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精准管理离不开大数据
2018-09-14
当前,随着我国慢性病患者显著增加和居民的基本健康需求迅速增长,卫生行业面临新的挑战。该如何服务好患者?如何形成科学有效的卫生政策?大数据挖掘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
慢性病适合分级管理
目前,我国已有2.6亿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9%。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各地慢性病的管理不断出现新的模式,比如,通过以慢性病防治为切入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科学有序就医,强化对慢性病诊治的规范管理。分级诊疗数据作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等待我们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从新农合数据平台抽取了2016年全部新农合住院病人的报销记录。通过疾病筛选、相同住院记录比对等角度数据的清洗和整理,最后保留了95167条患者记录。数据涵盖了省内12个市州(不含兰州市和金昌市),60多个县区,近千家医疗卫生机构(含部分民营医院)。几乎是在全人群基础上研究甘肃省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相关问题。
为保障数据的科学和有效,在制定入选标准时,选择了糖尿病和高血压住院患者作为代表,文章中“分级诊疗”住院患者是指在分级诊疗病种目录中,出院时按照分级诊疗相关要求进行报销的住院病人;“普通住院”患者是指未纳入分级诊疗病种目录,出院报销时按照新农合住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销的住院病人。
调查显示,2016年甘肃省样本地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2805.23元,普通高血压、糖尿病住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3793.64元,分级诊疗政策范围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费用2005.43元。分级诊疗政策范围内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2016年,抽样地区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人均药品费用为1337.97元,其中普通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1778.92元,分级诊疗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981.15元。分级诊疗住院患者的人均药品费用明显低于普通住院患者的人均住院费用。
对新农合范围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费用的自付比重进行分组后发现,甘肃省有68378人住院费用自付比重控制在30%以下。其中,分级诊疗政策范围内有47125人的住院费用的自付比例控制在30%以下,占总住院人数的49.51%,普通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30%以下的住院人数为21253人,占住院总人数的22.33%。分级诊疗政策覆盖的住院患者的个人自付比重明显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由此可见,“全面干预”与“分级诊疗”协同发展的甘肃慢病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得到明显的控制,个人自付比下降,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就糖尿病和高血压而言,分级诊疗政策范围内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普通住院患者,随着住院费用的不断增加,分级诊疗住院患者的人数呈现下降趋势。在药品费用中,分级诊疗住院患者也表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分级诊疗政策覆盖的住院患者的个人自付比重明显低于普通住院患者,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住院患者来说,提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依从性,有助于控制住院费用的自付比重,减轻就医的经济负担。
从精准管理走向精准预测
甘肃省将高血压和糖尿病纳入分级诊疗政策后,对住院患者的覆盖率为55.27%,其余患者为普通住院患者。经过对其人群覆盖情况的分析,发现分级诊疗政策对慢性病住院患者的覆盖率表现出多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既包括年龄组间的差异,也包括性别及地区间多方面的差异。由此,提示我们在制定分级诊疗的政策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基于这样的考虑,甘肃省于2017年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补充意见》,提出了细化功能定位,病种动态管理等多项新措施。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种典型的慢性病而言,增加了多种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并发症进入分级诊疗的病种目录,以期更多的患者享受到分级诊疗政策带来的好处。同时,甘肃省慢性病管理进入了精细化、精准化管理的新阶段,也标志着甘肃省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政策的制定进入了科学决策和精细管理的新阶段。
分级诊疗数据作为医疗健康大数据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隐藏着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分级诊疗大数据在慢性病管理中应用,实现了甘肃省慢性病管理的精准化。一方面,卫生政策运行中问题的发现和定位比以前精准;另一方面,政策的制定更加精准,如提出了“细化功能定位”等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此外,也体现了卫生政策调整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从卫生问题的发现到政策的研究、政策的制定及出台,均体现出了及时性的特点。分级诊疗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将会引导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从精准管理向精准预测发展,使得卫生政策由目前的事后调节向事前规划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