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分析
2018-09-14吴家展
吴家展
摘 要 茶叶是非酒精饮料之一,近几年,茶文化不断建设和发展,但是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利于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在茶叶生产工作中,为了保证其质量,需要引入合理的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 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2;S57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5.078
1 安全产业链条的形成
1.1 壮大龙头产业
龙头产业主要是利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具备中国品牌特征,且在土地使用、市场准入等条件下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1]。为了壮大龙头产业,政府需要推行有关的茶叶品牌制度,并将一些高知名度、质量优越、诚信好的企业推向社会。
1.2 组建茶叶合作社
组建茶叶合作社,能够帮助一些农户转变思想,加快生产脚步[2]。因此,在积极推行与发展下,需要保证农资的全面供应,对病虫害进行统一指导,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以保證在品牌形成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
1.3 推广生产模式
为茶叶质量管理工作推行多种生产模式,能减少管理链条,也能壮大茶叶的生产基地。例如:企业和基地、企业和基地与农户的生产模式,都需要借助承包、合作或者流转的形式进行建设,以达到完成自控目的。
1.4 宣传茶农联作制度
宣传茶农联作制度,需要在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户之间进行。工作中,可以增加相关的联动小组,引导农户自由参与,确保在开展专业合作社的同时实现合作生产[1]。
2 全面执行监管工作
2.1 生产前的监管
农资市场在传统方式下,在经营管理工作中,无缝衔接监管体系存在较大的困难[3]。为了对其进行优化,需要严格整合,确保各个部门进行集中化管理。根据统一的考评方法,对一些不合格行为进行惩罚,促进经营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对于进入市场的生产厂家,还要做好档案备份工作,实现严格审批,以免出现经营混乱的现象。详细把握监督工作,在县城、乡镇的茶叶生产基地,成立安全监管队伍,并对农资市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当出现一些不合格现象的时候,可以利用短信、电话的方式举报,还要对溯源关口进行严格把握,基于合作社的建设,将其与物流跟踪平台进行联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期间,可以制定农资商品条码管理制度、农户购买卡制度等,在销售工作中,将其作为凭证,以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和农药使用的科学化。茶农每人手上持有购买卡,在购买农药的时候,会在卡上保存购买信息,能够对其进行追踪,以达到追溯产品信息源头的目的。
2.2 产中的标准化工作
为了打造生产工作的标准化,需要建设无公害的茶叶基地以及绿色基地,将茶叶企业、合作社作为载体,推行产品的加工技术标准、茶叶销售行为准则等,促进无公害化生产工作全面开展。
2.3 产后的质量保证
由于在茶叶生产、流通各个环节中存在严重的责任主体缺失问题,为了对茶叶质量进行监督,保证茶叶质量,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1)引入茶叶市场准入机制,对于进入市场交易的茶农,需要进行实名登记,并配有交易卡,还需要为其设置专门的交易平台,保证详细记录每个交易信息。如果在期间出现问题,也能对其进行追查。同时,要为其配备专业设备,保证抽检工作能够及时完成。2)加强相关制度建设。要不断建设农事管理记录、加工环节、监管环节等方面的制度,能在管理期间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3 保障机制的完善化
3.1 构建行政监管体系
构建行政监管体系,需要保证领导机构更统一,增设管理委员会,使领导主动负责茶叶的管理、协调工作等。在乡镇企业,也要增设办公室以及相关的农业服务中心。同时,还需要成立工作机构,对茶叶质量实施安全监管。建设协调机构,成立专门的茶叶质量安全管理小组,促使其发挥行政、质检等职能,保证在多个部门的协作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2]。
3.2 执行检验检测体系
1)成立常规检测实验室,对茶叶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茶叶的质量。2)成立快速检测实验室,如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知名企业合作社等,都能作为茶叶的快速检测室。3)加强抽检与监督,通过联合抽检组,对某县的茶叶进行抽检,以严格的抽检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监督。
3.3 执法检查体系
将茶叶投入品监管队伍和县农业执法大队作为主要单位,进行组建,需要保证相关装备的优化与改进,为其配备专业的执法人员,保证农业执法队伍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优良作风。
3.4 监管问责体系
1)相关部门和单位在茶叶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上,都要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基于我国出台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奖惩办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乡镇茶叶的质量安全工作状况、内部的抽查合格率、茶叶质量安全案件数量等进行考核。2)还需要明确乡镇、党政领导的责任,壮大安全监管队伍。尤其是茶叶监管期间承担主体责任的企业,当在第一次抽检发现不合格产品的情况下,要执行停业检查,依法对其惩罚。
3.5 提高人员素质
要对茶叶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地区内开展茶叶万人培训工程,对茶叶的标准化生产以及相关技术进行宣传与讲解,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3]。
3.6 加大资金投入
在近几年的茶叶生产中,县级财政在茶叶质量监管工作中已经投入专项资金,打造专业化的茶叶企业、合作社等。在这种执行方式下,不仅能对茶叶投入进行监管,还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为茶叶后期生产工作提供保障。
4 结语
为了保证茶叶的质量,需要在生产工作中引入安全管理模式,并在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保证能够将茶叶销往世界各地,成为人们的常用产品,也能进一步推广茶叶生产工作,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刘新,张颖彬,潘蓉,等.我国茶叶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4(2):16-19.
[2] 朱飞,王章学,唐彬彬.凤冈县田坝村茶叶质量安全“五级防控”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茶叶,2017(4):27-28.
[3] 黄丹丽.浙江杭州茶叶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农机,2017(7):164.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