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0度全方位检视提升选人用人质量

2018-09-15呼凯

管理学家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方位

呼凯

【摘要】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是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做好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做了深入思考,提出了检查人员要思想、能力、作风“三过硬”,检查过程要“望、闻、问、切”全覆盖,检查工作要提前准备、加强协作、快事快办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促进系统内各单位选人用人制度落实、推动选人用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选人用人 全方位 检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突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这一主题,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着力在营造良好用人环境、从政环境、法治环境,切实把干部选好、用好、管好上发挥监督作用。为此,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石化集团公司人事部积极借助党组巡视,同步开展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为有效规范直属企业选人用人行为起到了有力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选人用人專项检查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打造过硬素质,是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的必备条件

(一)思想要过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要把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对干部的严格选拔、严格监督上。中组部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摆在突出位置来抓。集团公司党组也明确提出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和企业管理生态,实现企风党风进一步好转。去年以来,集团公司人事部进一步扩大专项检查范围,凡党组巡视组进驻的单位都要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这充分体现了集团公司人事部从严整治选人用人违规违纪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检查组成员必须提高认识,端正思想,履职尽责,切实把各项检查任务完成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二)能力要过硬

首先要提高政策水平。深入学习并牢固掌握上级有关要求和政策规定,要了然于胸,耳熟能详,运用自如。其次要提高综合能力。检查中发现的选人用人问题,往往会涉及干部、人事、劳资等多方面政策,这就需要检查组成员广泛涉猎、勤于学习、自我完善,加强对选人用人相关政策规定的熟悉和了解。第三要提高研判能力,在具体检查过程中,对发现和捕捉问题,有的人“火眼金睛”,有的人则眼中无物,这关键取决于政策把握和经验积累。因此,检查组成员要注重积累、善于总结,不断加强学习,努力炼就善于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

(三)作风要过硬

作风事关形象、事关成效。检查组成员要努力锤炼作风,提高素质,当好“三公”。要严守纪律当“包公”。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检查组成员必须坚持原则、洁身自好、敢于担当,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确保开展工作有底气。要压实责任当“关公”。从参与单位检查情况来看,一般都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有的单位仅查阅干部人事档案一项就有近百份,至少要占用1-2天的时间,为此,检查组成员必须集中精力,埋头苦干,甚至加班加点,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检查组成员必须发扬高度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严之又严、细之再细、慎之又慎,切实把检查工作抓实、抓牢、抓具体,确保发现深层次问题和隐形问题。

二、把握科学方法,是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所谓“望”,就是要仔细看

一要全面看,重点查看动议方案、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个别酝酿、会议讨论、任前公示、任前谈话、宣布任职以及“凡提必核、凡提必听、凡提必查、凡提必审”等选人用人全流程、全过程资料,做到滴水不漏,不留“死角”。二要对照看,重点查看被检查单位的干部制度、会议记录、中层总量、机构设置、上报备案等情况是否符合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做到违规必查,不留情面。三是回头看,重点查看存在疑点问题的相关资料,反复查阅、反复印证,直到问题弄清楚、搞明白,切实做到情况不明不收兵,工作不实不放过,确保不留“后遗症”。

(二)所谓“闻”,就是要用心听

选人用人工作监督检查的重点是查看被检查单位选人用人工作“程序是否合规、导向是否端正、风气是否清正、结果是否公正”。其中,程序是否合规,通过查看选人用人全流程资料可以进行判断,但导向是否端正、风气是否清正、结果是否公正等情况,很难从书面资料来进行直观定性,只能通过听取各方面意见来了解。“听”是一门艺术,大有学问。一方面要做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检查过程中,检查组会与被检查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人员接触,无论是日常沟通,还是闲暇聊天,尽量围绕单位选人用人工作进行,这样可以旁敲侧击地了解情况,潜移默化地听取意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做到“说者有意,听者有心”。这种方法一般在个别谈话中会出现,有的谈话对象碍于面子或者有所顾忌,在谈到有关问题时不会正面回答,而是拐弯抹角、旁征博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话里有话”。因此,检查组人员必须用心听、用心记,力争听出“弦外之音”。

(三)所谓“问”,就是要认真谈

个别谈话是干部考察中最常用、最有效、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在开展专项检查过程中,个别谈话是必需程序,也是获取信息最为有效的方法。一要运用好巡视组的谈话成果。选人用人检查组到达被检查单位后,一般巡视组都已完成谈话环节,在与巡视组对接时,巡视组将会提供涉及选人用人工作的谈话情况和反映的有关问题等材料。对巡视组反映的涉及选人用人的重要情况,专项检查组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同时要在巡视组谈话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与有关人员进行个别谈话,确保吃透情况。二要提前准备谈话提纲。结合前期查阅资料情况,梳理查出的基本问题,在检查组集中讨论的基础上列出谈话提纲,提前做好充足准备,确保谈话效果。三要充分挖掘事例。在开展个别谈话时,谈话对象一般描述比较笼统,甚至出现不想谈、不愿谈、不敢谈、不实谈等情况,这就需要检查组成员掌握谈话技巧,尽量引导谈话对象用事实、用事例说话,确保掌握真相,为撰写专项检查报告提供第一手素材。

