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玉米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9-14刘波音
刘波音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十分广泛,玉米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作为工业原料及养殖饲料,大面积的种植玉米,极大的满足了我国对粮食安全的需求。玉米的生长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农户的经济收益,想要实现玉米高产就必须做好玉米种植管理工作,由其是玉米生长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l 玉米种植管理策略
1.1 耕地及种子处理。
玉米栽培过程中,整地是其关键步骤,也是玉米高产的前提条件,玉米栽培前必须翻地,控制好翻耕深度,避免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土壤处理时,应击碎土壤中较大的土块,疏松土壤,保持土壤平整,在土壤深翻时应将深度控制在25cm左右,确保翻垄均匀。要想实现排灌的方便,还应当结合整地,实施开沟作畦,将四面排水沟修好。确保实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最终达到排灌畅通的目的。另外,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及抗性,应尽量避免相同地块连续几年种植玉米,可以定期换茬,可以选择大豆、小麦、马铃薯作为前茬,这样可以提高玉米的抗虫害能力。针对土壤条件及当地气候条件,选取高产、优质、高抗的玉米品种,尽量选择纯度高、净度好、饱满的种子进行处理。在播种前要事先进行晾晒、浸泡和包衣,在包衣拌种阶段,可以采取碳酸二氢钾与种衣剂,注意在种子晾晒时要控制好时间,不能长期暴晒。
1.2 播种方式
玉米播种时间的把握对于玉米之后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每个地区不一样的天气情况,选择适合播种时间,通常而言我国北方平原地域大概是在五月份的时候播种比较好,确保玉米在夏日的时候水热充足,并且还要控制植株种植的间隙大小,保证每一株玉米都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以及水分和养料,通常两株玉米的间隔的距离大概30厘米左右。
1.3 及时间苗
玉米间苗也是玉米种植过程重要步骤,当玉米在三叶期的时候开始进行间苗,具体来说就是当玉米苗露出3cm叶心的时候即可进行间苗,在这一阶段,通过科学的间苗能够提高玉米对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玉米苗快速生长。在间苗时,要注意合理控制苗间距,保护好幼苗,本着去弱留壮的原則,适当间苗。同时,也应根据品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如果未能及时间苗,会造成幼苗吸收养分不充足,影响幼苗生长发育,甚至出现倒伏的现象,这对于玉米生长是十分不利的,也会直接影响玉米产量。
1.4 科学施肥
为了促进玉米生长,在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追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为玉米提供充足的养分。施肥过程包括施基肥和追肥两个步骤,施基肥与整地同时进行,一般每亩土地施基肥40—50kg为宜,以有机肥、农家肥等为主。追肥则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的长势情况进行施肥的过程,可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方式,根据土壤情况以及玉米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的不同需求来确定肥料的种类、用量。例如等到玉米生长到小喇叭口时期至大喇叭口时期,每亩土壤可以追施20—25公斤尿素,利用机械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操作:在玉米拔节时期可以使用拔节肥。
1.5 节水灌溉
玉米植株较高,根深叶茂,生长发育的过程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应根据对水分的需求进行节水灌溉。目前,滴灌方式是较为常见的节水灌溉方式之一,滴灌既能够确保玉米生长所必须的水分,同时又能够节约水资源,避免大面积灌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确保玉米高产稳产。
2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大斑病
大斑病主要发生在雨季,一般来讲,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过程是从玉米下部的叶片开始的,接着受到大斑病侵染的叶片会出现萎蔫斑,该病症甚至会扩散到整个叶片,造成叶片干枯死亡,而叶鞘或包叶受到侵染就会对玉米籽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为减少病菌的继续侵染,避免病原菌的再次侵染,要摘除基部已经受病菌感染的叶片并集中销毁,还可向叶片喷射多菌灵和百菌清等生物制剂。
2.2 蚜虫
蚜虫繁殖快,主要吸收玉米植株内汁液,严重影响了玉米生长速度,也会传播矮花叶病毒病菌,会影响到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瓢虫与食蚜蝇等生物防治,也可以在玉米孕穗期前后,通过呲虫啉和蚜必杀等药剂喷进行药物处理,通常按稀释1000倍的10%的比例进行即可。
2.3 玉米螟
玉米螟会造成玉米产量下降,玉米螟的防治过程需要用混合的防治措施,利用螟虫长距萤峰与赤眼蜂、玉米螟历寄蝇等玉米螟的天敌进行防治,同时也要适当使用高效颗粒剂喷洒防治,也可以利用瓢虫或叶蜘蛛等生物对玉米螟进行捕杀防治。
结语: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由于玉米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十分的广泛,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长期以来,玉米病虫害对玉米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常见的是黑穗病、玉米螟和蚜虫病。所以,在玉米培育过程中,应从各个环节人手,为玉米生长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并选择优质、高产的玉米品种。针对玉米生长阶段常见的病虫害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重视防治和田间管理,从而提高玉米的抗病害能力,提高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