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观察
2018-09-15邓健,张静,于乐
邓 健,张 静,于 乐
(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广东 广州 510627)
腺样体肥大属于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呼吸阻塞、夜寐不宁、鼻塞流涕等,严重者可发展为中耳炎、肺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等,甚至可导致颌面发育障碍或身体生长发育迟缓[1]。本研究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8例,均为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本院治疗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5.23±2.16)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1.21±0.73)年。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10岁,平均(5.44±2.23)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1.31±0.7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2]关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①夜间睡眠时张口呼吸,打鼾或伴呼吸暂停;②常规检查腭扁桃体Ⅱ-Ⅲ度,无扁桃体肿大;③电子鼻咽镜检查显示腺样体肥大。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病程3个月以上;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有腺样体切除史;②2周内存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史;③合并遗传性疾病或严重心、肾等系统系疾病;④合并唇腭裂或鼻-鼻窦炎症、畸形。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内舒拿)(Schering-Plough Labo N.V,批准文号H20140100)治疗,每鼻孔每次1喷,日1次;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日1次。
观察组加用耳穴贴压联合补肺健脾通窍汤治疗。①耳穴选择肺、脾、内鼻、外鼻,选择王不留行贴附,贴压后于一侧耳廓保留3天,轻柔按压1日3~4次,3天后变换另一侧耳廓。②中药用五指毛桃10g,太子参10g,白术8g,防风5g,毛冬青10g,地龙6g,连翘8g,浙贝母8g,辛夷6g,海蛤壳10g(先煎),藿香8g,薄荷3g(后下)。日1剂,加水800mL,文火煎煮1h,取汁200mL,分早晚饭后30min口服。
两组均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用电子鼻咽镜检查腺样体大小,检查过程中需使用2%利多卡因进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若鼻甲肿大无法顺利行电子鼻咽镜检查,可用1%的呋麻液收敛鼻腔黏膜,后测量腺样体大小。
记录鼻塞、流涕、打鼾、张口呼吸、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等临床症状积分,每个症状共分为4级,分别计0~3分,无计0分,偶尔计1分,频繁计2分,日、夜间均有症状计3分。
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4 疗效标准[3]
显效:症状消失,电子鼻咽镜检查显示腺样体明显缩小。有效:症状明显好转,电子鼻咽镜检查显示腺样体缩小。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对照组显效15例(34.09%),有效17例(38.64%),无效12例(27.27%),总有效率72.73%。观察组显效21例(47.73%),有效17例(38.64%),无效6例(13.64%),总有效率86.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141,P<0.05)。
两组治疗前后腺样体大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腺样体大小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腺样体大小比较 (%,±s)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44 75.40±11.52 54.02±14.30 4.111 0.000观察组 44 73.63±12.48 65.34±11.27 7.215 0.000 t 0.691 3.162 P 0.384 0.000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鼻塞 流涕 打鼾 张口呼吸 夜间睡眠呼吸暂停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 2.54±1.06 2.12±0.76*1.67±0.71 1.22±0.76*2.42±1.04 1.95±0.84*2.12±0.66 1.87±0.43*1.54±0.62 1.12±0.36*观察组 44 2.56±1.12 1.83±0.49*1.64±0.63 0.92±0.34*2.37±0.98 1.47±0.67*2.20±0.81 1.62±0.37*1.56±0.53 0.91±0.24*t 0.086 2.127 0.210 2.390 0.232 2.963 0.508 2.923 0.163 3.220 P 1.147 0.034 0.782 0.041 0.761 0.000 0.604 0.000 0.877 0.000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6 讨 论
腺样体属于淋巴组织的一种,主要处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其会在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增长,10岁之后会渐趋萎缩。腺样体肥大主要是由腺样体炎症反复刺激导致的病理性增生,表现出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特别是夜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腺样体肥大属中医“鼾证”、“痰核”、“乳娥”、“颃颡不开”等范畴,病机为肺脾阳气亏虚、痰浊凝结颃颡,表现于肺,根源于脾肾[4]。《黄帝内经》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其汇聚全身经脉,因而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器官,以达治疗疾病的目的,不受病程长短限制[5]。腺样体肥大多为本虚标实证,即肺脾不足、痰湿困窍,所以耳穴贴敷选取肺、脾二穴以补肺、脾之虚损,调节二脏行气散结、健运水湿的功能。内鼻、外鼻耳穴可通窍消肿,治疗鼻部疾病。补肺健脾通窍汤是以玉屏风散和四君子汤为基础加清热散结、活血通窍药组成。方中用平补的五指毛桃代替偏温燥的黄芪,李宜瑞教授认为其可健脾补肺、行气利湿,尤其适合岭南小儿的体质特点。配合白术和防风则益气燥湿、祛风固表,太子参健脾生津,毛冬青配合地龙可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连翘配浙贝母可散结消肿、开郁化痰,辛夷配合薄荷散风寒、通鼻窍,海蛤壳清热化痰除核,藿香醒脾化湿、辟秽和中。全方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化痰,通鼻开窍,祛风固表之效。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疗效较单用西药治疗好,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