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府逐瘀丸联合利培酮治疗周期性精神病疗效观察

2018-09-15赵胜楠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幻觉周期性利培

连 卓,吴 强,赵胜楠

(河南省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周期性精神病是按月呈周期性发作的精神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间脑功能紊乱有关。周期性精神病发病突然,结束迅速,每次发作时间约7天,症状相似。患者在间歇期精神状态完全正常,能照常工作和学习;发病期间主要表现为两类症状:一类为意识障碍,有片段零碎的幻觉,呆滞少语,甚至出现木僵;另一类为精神兴奋、情绪高涨、言语增多、奔跑喊叫等[1]。西医治疗周期性精神病的主要目的为改善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应用的药物主要有抗精神病药来改善临床发作以及内分泌制剂预防复发等。中医则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气滞血瘀、经血不调,多采用血府逐瘀汤、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等调气破血方剂。我院用血府逐瘀丸联合利培酮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女性周期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17~32岁,平均(22.3±3.7)岁;病程5~30个月,平均(16.2±6.9)个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平均评分(46.37±4.83)分;精神运动性兴奋22例,精神运动性抑制7例,轻度意识障碍8例,行为障碍26例,妄想6例,幻觉5例,易怒6例。观察组年龄16~29岁,平均(23.6±4.0)岁;病程6~31个月,平均(16.9±6.3)个月;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平均评分(45.94±4.76)分;精神运动性兴奋24例,精神运动性抑制6例,轻度意识障碍7例,行为障碍27例,妄想5例,幻觉5例,易怒5例。两组年龄、病程、BPRS评分、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有关标准拟定。①非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少数为运动抑制;②伴有轻度意识障碍的行为紊乱;③片断的幻觉、妄想与语言紊乱;④明显的情感高涨或低落;⑤每次发作的症状几乎相同;⑥发作期社会功能严重受损,间歇期完全缓解,并恢复至病前状态;⑦急性起病,每次发作不超过2周,在6个月内至少发作3次。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3]评分超过40分;③心电图检查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无异常。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酒依赖;②有严重自杀倾向;③有严重躯体疾病;④有出血性疾病;⑤有生殖器官癌、乳腺癌。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复方炔诺酮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复方炔诺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8),每次月经周期第5天晚上开始服用,日1片,服用22天;利培酮(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30)开始服用时1次1mg,日2次,7天内增加至1次2~3mg,日2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用血府逐瘀丸(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20055352)每次月经开始前7天开始服用,空腹用红糖水送服1~2丸,日2次。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另用利培酮,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3 观察指标

根据BPRS量表[3]观察患者状况。BPRS主要包括18项内容(1.关心身体健康,2.焦虑,3.情感交流障碍,4.概念紊乱,5.罪恶观念,6.紧张,7.装相和作态,8.夸大,9.心情抑郁,10.敌对性,11.猜疑,12.幻觉,13.动作迟缓,14.不合作,15.不寻常思维内容,16.情感平淡,17.兴奋,18.定向障碍),单项评分为0~7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0分未测,1分无症状,2可疑或很轻,3分轻度,4分中度,5分偏重,6分重度,7分极重。总分18~126分,大于35分考虑有精神病。观察肝肾功能、血常规、脑电图、心电图等。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8周两组BPRS评分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

4 疗效标准

BPRS减分率=(BPRS治疗前-BPRS治疗后)/BPRS治疗前×100%。痊愈:临床精神症状消失,BPRS减分率大于等于80%。显效:临床精神症状显著缓解,50%≤BPRS减分率<80%。有效:临床精神症状有所缓解,25%≤BPRS减分率<50%。无效:精神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或BPRS减分率<25%。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对照组 30 46.37±4.83 36.71±3.89* 23.37±3.82*观察组 30 45.94±4.76 30.89±3.36* 22.96±4.01*t 3.791 0.7831 P<0.05 >0.05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便秘4例,体重增加4例,口干5例,锥体外系副反应1例,闭经3例,嗜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6.7%;观察组发生头晕2例,口干2例,锥体外系副反应1例,腹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1,P<0.05)。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统计学意义(P<0.05)。

6 讨 论

周期性精神病属中医“癫狂”范畴。病因为内伤七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瘀气滞、瘀血攻心、心神失养、神志不宁。主要症状为心烦意乱、兴奋躁动,常见行为紊乱、时而妄见、言语狂悖、哭笑无常,脉弦细数,舌质红苔黄,治疗时主要以清热泻火、行气活血为主。血府逐瘀丸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的代表方,方中含有柴胡、地黄、当归、桃仁、川芎、桔梗、枳壳、红花、赤芍、牛膝等,其中四逆散舒肝、行气、和血;生地黄、桃仁、川芎、当归、红花活血化瘀;生地黄清热凉血,与当归合用养阴润燥而不上阴血;柴胡升达清阳,疏肝解郁,与枳壳合用开胸行气,一升一降,气行引血行;牛膝通血脉,去瘀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行血、活血、祛瘀、生新之效[4-5]。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丸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周期性精神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且轻。

猜你喜欢

幻觉周期性利培
慢速抗阻训练:周期性增肌的新刺激模式
真实的幻觉
当代艺术家处于自以为是的幻觉中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远方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春天的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