(四)所谓“切”,就是要把好脉

“把好脉”的最终体现是专项检查报告。准确把握问题、真实反映情况,提交一份有价值、有分量的专项检查报告,切实当好人事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整个检查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对监督成果的最好检验。一篇成功的专项检查报告是“磨”出来的。在撰写报告时,一要指定专人负责,由一名文字综合能力强的同志专门负责报告起草工作,既要参与检查工作全过程,还要注意多渠道收集材料并及时归纳整理。二要集中全员智慧,在起草报告前要召开碰头会,每名成员汇报检查情况,汇总整理后,再结合收集的素材着手起草报告。从提纲到初稿、二稿、直至定稿,每次都要事先把报告修改稿发给每名成员,并召开全员会议進行集体讨论,每名成员要结合自身了解的情况,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三要精心修改打磨,对每一篇检查报告,从观点立论、谋篇布局到文字表述,都要进行反复推敲打磨,力争做到精益求精。尤其在报告的表述上,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要观点明确、重点突出、特点鲜明,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真实反映情况,中肯提出意见。

三、健全运作机制,是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工作的有效保障

(一)要充分准备,超前运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集团公司各直属企业点多、面广,各具特点、情况不一。检查组成员刚到一个单位时,一般都是“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于从其他单位抽调上来的同志,面对陌生单位更是一头雾水。因此,必须要提前做好功课,做到有备无患。一要开展岗前培训,检查组成员到被检查单位后,要尽快集中学习检查标准,熟练掌握“四谈、五看、六听、七查”的具体内容,了解人事部的有关要求,熟悉相关政策规定。二要多方搜集信息,重点是人事部提供的相关资料和问题线索、巡视组提供的有关情况、集团公司党建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通知单等资料,为后续开展检查工作提供参考。三要摸透具体情况,提前熟悉被检查单位选人用人工作专题汇报、年度“一报告两评议”、巡视组开展的民主评议等情况,尽快对被检查单位形成感官认识,确保做到心中有数。

(二)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

一要分工负责。专项检查工作量大、查阅资料多,需要全体成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不仅要在查阅资料、个别谈话、撰写报告等环节进行分工,还要对查阅干部制度规定、选用过程资料、干部人事档案、党委会记录等具体事项进行分工,力求人人有任务、项项有人查。二要互通情报。检查过程中,要实行记实制度,每名成员要原汁原味地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同时,还要互相通报、互相讨论在不同阶段和各个环节了解到的情况,确保信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三要加强与巡视组沟通交流。检查前,要充分听取巡视组掌握的被检查单位选人用人方面的情况,并请巡视组派1名同志协助检查工作,确保巡视工作与专项检查工作有效衔接。检查结束后,检查组与巡视组要交换意见,共同“把脉”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并逐一“诊断”后,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形成最终检查报告。

(三)要完善机制,提高效能

一要细化检查标准。检查过程中最难的是对问题的定性判断和尺度把握,这需要检查组在充分学习掌握政策的同时,进一步细化检查标准,以表格的方式列出检查细则,以便统一把握尺度、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坚持惩教结合,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促进工作。在检查时要做到激励和约束并重、惩治和教育相结合,要把检查的过程作为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的过程,作为对先进典型做法总结提炼进行宣传的过程。三要加大制度宣贯力度。有的直属企业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对中央和集团公司干部管理制度学习不深、了解不够、把握不准,从而导致出现标准不严、程序缺失、资料不规范等问题,人事部应加大干部管理制度宣贯力度,强化业务培训,提升组工干部履职能力。

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的实质就是查问题、挑毛病、纠错误,决不能温良恭俭让。作为干部工作职能部门,必须坚定担当起管党治吏的政治责任,将全面从严的要求和动真碰硬的作风贯穿检查工作始终,剑指问题、深挖细查,充分发挥检查“探照灯”作用,让选人用人上的问题无所遁形。

猜你喜欢

全方位
一种全方位壁纸张贴器的设计
如何开展全方位的数学教学
全方位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搭建医院工会全方位服务职工平台的思考
全方位、立体化训练议论文写作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师应是“全方位”的航标
基于“全方位”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牛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全方位着手,做好小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