而且其中的“intended use”也未译出,这里强调的是修建水库最初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饮用水,但现在为了提高娱乐性,而将有毒的物质引入了水库,以杀死那些不想要的鱼类,违背了修建水库的初衷,暗含对这种行为的批判。
改译:其目的常常是为了增进水的娱乐性,尽管这样的水得需要花钱进行处理后才能用作饮用水,且饮用水才是修建水库的最初目的。
例2:Darwins calc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toil of earthworms might add a layer of soil an inch to an inch and a half thick in a tenyear period.
译文:达尔文的计算表明,蚯蚓的苦役可以一英寸一英寸地加厚土壤层,并能在十年期间使原来的土层加厚一半。
分析:例句中的“add”后面的宾语为“a layer of soil”,“an inch to an inch and a half thick”是作为宾语的补足语,“to”表示“至、到”,即“一到一点五英寸”,用来补充说明土层增加的厚度,而译文中则将“an inch to an inch and a half thick”拆分开来理解,认为十年可以使土层加厚一半,但前文并没有提到土壤层的厚度,所以增加一半就很费解。
改译:据达尔文计算,蚯蚓辛苦工作十年,土壤层就会增厚一到一点五英寸。
例3:In another parish 150 dead sunfish could be found for every four that remained alive.
譯文:在另一个教区里死了一百五十条翻车鱼,占原有数量的四分之一。
分析:例句中的“for”表示对比或比例关系,一百五十条死的翻车鱼和四条活的翻车鱼形成一个对比关系,但译文中却将一百五十条死的翻车鱼理解为原有数量的四分之一,显然是与原文意思不对等的。
改译:在另一个教区,每看到四条活的翻车鱼,就能找到一百五十条死鱼。
2专有名词表达不符合惯例
专有名词具有独特性,与普通名词相比较,专有名词具有固定、单一的属性。一般而言,大多数专有名词在原语和译入语中都有约定俗成的说法,但吕、李的修订版译本中,仍存在专有名词随便译,不符合惯例的情况,现举例如下:
例1:‘It is extremely doubtful,reported the attending physicians, ‘that any useful degree of recovery will occur.
译文:负责护理的医师报告说:“会不会出现任何有益程度的康复,是极难预料的事。”
分析:例句中的“attending physicians”指的是“主治医生”,对病人的健康和疾病医疗负首要责任,而译文中“护理医师”在美国指最高级别的护士,与医生是不一样的;“report”有多个含义,需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例句中应为“说,叙述”的意思,而不应是译文中的“报告”[5]。
改译:主治医生说:“很难会出现任何有益程度的康复了。”
例2:For example, a sample of drinking water from an orchard area in Pennsylvania, when tested on fish in a laboratory...
译文:例如,在实验室里,用从潘斯拉玛亚一个果园区取来的饮用水样在鱼身上做试验……
分析:对于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其主要方式是音译法,有些已沿用时间长、约定俗成的地名,尽管不太符合地名的翻译规范,但已广为人知,被人们普遍接受,就不宜再做改动了,如果改动反而会使人感到不适应。例句中的“Pennsylvania”为美国的一个州名,已经被人们习惯译为“宾夕法尼亚”。因此,译文中的“潘斯拉玛亚”则容易引起混乱。
改译:例如,人们从宾夕法尼亚州一处果园区取来的饮用水样在鱼身上做试验……
例3:It seemed suggestive, however, that DDD produced in dogs a condition very similar to that occurring in man in the presence of Addisons disease.
译文:滴滴滴在狗身上所产生的症状与发生在人身上的爱德孙病的情况非常相似,这一情况看来是有参考价值的。
分析:例句中的专有名词“Addisons disease”有两种常用的译法,即“阿狄森氏病”或“艾迪森氏病”,指的是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或荷尔蒙障碍,但译文中的“爱德孙病”不符合常用的译法。另外,“suggestive”意为“提示的,暗示的;引起联想的”,但译文中却将其译为了“有参考价值的”,两者意思上并不对等[6]。
改译:滴滴滴在狗身上所产生的症状与发生在人身上的阿狄森氏病的情况非常相似,这似乎暗示着什么。
3数字表达不准确
作为一部非虚构性的生态文学作品,《寂静的春天》中出现了大量的真实数据,翻译这类数据时,可采用直译的方法。直译可以做到准确、快速,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最大限度地再现其精确的数量意义和信息功能,但吕、李的修订版译本中,出现了多处数字表达与原著不符之处。
例1:Some come from forest spraying that may blanket two or three million acres of a single state with spray directed against a single insect pest[7].
译文:有些有机污染物来自森林,在森林中喷药可以保护一个州的二三百英亩土地免受虫害。
分析:例句中的数字为“two or three million”,即二三百万,而译文中却未将“万”字译出,数据出现严重偏差。其次,例句中的“blanket”动词,表示覆盖之意,指森林中药物喷洒覆盖二三百万英亩的范围。再次,例句中出现两个“single”,意为强调“单一,某一”,但第二个“single”的意思却未译出,原句中是对于为了消灭某一个州的某一种害虫而对二三百万英亩的森林进行药物喷洒的行为进行批判,但译文中则无法传达出原句的意思。
改譯:一些污染物则来自于某一个州为了消灭某一种害虫而对二三百万英亩的森林进行的药物喷洒。
例2:She had found at least a dozen [dead] in her backyard and that the neighbours had found dead squirrels.
