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18-09-15陈洪萍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针对性体温住院

陈洪萍

(兴化市人民医院,江苏 兴化 225700)

小儿肺炎多发于春冬两季,病情严重、发病速度快且并发症多,对患儿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1]。本次研究对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护理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300例,经乱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中男性88例,女性62例,年龄1~4岁,平均(2.4±1.2)岁;对照组中男性84例,女性66例,年龄1~4岁,平均(2.1±1.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治、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以X线检查结果为评价标准,对护理前后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效:阴影消失;有效:阴影有一定缩小;无效:阴影无变化甚至加大。改善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显效64例,有效82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97.3%;对照组显效62例,有效70例,无效18例,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14,P<0.05)。

2.2 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s)

表1 两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s)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150 2.1±0.8 3.7±0.9对照组 150 2.8±1.1 4.3±0.6 t/6.303 6.794 P/P<0.05 P<0.05

3 讨 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小儿肺部受细菌、真菌感染或吸入油类、羊水以及过敏反应引发肺部炎症,患儿以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2],幼儿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导致小儿肺炎发病率较高,同时合并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3],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儿死亡,是婴幼儿死亡常见原因之一。

对肺炎患儿进行及时治疗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常规护理注重对大众患儿进行“批量化”护理,忽视患儿实际情况以及家属、患儿的身心需求。针对性护理从患儿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从病情观察、并发症防治、饮食护理、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对患儿给予护理,对患儿病情进行密切关注,发生变化即进行及时的针对性处理;根据患儿临床症状进行并发症防治以及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4],保持患儿睡眠时间;同时对患儿饮食进行干预,针对患儿治疗后营养需求大的特点给予患儿富含营养、高热量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促进患儿身体恢复。针对患儿受肺炎影响烦躁、精神萎靡,对治疗后陌生环境感到恐惧的特点给予心理护理,通过肢体抚慰、行为发泄、语言安慰以及指导家长进行安抚等缓解患儿心理压力,提高对护理的依从性。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针对性护理干预满足了肺炎患儿治疗后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因此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方式。

结合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小儿肺炎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速度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儿治疗后恢复速度,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体温恢复正常速度,提升患儿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具备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针对性体温住院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