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2018-09-14董显琼蒋志琴李志芳杨选燕
董显琼,蒋志琴,李志芳,杨选燕
(禄劝忠爱医院,云南 昆明 651500)
疼痛属于一种情绪以及感觉方面的主观感受,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组织损伤或者存在组织损伤风险。当前疼痛以及成为第五项生命体征。创伤骨科术后患者疼痛情况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康复[1]。因为疼痛患者常会出现烦躁、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引起血压升高、失眠多梦、免疫能力降低等问题,加重患者的病情。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中应用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旨在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入院治疗的骨折患者250例,按照患者住院顺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25例患者。对照组与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分别73例、76例,女性患者分别77例、74例,患者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61.3±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观察组则采取无痛病房管理模式:(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应帮助患者适应住院,了解患者的感受和想法,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以及一些成功案例,降低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另外,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产生信任,配合治疗。(2)生活护理:在生活护理方面,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如对于脊椎骨折患者,应去除其头枕,保持脊柱平直,使其脊柱在恢复期内恢复正常生理弯曲。对于四肢骨折患者,要避免患侧按压,同时需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情况,降低深静脉栓塞出现的可能。针对关节骨折的患者,尽快恢复患者合理体位,帮助患者适当锻炼功能位。另外还需保持患者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褶皱,有无人潮湿情况发生时及时更换床单。(3)疼痛护理:选择舒适体位,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者疼痛感,当患者有剧烈疼痛情况出现时,为患者提供一定止痛剂,联合硬膜外镇痛和自控静脉镇痛方式,在对患者用药、换药时,转移患者注意力,消减疼痛,减少患者的治疗后疼痛程度,减轻躁动情绪,同时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2]。(4)认知疗法: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心理情绪进行分析,借助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病房播放舒缓的、优美的音乐,使患者的神经放松,从而缓解疼痛。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节律性按摩,缓解患者的神经紧张情况。
1.3 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分值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重度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0-100分,100分表示最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用药后的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对症处理。
2 结 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 论
骨科中的患者多是因为创伤性因素导致患者骨折。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护理。骨科患者因为病情往往存在有较大疼痛感,因此需要对于患者的疼痛情况加强重视,并结合患者的疼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对策,从而改善其疼痛表现[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创伤骨科病房应用疼痛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保持舒畅心情,提高治疗依从性,取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应用在创伤骨科中,能够使科室护理质量有显著提高,缓解患者疼痛感,实现对并发症以及不良情绪的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