译文:她在自家后院发现了一只死鸟,邻居也发现了死的田鼠。
分析:例句中的数量词为“a dozen”,“dozen”意思是“打”,是以十二进位的,所以一打就是十二,所以此处应译为“一打”或“十二”,但在此例句中,作者并非力求准确,而只是表示一个大概数,所以此处可译为“十几只”或“十来只”。同时,译文中还漏译了“at least”这一词组,该词组表示“至少”的意思,从这个词组也可推断出此例句中只是一个大概数字而非确切数字。
改译:她在自家后院发现了至少十几只死鸟,邻居则发现了死掉的松鼠。
例3:Meanwhil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d spent about $375,000 for control work and additional thousands had been provided by the state[8].
译文: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为控制工作花费了近七万三千五百万美元,并且州立政府还追加了几千美元。
分析:例句中的数字为“$375,000”,即三十七万五千美元,而译文中则是“七万三千五百万美元”,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而且与原文数字相差太大,必然使读者产生误解,未能达到翻译工作最基本的“信”。
改译: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为控制工作花费了近三十七万五千美元,并且州政府还追加了数千美元。
例4:Data collected by birdbanders here suggest that 80 per cent of the songbirds were sacrificed.
譯文:从收集鸟儿的人那儿得来的数据表明这里百分之八的鸣禽已经成为牺牲品。
分析:例句中的数字为“80 per cent”,即80%,但译文中却是8%,这与原文意思严重不符。此外,例句中的“birdbanders”指的是那些从事鸟类标记工作,将鸟儿捉住后在其腿上做上标记再放飞的人,而译文中“收集鸟儿的人”则与原意不符。
改译:从事鸟类标记工作的人收集到的数据表明,有百分之八十的鸣鸟已经成为牺牲品。
4常识问题不严谨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在讨论翻译的文化转向,即翻译者应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以前的翻译大多都局限于字面上的翻译,而现在大家都看到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不可抗拒的趋势。只有同时掌握了语言及其相应的文化知识背景才能译出准确的文章,在吕、李的修订版译本中,就存在一些由于缺乏文化常识而误译的情况,现举例如下:
例1:Drifting arsenic dusts from blueberry lands have spread over...
译文:从乌饭树地里飘来的砷粉剂散落在……
分析:例句中的“blueberry”被译为了“乌饭树”,乌饭树是一种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以及周边的朝鲜、越南、日本和泰国的树,并没有出现在美国,因此“blueberry”不应译为“乌饭树”,而应译为原生于北美洲的“蓝莓”,蓝莓和乌饭树同属杜鹃花科越橘属,亲缘关系较近,但分布区域并不一样。
改译:从蓝莓田里飘来的砷粉剂散落在……
例2:The death of 600 birds on a single estate in Norfolk was reported to the House of Lords.
译文:众议院接到报告说在诺福克的一片地区有六百只鸟儿死去。
分析:结合上下文可知,原文中是在讲述英国鸟类被农药杀死的事件,因此例句中的“the House of Lords”指的是英国的“上议院”,而并非“众议院”。众议院应为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多为美、法等国家的两院制的表达方法。
改译:上议院接到报告说在诺福克的一片地区有六百只鸟儿死去。
例3:In the spring of 1961 concern reached such a peak that special committee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made an investigation of matter.
译文:在一九一六年春天,对问题的关注已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峰,竟使众议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开始对该问题进行调查。
分析:此例句仍在讲述英国鸟类被农药杀死的事件,因此,例句中的“the House of Commons”指的是英国的“下议院”,而译文中仍译为了“众议院”,显然是错误的。
改译:在一九一六年春天,对问题的关注已达到了顶峰,下议院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开始对该问题进行调查。
三、结束语
《寂静的春天》虽属于一部生态文学类作品,但内容都是真实可靠、有科学依据的,那么,内容准确传译的重要性便被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因此,句子理解不正确、专有名词表达不符合惯例、数字表达不准确、常识问题不严谨等不仅背离了翻译的基本原则,也会影响到读者对卡森生态思想的理解和卡森科学态度的传递[9]。不可否认的是,误译是翻译中无法彻底避免的,只要有翻译和跨文化交流,就会有误差和偏离。笔者在此指出一些吕、李修订版译本中的翻译问题,并提出一些修改建议,无意吹毛求疵,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引起读者和译者对于译本质量的关注,从而对译本能更加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保罗·布鲁克斯.生命之家——蕾切尔·卡森传[M].叶凡,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27.
[2]陆琼.怎么评价《寂静的春天》一书的价值?[Z/OL].知乎,20160517.
[3]杨立信.英汉翻译中的正确理解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2):22—26.
[4]Rachel Carson. Silent Spring[M].Penguin Books, 2000.
[5]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6]昝如君.论专有名词汉译的一般策略[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
[7]农雪明.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的数字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2014(1):7—9.
[8]陈映竹.简析文化常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7):66—68.
[9]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9.
(责任编辑:陈树)2018年6月第37卷第6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8Vol.37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