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宜君县玉米粘虫发生防治技术探究

2018-09-14董越张步群姚欢欢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粘虫羽化龄期

董越 张步群 姚欢欢

2017年宜君县彭镇6个村,西村综合服务中心3个村,不同程度发生粘虫为害,共发生面积6000余亩,重发生面积3000余亩,造成10—80%的减产率。为了提高今后防治病虫害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文对玉米粘虫发生防治作出以下技术总结。

l 粘虫生活习性

粘虫在宜君县为害属偶发性、暴发性、季节性为害害虫,它在北纬330以南越冬。在湘、赣、浙一带,以幼虫和蛹在稻桩、田埂杂草、绿肥田、麦田表土下越冬。在粤、闽南部终年繁殖,无越冬现象。北方发生的粘虫是南方成虫随季风迁飞所致,每年3—4月成虫随季风迁飞,途中吸食花粉,降落产卵。陕西省5月中下旬,迁飞成虫产卵与麦田或周围杂草上,成虫产卵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隙间,常使叶片成纵卷。6月上中旬在陕西省关中发生2代粘虫为害。

2 粘虫在宜君县发生规律

宜君县发生粘虫为害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2017年7月14日宜君县彭镇遭遇强对流天气冰雹灾害,气流从东部渭南一带涌起.6月中旬渭南部分县遭遇2代粘虫为害,害虫成虫随气流迁飞到宜君县上空,强对流天气使其迫降,然后产卵为害。这次虫害和冰雹灾害线路完全吻合,而且害虫1个世代周期与渭南发生虫害时间完全一致,因此宜君县遭遇的粘虫为第3代。害虫降落昼伏夜出,3—7天内黄昏交尾产卵.7月22日宜君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发现了孵化的幼虫,随即指导、动员农户加紧防治,由此推算卵期5—9天。因为农户对此害虫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加之遭遇冰雹引起的减产,农民懈怠错过了最佳防治期,7月31日农户玉米发现田发现大量粘虫蚕食玉米,一时引起了农民的恐慌,这时害虫已到3龄期,进入暴食期。从孵化到3龄期仅仅只有10天时间,此害虫共6龄期,由此推算每龄间隔3.3天,8月11日技术人员在田间发现了蛹,蛹红褐色,长约2cm,结合宜君县气候特点,推算害虫幼虫期402.1日度,幼虫期需18—22天。8月14日观察约有80%幼虫已入土化蛹.8月16日田间调查已不见害虫为害,表明全部化蛹。14日宜君县普降中、大雨,气温下降明显,17日技术员田间调查发现了蛹壳,表明有成虫已羽化,19日调查发现有80%用已羽化,20日发现因两次大雨有12%蛹死亡,其余全部羽化。結合宜君县气温推算,蛹期需121.O日度,蛹期7~lO天。随后多次观察未发现成虫在田间活动,表明害虫已迁飞到南方去了。在室内观察蛹,发现室内较大田羽化早1.8—2.5天,是因为室外温度偏低所致。

3 宜君县粘虫发生特点

3.1 虫口密度大、损失严重。粘虫每年在宜君县个别田块点片发生,发生面积很小,虫口密度每株2—3只。2017年发生粘虫面积大,涉及3个乡镇6个行政村,发生面积6000余亩,其中3000亩为重灾区,重灾区玉米株有虫20余只,植株叶片全被吃光,仅留叶脉,雌穗顶端包叶、花丝、穗轴也遭遇害虫啃食。重灾区因此减产5~7成,轻灾区减产2—5成。

3.2 发生偏晚,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2017年宜君县发生粘虫为第3代,为害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玉米已抽雄授粉,正值灌浆前期,由于天气温度高、植株高大,给药物防治带来困难。2代粘虫在陕西省发生在6月上旬,此时如能及时防治,不会造成巨大损失,能保住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其光合作用能满足玉米生产需求。

4 在防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农民对玉米防虫积极性不高,延误最佳防治害虫时期。这次粘虫发生区正是冰雹危害区,雹灾使玉米50010叶片损坏.7月22日发现有孵化害虫,立即组织、指导农户自防,但农户抱着侥幸心理,拖延到害虫3龄期,由于虫龄偏大、虫口密度大,防治效果不佳。

4.2政府采购农药,多订购了价格低廉的菊酯类农药.只有少量的乐斯本。由于虫龄在3龄期皮肤渗透能力下降,害虫抗药性增强,菊酯类农药在害虫3龄期防治效果较好,而乐斯本农药胃毒、熏蒸杀虫效果好。施用菊酯类防效差,害虫死亡率只有45%左右,乐斯本害虫死亡率达到65%左右。

4.3 防虫过程中学习、熟知粘虫天敌绒茧蜂的基本知识。8月5日我们在农田杂草、玉米叶鞘部发现了白色小绒球,剥开里面有白色的浓状物,那是绒茧蜂的蛹或者有黑色碎片,是绒茧蜂成虫羽化留下的痕迹。随后几天发现田间绒茧蜂增多,还发现白色绒茧蜂旁边有粘虫的尸体,这是绒茧蜂成虫将卵产在粘虫体内,2—3天卯在害虫体内孵化钻出,啃食害虫,分泌白色黏液,将自己包裹,害虫尸体附在包外。经田间调查粘虫3龄期天敌消灭率在0.8%.4龄期在1.5%,5龄期在2.5%,6龄期在4.5%。这符合大自然平衡法则。

5 对今后工作的启示

5.1 政府应该建立病虫害防治应急预案。政府每年应拨付一定资金用于防治病虫害应急资金,由农技中心监测农作物病虫害,对突发性重大病虫害,能够做到随时发现,随时防治,以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5.2 应该建立科学、准确的病虫害监测点,全县根据地形、地貌、农作物布局建立5—10个监测点,利用黑光灯、性引诱剂等监测技术预测某种害虫的发生率,对迁飞性害虫:小地老虎、粘虫能准确掌握其发生时期及发生量,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猜你喜欢

粘虫羽化龄期
塑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研究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多龄期锈蚀钢结构框架柱力学性能研究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察
去看看蝴蝶羽化吧
不同冲击条件下早龄期混凝土的力学特性
基于超声脉冲法早龄期混凝土性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