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2018-09-15付凌颖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白内障个性化研究组

付凌颖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贵州 松桃 554100)

白内障属于临床眼科老年群体常见病,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营养不良、辐射以及代谢异常等造成晶状体囊膜受损,引起代谢紊乱或屏障作用丧失,最终晶状体蛋白质发生性质改变,呈现浑浊状态。近年来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是排名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优先选择手术方法加以治疗,但手术以及其他医疗操作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所以必须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和尽早康复[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患者年龄57~78岁,平均(70.6±4.6)岁;其中先天型37例,后天型23例;研究组:男25例,女35例,患者年龄59~77岁,平均(70.8±4.7)岁;其中先天型36例,后天型24例。2组基线资料展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严格遵医嘱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责任护士负责对护理计划进行制定和落实,强化基础宣教指导等。研究组行个性化护理:①术前护理:入院时做好常规评估,了解患者性格特征等基本情况,全面评定可能对病情和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患者家庭应对能力予以判断,由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庭共同对护理方案进行制定,并积极践行;向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营造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尽可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合理需求,鼓励其勇敢表达内心所想,对其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护理指导,促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邀请治疗效果良好的病患现身说教,提升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将自我心理调整方法教会给患者,并对术前准备工作的目的所在和重要作用进行解释,提高患者配合意识和依从性。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对其提出的各项需求予以充分尊重和满足,提升其心理安全感,减轻其精神压力,对手术安全、无痛等优势进行介绍,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确保手术顺利开展。③术后护理:对眼部疼痛与分泌物情况及有无出血等强化观察,评估切口愈合效果,叮嘱患者不要用力咳嗽和闭眼,定时排便,禁止突然性坐起或翻身,换药过程中要轻柔、缓慢,禁止对眼球进行按压,使用眼罩盖好术眼,做好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做好术后视物不清跌倒事件预防措施,以免引起人工晶状体移位。

1.3 观察指标

采用白内障知识问卷评定患者白内障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80分以上表示掌握;采用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护理满意度,得分90分以上表示对护理质量满意;统计记录患者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质量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其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表 1 对比2组护理效果

3 讨 论

白内障作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会大大增加患者致盲的危险,从而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患者往往会在围术期出现比较严重的恐惧不安、担忧焦虑心理。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促使护患之间进行良好交流,使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与照料,术前可使其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保障手术按计划进行;术后通过密切观察和关爱护理,可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放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亲情化护理指导,可有效减轻患者各种不适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其早日恢复健康[3]。

本次实验中,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度,缩短康复时间,值得采纳和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白内障个性化研究组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