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久安古茶人文历史及发展综述

2018-09-14陈丹萍

新农村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人文

陈丹萍

摘要:花溪区久安乡位于花溪区西北部,海拔在1090~1402米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云雾多,雨量充沛,具有较明显高原气候特点,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先后被评为“中国高原古茶树之乡”、“贵州十大最美茶乡”、“贵州十大茶旅目的地”、“贵州省生态乡镇”等。2015年以久安古茶树为主的“花溪区古茶树和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本文通过不同角度进一步了解久安古茶的来源、人文历史及发展,为久安古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久安;古茶;人文

l 久安乡古茶树现状

久安乡至今还完好的保留着数以万计的古茶树,在这个“茶树群王国”里,分布着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古茶树54000多株,平均树龄大约有五六百年。珍稀的古茶树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成为区域经济的形象名片。

久安乡古茶树主要分布在久安、小山、打通、拐耳、雪厂等5个行政村内,其中久安、打通分布较为密集。2011年初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为组长的国内知名专家组,对久安古茶树进行鉴定并得出“久安古茶树是目前圈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的权威结论,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意识到这批古茶树的珍贵价值后,贵州贵茶有限公司对其采取了全面的保护措施,并对每一株茶树进行了卫星定位,分别办理“身份证”——林权证。如今久安乡登记造册并卫星定位的古茶树共有5.4万多株,最小一拨的年龄都在四百岁左右。树冠最大的一棵古茶覆盖了三间房子,遮蔽了70多平方米。

2 久安古茶树的起源

2.1 从自然环境来看。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久安乡全年雨量充足,尤其在春茶采摘前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年降雨量1000~1100毫米,无霜期260天左右,是茶叶生长茂盛的最主要条件。

从地形上看,全乡地形多为山地,海拔在1090~1402米之间,破土多,坝子少。这一海拔正适合“高山云雾茶”的生长环境。太阳总辐射热量3768.12光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1200~1300小时。

从水质来看,久安乡地处阿哈水库上游,全乡属阿哈水库流域一、二类保护区。

从土壤成分看,久安乡80%的土壤为硅铝黄壤,茶树是一种耐铝性的作物,铝有促进茶树生长的作J{{。

2.2 从史料记载来看

《贵州志》里曾有“煤炭窑”茶叶上贡朝廷的记载。久安乡茶叶种植主要集中在小山村、久安村、巩固村、打通村及雪厂村,这片区域因开采煤矿而得名“煤炭窑”。

据记载,久安“煤炭窑”茶叶曾在明朝永乐年间由时任贵州巡抚的江东之发现。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才正式成为一个行省,随着大规模的移民进入贵州,除了带来外地的农耕技术以外,也把长江中下游一带先进的种茶技术和制茶方法传到了贵州,其“水有三江水,茶有煤山茶,壶内涌出花,大哥来到处,小弟倒杯茶”的说法广为流传。

民国时期,久安茶在贵州的茶叶市场上颇有名气,贵阳市的老主顾们都知道“煤山出好茶”,茶水爽滑醇香,夏能解暑,冬能驱寒。从久安古茶树的分布来看也说明当初是人工栽培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风、鸟等外力的传播,形成不规律分布,才有了今天的数量。

当然,也有民间关于古茶树来历的传说,一是来自寺庙(马王庙)僧侣的栽培,有很多的寺庙周边都种有茶树,因为和尚要念经、打禅,茶叶有替身的效果。二是传统的饮茶习惯,当地居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而种植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表现,无论哪种传说,都赋予了古茶树神圣的信仰空间地位和较高等级的地域行政空间地位。

2.3 从物质遗存来看

从物质流通的角度来看,发现这一批古茶树的花溪区久安乡至今尚留存着古驿道,久安曾今是上云南下四川的交通要道之一,其沿线及周边地域的各民族互动频繁,留下了厚重而多样的历史文化沉淀。

3 久安古茶的文化特征

3.1 依托于古茶树所涵盖的久安节庆习俗文化。春节、苗族三月三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几个节日主要是久安乡农民的重要节日,在节日到来时,家家户户都会喜庆洋溢,鞭炮与锣鼓齐鸣,共同迎接节日的到来。此外最重要的就是在节庆习俗的那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聚集在一块,主人会将从古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进行冲泡,每人喝上一杯飘着淡淡清香的茶叶。品茶之后则是聚餐、饮茶。茶文化已经融人了当地农民生活方方面面。

3.2 古茶树所衍生出来的饮食文化。茶糕是用茶树身上的茶果熬制而成。在六七月份的時候去山上摘取古茶树身上的茶果,然后放到瓶子里蒸一遍,冉倒出冷却后放进锅里,加水熬制。就像熬麦芽糖一样,要掌握好火候,一直到茶果熬成了稠状,再盛出来冷却,然后晒十或是用火烤干,就做成茶糕了。晒干以后是硬块状,要喝茶的时候就掰一小块放进茶杯,倒上开水一冲就可以喝了。在西南这样的产茶区引用这种块状的“茶糕”,则极有可能唐宋时期饮茶习俗的遗风了。

4 结语

久安古茶树鲜活的生命力从明朝一直延续到今天,它是花溪地区各族群祖先们留给子孙的一种“遗产”。古茶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地方历史、当地人的记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古茶树有了独立的生命及其独特的价值。理解历史才能展望未来,本文通过浅谈久安古茶的人文历史及发展,向更多的人展示向外界展示了久安古茶树稀有资源及古茶文化,提高花溪区久安茶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推动久安古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坤冰.人行草木间[M].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逍遥游”壶的创新和人文意境
财富时代人文解读
人文绍兴
海洋人文意识
人文社科
人文尊重促管理提升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