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痛经疗效观察

2018-09-15李其香黄宗菊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月经周期经期汤加减

李其香,黄宗菊

(1.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 401220;2.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

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经属继发性痛经。多为寒湿凝滞型[1]。笔者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1~45岁,平均(37.23±3.21)岁;病程4个月~10年,平均(20.47±4.25)个月。月经周期28~36天,平均(29.67±3.86)天;经期3~7天,平均(5.02±1.44)天,轻度痛经11例,中度痛经10例,重度痛经9例。观察组,年龄19~44岁,平均(38.13±3.64)岁,病程7个月~9年,平均(22.47±3.88)个月,经期3~7天,平均(5.16±1.77)天,月经周期29~35天,平均(28.93±3.96)天;轻度痛经12例,中度痛经9例,重度痛经9例。两组年龄、病程、月经周期、痛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妇产科学》[3]。根据发病前有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病史,下腹胀痛或刺痛,腰骶部酸痛或胀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子宫一侧或两侧摸到包块。B超超声成像或腹腔镜等检查明确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4]。属寒湿瘀阻证。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冷痛,下腹坠胀,腰骶冷痛,得热痛减,经色暗、有血块,肢冷畏寒,神疲乏力,平日带下清稀量多,小便频数,舌质淡胖而紫暗,苔白,脉沉弦或紧。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0~50岁,有性生活的育龄期妇女,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1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消炎药及中药治疗,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陈旧性宫外孕等病变,有心、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有精神疾。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甘姜苓术汤加减。干姜15g,炙甘草12g,白芍12g,茯苓20g,白术15g,桂枝15g,延胡索15g,炮姜6g,小茴香10g,吴茱萸6g。腰骶酸痛加桑寄生10g、杜仲15g、续断15g,带下量多色白加苍术10g、白芷10g,久病体虚乏力加党参15g、黄芪20g,腹中结块加丹参30g、三棱10g、莪术10g、山慈菇10g、半枝莲10g。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头煎分早晚2次服。二煎浓缩为200mL用于灌肠,药液温度控制在38~40℃,插管长度为16~20cm,保留灌肠1h。非经期治疗7天,经期停药,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避风寒,禁房事,调情志,忌食寒凉之品。

对照组用痛经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11020065)6g,每日2次口服。非经期治疗7天,经期停药,治疗2个月经周期。

3 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的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月经周期及量、色、质变化。观察伴随症状,如腰酸、带下,饮食、睡眠以及舌脉等情况。按疼痛程度、伴有症状、疼痛时状态、疼痛持续时间、月经期量、月经色质、舌质、脉象共8项进行评分。无为0分,轻为2分,中为4分,重为6分,共48分。

4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停药3个月经周期未复发。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70%~94%,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70%,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时间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0 29.63±7.25 15.21±2.29*观察组 30 29.56±6.98 9.24±1.18*△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盆腔炎于经前期盆腔器官组织充血,使血管壁神经受到刺激,可引起钝性下腹痛。月经开始后,子宫周围纤维化组织增厚充血,组织液侵润增多等,阻碍了子宫有规律的收缩,因而产生子宫痉挛性疼痛,同时子宫不规律的强烈收缩,反过来牵动周围的炎症组织因而产生牵引性或撕裂样疼痛。有的患者由于子宫周围的组织炎症病变或充血范围较广,下腹痛可延至腰骶部或窜至大腿部甚至踝部[5]。

慢性盆腔炎属中医“热入血室”、“带下病”、“经病疼痛”、“妇人腹痛”等范畴。《景岳全书》谓:“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愤怒伤肝,气逆而血留。”因此,病机为素体阳虚,下焦失于温煦,水湿不化,寒湿内结;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结,瘀阻胞宫、胞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当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甘姜苓术汤出自《金匮要略》,谓“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方中重用干姜配甘草以辛甘扶阳,湿中散寒;重用茯苓配白术以健脾祛湿,两药相伍,一守一走,健脾祛湿之功益彰;桂枝温阳化气,运化水湿,散寒止痛;炮姜、小茴香、吴茱萸温经通脉,止痛;延胡索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芍补血、柔肝,缓急止痛。寒散、湿去、瘀解、血行、经脉通,故痛自止。

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黏膜具有较强的吸收功能[6]。二煎直肠给药,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直肠壁的黏膜充分吸收入盆腔,直达病所,从而使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而成的粘连、包块内部循环及代谢加快,有利于吸收炎症物质、消散,松解粘连,显著提高药物利用率。

甘姜苓术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性所致痛经寒湿凝滞型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经期汤加减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经期不适需调养,准确辨证药食疗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