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类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8-09-15区穗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发展路径

区穗玲

摘要:高校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整体艺术教育的质量及院校的发展,而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各大高校中的重要培训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艺术教师亟须与时俱进,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转变自身观念与方法,严格要求自我,拓展视野、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促进自我专业发展。针对高校艺术教师团队中的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展开讨论,首先分析当前高校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以及其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并从积极学习专业理论、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全面开展教学探究、认真落实教师评价四个维度,提出了高校艺术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求;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6002803

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的是其在自身的职业生涯始终,利用相关的针对性专业培训与自主终身学习,逐渐获得更多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且能够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中,逐步提升自我职业素养,进而成为一名真正优秀合格的人民教师。近年来,随着我国艺术教育教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艺术教育现已成为单独的学科,全新的艺术专业教学体系也重新得以构建完成,教学体制改革也在火热进行中,人才培养模式推陈出新,对高校艺术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艺考逐年升温的态势下,艺术教育更加需要专业化的教师来胜任教学工作,需要更多创新型人才,来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方案,因而各大高校当前的首要任务就应是充分重视艺术教师的专业需求,积极探索有效路径,推动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界定

教师专业化实际上指的是在其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在专业机构的基础上,利用终身的专业培训教育方式,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从而充分体现出专业的自主性,展现专业道德素养,逐渐提高职业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高校美术教师专业发展可将其理解成高校美術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是其内在的专业组织、专业素养、专业心理以及教学方式与观念的不断转变、优化的动态性的发展过程[1]。而专业发展内涵主要有教师自身应具备的美术设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自我终身学习意识及能力,并有着愿为自身事业奋斗的奉献精神。客观正确地理解高校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能够有利于教师们更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二、高校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迈入全新的时期,市场上的人才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对于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与产业逐渐加快的升级步伐,高等教育中的结构性冲突越发明显,艺术设计专业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所堆积的矛盾更加突出。根据相关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1 470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在这些高校当中,主要有美术院校、综合类高等院校,甚至也有少数的医学院以及体育院校等,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这种情况,导致了以往几十年内,设计领域专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但学生综合素养却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质量正在呈现大幅度下滑的趋势。此外,师资团队的工作任务量也超过了本身的最大限度,为美术教师增加了许多工作压力,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更无暇顾及教学科研以及有关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更没有过多精力去完善教学方法,推动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2]。

我国当代许多美术教师日常教学模式落后,依旧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是教师榜样示范的主要渠道,教学模式通常则更加注重美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然后根据所教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而学生却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这样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艺术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缺乏实践探究的过程,无法与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导致教学模式呈现这种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美术课程专业平台的发展存在不足,其发展的特征与实践性以及与社会的联系程度,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主任以及美术教师长时间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思想意识较为陈旧,无法顺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对于国内不断变化的设计领域而言,这样的教学安排对于专业人才的创新性发展非常不利。在管理制度上,许多高校的管理体制过于僵硬,没有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够人性化,特别是许多综合类高校,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管理方式与其他专业相同,并未立足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完全不适合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不仅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是重要工作内容,同时教师也是其中的关键点。当前,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美术教师几乎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岗位,没有经过专业系统化的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出现分离,高校也并没有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实践培训,因而高校美术教育依旧停留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阶段。久而久之,必然会与市场需求完全脱节,导致学生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面临失业的危机,因而区域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对此,实现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高校艺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积极学习专业理论

目前,岗前培训、入职培训以及岗位后期进修的综合性教师教育课程已基本形成,需要教师能够接受并自主加入到终身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应是高校美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美术教师的学习行为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自主学习以及接受继续教育[3]。自主学习主要指的是美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努力探究教育科学、心理知识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因为高校美术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通常课程安排较紧、工作任务多,并且还有自身家庭上的诸多限制,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因而,自学成为了许多高校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这主要是由于自主学习的时间较为灵活,美术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来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与此同时,自主学习内容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及目的性,教师完全可以按照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可自主学习也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继续教育则指的是美术教师通过寒暑假这样较长且集中的休息时间,接受系统化专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比如研究生、博士继续教育课程,其中职业培训包含网络课程训练、专项课程进修、远程操作等内容。继续教育与自主学习相比较而言,涉及的层面较高,课程体系较为完整、学习时间有保障、学习效果更加突出,极大程度地弥补了自主学习中的有关不足[4]。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应将自主学习与继续教育充分利用起来,两者彼此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优势,全方位地推动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1主题反思

主题教学反思有着显著的问题倾向,通常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这样的反思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且针对性较强,研究得更加深入。反思的目标不仅可以是美术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比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学方式有效性等,也可以是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比如教学规划、实施进展、教学辅导、教学管理以及评价等。此外,还可以是美术教学中的任何环节,比如演示、导入、传授等等。

