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大垄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18-09-14马磊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大豆

马磊

摘要:本文笔者对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为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豆:大垄密植:高效栽培技术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是由大豆深窄平密技术与三垄技术相结合,经过适当改造、嫁接、创新,形成垄距为llOcm或130cm;垄宽97—140cm.垄上3—6行的大垄密。大垄密使植株群体分布更合理,缩小行距以保证植株分布均匀,使株行距尽量保持相等。增大绿色覆盖面积,提高群体光合作用效益。大垄密植株个体发育好,叶面积指数上升快,大垄密群体前期封垄提前10天,后期衰落慢,比较多地获得光能。干物质数量增加。由于植株密度的加大,大豆产量得到相应提高。

l 深松细整地

种植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含量3%以上,保水保肥性好,酸碱性为中性,渗透性好,相对含水量70—80%的沙壤土。秋整地深翻深松,粗耙越冬,春季耢两遍,耙一遍,做到使耕层土壤细碎、平整达播种状态。有条件的秋施肥,在上冻前7—10天深施化肥较好。春季精细耙地后起140cm大垄。

2 良种选择及处理

良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喜密植、抗倒伏的矮秆或半矮秆品种。如合丰25、合丰35、合丰39、红丰11等。这些品种主茎结荚为主、节间短、花多荚密、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植的品种。

种子精选包衣:采取机械清选和人工粒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及杂质,达到种子分级标准二级以上,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5%,含水量不高于13%。播前用35%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按药种比例1:70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根部病害。接种根瘤菌。在种子包衣72小时后进行根瘤菌剂的拌种,拌好阴干后即可播种。

3 大垄精量播

播期:地温稳定通过lO℃即可播种。本地区一般播种时间5月5日~5月15日。

播法:大垄播种,垄宽140cm,垄上6条,苗带宽15cm.行距45cm.平均苗带宽23cm。播种密度一般3545万株/h㎡。

4 平衡深施肥

底肥:每公顷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0—45t,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种肥:化肥做种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lOOkg,硫酸钾50kg。分层深施于种下7cm和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叶面追肥:大豆前期长势较差时,在大豆初花期,叶面追肥。每公顷用尿素10 kg,加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 kg水中喷施。对于缺少硼、钼等元素的地块结合喷施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保花保荚。

5 中耕松土

播后中耕前垄沟深松或趟一犁:中耕进行三次,人工拿一次大草。在大豆第一片真叶展开前进行第一次中耕,达到驱寒增温的目的:当大豆出现5片复叶时,开始第二遍中耕,起到碎土、消灭杂草的目的。封垄前开始第三遍中耕,达到通风透光、促进根系生长的目的。

6 化学灭草

化学除草采用土壤处理为主,苗后为辅的原则,选择安全、杀草谱广的三元配方。播后苗前:配方(亩):96%金都尔90m1+48%广灭灵33m1+700/o赛克津20g;90%禾耐斯90 +70%赛克20g+75%宝收lg。苗后茎叶处理,根据杂草种类选择单用或混用。配方(亩):12.5%拿扑净lOOml+25%虎威lOOml;15%精稳杀得60m1+25%虎威65ml+48%排草丹lOOml。喷除草剂要求:土壤封闭喷液量每亩20kg左右,喷雾压力为3—4个,各喷头喷液量误差5%以下。药量准确,喷雾均匀,不重不漏,到头到边:苗后喷药,在大豆l—2片复叶,杂草2—4叶前,且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药。天气要求相对湿度大于65%,温度低于27℃,风速小于3级。

7 化学调控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由于群体密度加大,大豆植株生长旺盛,会导致徒长,造成落花落荚,倒伏,严重减产。在大豆开花初期选用化控剂大豆丰收宝900g/hm2,加适量水喷施。可保花保荚,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增产效果顯著。

8 病虫害防治

大豆食心虫,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用2.5%敌杀死400—450ml/h㎡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大豆蚜虫,当田间有5%植株卷叶时,用3%啶虫脒乳油225~300ml/h㎡对适量水喷雾防治:草地螟,草地螟主要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在每百株大豆有30头以上草地螟幼虫时,就要进行防治。用2.5%敌杀死400-450ml/h㎡等杀虫剂进行防治。大豆红蜘蛛,当田间点片发生时,用1%苦参碱200ml/h㎡对适量水喷雾防治:灰斑病,当大豆30%出现灰斑病时,在大豆花荚期用40%多菌灵l.5kg/h㎡或70%甲基托布津l.5kg/hm2喷雾防治。

9 收获

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8%时,用联合收获机进行机械收割。收获的标准要求割茬不留底荚,不丢枝。田间损失小于3%,收割综合损失小于1.5%,破碎率小于3%。

参考文献

[l]胡国华,徐国良,史坚等.大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5(12):27—28.

猜你喜欢

大豆
2022年国审大豆新品种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大豆带状种植技术如何提升我国大豆产量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大豆喷施多效唑 增产防倒效果好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用大豆“炸沉”军舰
大豆农场
大豆摇铃的梦(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