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口蹄疫防治措施

2018-09-14王鑫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

王鑫

摘要:我是一个农业大国,养殖业也比较发达。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牛养殖中,但最常见的传染病是牛口蹄疫。当牛感染这种疾病时,它們会生长缓慢,但不会造成太多的死亡。牛口蹄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养牛业的发展。

关键词:牛口蹄病;防治:措施

牛口蹄病是养牛户的一种可怕疾病,因为这种病害严重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养牛业的发展。为了确保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畜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牛口病的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开展疫病科学研究,为养牛户更好地支持做好畜牧业的育种工作。

l 牛口蹄病防治

1.1 牛口蹄疾病预防工作。牛口蹄疫病是一种危害牛的流行病。在牛中传播很容易,发病率很高。它对牛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不会导致过度死亡。牛口蹄病的死亡率仍然很低,但该病不容忽视,因为它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给养牛户造成巨大损失。通常牛口蹄可以通过动物粪便传播,一般主要是对偶蹄动物的影响,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导致人体受到感染。牛口蹄疫的危险性较高。牛也可以通过牛奶感染幼牛,这会导致犊牛死亡。牛已被牛口蹄疫感染了两到三天,当牛似乎被牛口蹄疫感染。通常情况下,一头牛如果感染就会发烧。全身体温为42℃。牛感染牛蹄病后会有口水流,嘴里也会有肿胀,通常像透明水疱或浅黄色水疱。3~4后,水泡会自行破裂,这将导致牛口周围的侵蚀,并不会帮助奶牛吃。如果牛感染了牛口蹄疫病也不太严重,一般来说,疾病会在一周内痊愈,像流感病毒感染。但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抗性不同,幼畜常因心肌损伤而死亡,因此有必要做好牛的疾病预防工作。

1.2 疾病症状。口蹄疫病毒感染肉牛,口蹄疫病毒潜伏期会有所不同,短时间通常2—3天,长可达7—21天,潜伏期后会出现一定的症状。当肉牛暴发口蹄疫时,会出现多个部位的水疱,包括口、舌、蹄等。水疱在12—36小时后,会出现水疱溃烂,部分区域会出现鲜红的侵蚀面。病牛的体温可以达到40—41℃,同时也会显示食欲、精神状况、脉搏和呼吸。病牛的唾液分泌是泡沫状的,乳头上的水疱会逐渐溃烂。如果你用手挤压奶牛的乳房,生病的牛会因为疼痛而感到不安。蹄蹄破后,因蹄痛而跛行,蹄蹄逐渐龟裂。当情况更严重时,蹄壳会脱落。如果小腿生病,它会死于心肌麻痹,一些奶牛会患乳腺炎。如果母牛感染口蹄疫,它可能导致流产。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牛肉口蹄疫。

2 如何做好牛蹄病的防治工作

2.1 国家有关部门和养殖户应重视牛口蹄疫的防治。在国家部门和养牛户的共同努力下,牛口蹄疫的防治必须取得更好的进展。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将促进牛口蹄疫的防治。养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防治牛口蹄病不仅可以保障养牛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国家的经济效益。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国家应加大对牛口蹄疫防治的财政支持力度。除了对牛口蹄疫防治的财政支持外,还需要技术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养牛农民必须配备大量的兽医和防疫工作者。奶牛养殖户必须做好牛群的清洁工作,做好消毒工作,因为消毒过程中防疫过程的关键和基础。此外,牛的疫苗是必要的,健康的饲料必须选择牛饲料,以确保牛的健康。当牛感染牛口蹄疫时,应将其隔离,以防止牛的疾病传播。奶牛养殖中的疫病主要是为了防止清洁和日常护理,以确保牛群的生长环境清洁、安全。我们应特别注意受感染的牛,并给予他们更好的照顾,以帮助牛感染牛和口蹄疫尽快恢复。

2.2 牛养殖户每天做好牛群管理。日常管理对于牛蹄口病的防治十分重要。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因此,应做好奶牛育种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牛的管理中,有必要根据牛的年龄和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分类,为了防止牲畜被牛感染.必须将新引进的动物隔离几周。养牛户应始终掌握新的疫情动态,确保疫情及时得到预防。在牛的日常管理中,必须做好牛环及其周围地区的消毒工作。消毒是预防流行病传播的关键。此外,还应对食物和水进行消毒和检查,以防止牛口蹄疫在食物和水资源中蔓延。

2.3 接种牛的疫苗。任何疫病的预防和控制都需要由可能感染的动物接种,根据不同地区接种不同种类的疫苗,并根据牛育种的实际情况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此外,应根据牛的感染状况选择不同类型的疫苗,以防止牛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如果在牲畜中发现牛群,必须及时隔离,国家有关部门和牛农共同努力控制疫情。牛口蹄疫对牛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牛农和国家有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

3 结语

牛口蹄疫对养牛业有很大影响,严重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和国家养牛业的发展。在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和养牛户的共同努力下,更好地开展牛口蹄疫病的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是保持牛圈环境的卫生,确保环境适合牛的生长,并做好消毒工作。除了外部环境,牛饲料必须进行测试,以防止传染病。

参考文献:

[1]符乃方,吴俊才,符启俊,吕律,何继军,李开绵,叶剑秋,蒋盛军,蒋小强,邱红辉,高李泽,何萍,谢峥嵘,陈吉雄.中草药红茶菌的制备及其体内抗口蹄疫病毒活性[J].安徽农业科学.2014(18):116-119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