2整体反思

而整体的教学反思,通常并不是将所要反思的目标统一放在美术教学的特定问题上,而是整体掌控美术教学的各环节、各要素的行为,针对其中的重点问题展开深度思考。例如在某节课结束后,美术教师可以从整体上回忆并分析自身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若是找出不足后,就要想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并在脑海中初步建构下堂课教学过程的实施框架,美术教师只有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各个细节,主动反思、善于总结,才能及时发现不足、及时纠正不足,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三)全面开展教学探究

关于心理学以及哲学的分析与实践证明,人从本质上来说有着探索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长时间的教学探究,将会让教师充分意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明确实践与教学探究间的紧密关系,进而满足并加强教师们开展教学实践与探究的动机。目前,教学探究已逐渐成为许多教师专业定位的重要内容,而且教学探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美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都需要对教学进行深度探究。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单调且枯燥,只有将具体问题带入到教学实践中,有效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发现全新的乐趣。同时,没有明确方向的教学实践是无法帮助美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目标的,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说,美术教学探究是理论与实践相连的桥梁,在实践教学中,利用美术教学探究,教师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学习他人的教学优势,在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查缺补漏,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在理论学习当中,根据美术教学探究,才能确保理论发挥积极能效,在实践中印证理论、应用理论,有目的性地、切实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近些年来,美术教育研究已成就了许多高素养的精英骨干美术教师,组织美术教学探究的教师自身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积极进行美术探究不仅有利于美术教师由以往经验型转变成研究型教师,同时,还能够促使其从传授型向学习型转变。

(四)认真落实教师评价

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细心观察、教学客观反思、教学分析通常是从内部,也就是从美术教师自身角度出发,根据自主学习来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实现其专业发展,而过程性评价则是从外部,即由高校通过制定详细的制度来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是定位性评价,也可将其称为安置性的评价,主要指的是美术教师在参加工作初期所进行的评价,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清晰地了解教师的个人初始能力,包含思政道德素养、专业基础理论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以及心理素养等状况,为教师确立自身的发展初始点、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以及选择正确的发展方法等提供有利依据。定位性的评价通常是利用翻阅教师个人在校期间档案、专业考试成绩、日常教学观察等方式来进行。

其次是形成性评价,也可将其称为不间断的评价,其主要指的是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的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严格监管教学过程中的言行,并及时将有效信息反馈给美术教师,以此更好地帮助他们尽早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优化整体教学质量与实效,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评价方法一般是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针对性会谈的方式进行。

再次是检测性评价,其与成性评价类似,都是在美术教师日常教学中实施评价,最主要是为了能够深入探究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深层次因素,并将其作为依据,找出解决的有效方法,以便能够做出相应的教学应急反应。在形成性评价以后,教师应对教学方式、内容以及顺序上的适当调整,若教学效果依旧不理想,则院校管理人员以及同行也应积极利用检测性评价,全面深入日常教学中,缜密检测以及深度挖掘教师存在的隐性问题,并针对其制定对应的修整方案,检测性评价最常见的方法,是利用课堂教学观察进行。

最后则是终极性评价,也称后续测试,其指的是在美术教师职业生涯中某段时期结束时所要做出的评价,根本目的为了综合性评价美术教师的工作业绩,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特长或优势提供官方的证明,抑或将其作为选拔内容。例如,美术教师的职位晋升、教学能力测评、教学奖金、评优考核等均属于终极性评价的常见内容。其方法除了对美术教师的日常课程教学进行观察,同时还要翻阅他们的个人档案信息等。

现阶段通常对终极性与形成性评价较为重视,而定位性与判断性评价则被严重忽视,虽然形成性评价使用频率较高,但由于要对教师打出具体分数,因而可将形成性评价转变成终极性评价。在日后的美术教师评价当中,还要抓紧加强定位性评价以及判断性评价,并要进一步对形成性评价加以优化。

结束语

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范围较广,而美术又是其中的重点组成部分,在高校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美术专业教师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文化底蕴、丰富专业知识、拓展知识结构、增强专业能力,掌握扎实的美术理论知识与熟练的设计技能,才能够真正满足当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因此,对于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来说,不仅要完成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还要积极参与到学习及专业培训中,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优秀设计人才,为艺术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璐.民办高校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低碳世界,2017(6):275—276.

[2]刘妹.高职艺术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高教学刊,2017(12):144—146.

[3]郑祎峰.基于民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3,26(2):256.

[4]张吟,付达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优化[J].河南科技,2014(22):279—280.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发展路径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