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2018-09-15陈爱娣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8期
关键词:哺乳母乳喂养产后

陈爱娣

(广州市增城区宁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1358)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天然食品,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1],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是影响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时间的主要因素。我院为提高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将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40例健康产妇。纳入标准:初产妇;文化水平为初中或初中以上;足月单胎分娩;新生儿体重2500~4000g;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活动性肝炎、精神异常等不宜哺乳疾病者;合并产后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新生儿畸形无法进食或合并严重疾病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70):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27.5±2.1)岁,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49例,孕周38~40周,平均(39.6±1.0)周,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研究组年龄21~32岁,平均(26.9±2.7)岁,剖宫产23例,阴道分娩47例,孕周37~40周,平均(38.9±1.2)周,新生儿Apgar评分≥8分。组间的年龄、分娩方式、孕周、新生儿健康状况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包括:嘱产妇保证充足的休息;嘱产妇摄入足够的肉类、蔬菜、蛋类等营养物质;按需哺乳,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等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强化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

在产妇入院以后,即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向其发放母乳喂养宣传手册,让产妇更加全面地了解到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对产妇的好处。产后回到病房以后,产妇稍作休息后,护理人员就要协助产妇完成一次母乳喂养,在协助产妇的同时向产妇讲解新生儿早吮吸的好处,之后逐渐增加哺乳次数,按需哺乳,每日哺乳次数不少于8次。护理人员除了要讲解准确的喂奶姿势以外,每天还要到床旁对产妇的哺乳情况进行评估,对于哺乳方法不正确者、哺乳困难有畏难情绪者,护理人员要予以针对性指导,并多给予产妇鼓励和表扬。出院前1d,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开展一次小讲课,讲课内容包括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正确的婴儿抚触技巧、多与新生儿交流。

1.2.2 心理干预

由于剖宫产术后24h内初乳往往无法满足新生儿需要,此时的产妇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为此,护理人员要特别针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干预,耐心地向其解释产后24h初乳不足的原因,以缓解其焦虑情绪。密切注意产妇是否因婴儿经常啼哭、乳房胀痛、奶水不足、休息不足而出现畏难情绪,一旦发现产妇有畏难情绪产生,护理人员要及时地了解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增强产妇的哺乳信心。

1.2.3 建立稳定的家庭支持体系

在对产妇进行哺乳知识宣教时,要求产妇家属在场,尤其要做好产妇丈夫的思想工作,教会其正确处理常见的哺乳困难问题,给予产妇安全感。护理人员要鼓励丈夫参与到哺乳中去,嘱丈夫多鼓励、赞美妻子,给予产妇心理支持,以增强哺乳信心。

1.3 观察指标

(1)在产后第2~4d以及产后42d,分别应用BSES量表(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采用5点分级法,共设32个条目,评分越高,自信心水平越高。(2)产后42d,产妇在进行门诊复查时,调查两组的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用SPSS 19.0,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欧诺个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母乳喂养自信心

产后2~4d,研究组与对照组的BSE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后42d的BSE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并且研究组产后42d的B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后的BSES评分变化比较

2.2 母乳喂养情况

产后42d,研究组有66例为母乳喂养,60例为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率为94.29%,纯母乳喂养率为85.71%;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1.43%(57/70),65.71%(46/70)。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090、6.354,P<0.05。

3 讨 论

新生儿的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合理、良好的喂养方式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WHO建议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好采用纯母乳喂养方式[2]。然而,近年来,受人们思想认知转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母乳喂养率呈现出了逐年下降趋势。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产妇采取了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的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的BSES评分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实施常规产科护理的对照组(P<0.05)。这说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这是因为,在产前及产后对产妇进行滚动式的健康知识宣教,能够加深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帮助产妇尽快融入母亲这一角色[4]。而护理人员在产后利用各种途径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练习,能够提高产妇的哺乳技术与成功率,从而进一步强化其哺乳信心[5]。另外,护理人员鼓励产妇家属给予产妇更多的心理支持与帮助,能够增加产妇的安全感和成就感,从而有助于增强产妇继续进行母乳喂养的信心。研究显示研究组产妇产后42d的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通过护理干预增强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能够让产妇坚持母乳喂养的决心,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6]。

综上所述,对初产妇实施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初产妇的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的母乳喂养行为,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猜你喜欢

哺乳母乳喂养产后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