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活性肽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结构的meta分析

2018-09-13印虹吴雅桐

科技视界 2018年14期
关键词:Meta分析

印虹 吴雅桐

【摘 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探究国内外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生物活性肽调节肠黏膜免疫作用机制以及对机体肠黏膜结构的综合影响,从而能为生物活性肽对机体肠黏膜免疫健康的促进作用提供有力根据。方法:应用计算机在扬州大学图书馆检索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SCI、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等,收集国内外关于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作用的研究,根据生物活性肽对SIgA的浓度变化以及对肠绒毛长度和隱窝深度影响的指标数据,将筛选出符合的文献进行数据的合并处理,并利用StataSE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文献检索与筛选,共找到相关文献21篇,其中有10篇有效文献符合meta分析要求,得到总的样本量为196,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结构的研究中,对于SIgA浓度变化指标,[SMD=2.643,95%CI=(2.003,3.282),P<0.05];对于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指标,[SMD=2.701,95%CI=(1.891,3.512),P<0.05],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活性肽对肠道SIgA有一定促分泌作用,同时能够增加肠绒毛长度改善肠黏膜结构。因而在促进肠黏膜免疫、改善肠道黏膜结构、减少肠道有害菌群数量和增强肠道生物屏障方面,生物活性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meta分析;生物活性肽;黏膜免疫;肠黏膜结构

中图分类号: R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4-0113-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4.050

Meta analysis of bioactive peptides regulating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YIN Hong WU Ya-tong

(Department of cooking and nutrition,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isin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regulatory effects of bioactive peptides on intestinal mucosa at home and abroad by meta-analysis, an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bioactive peptides to regulate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 and the combined effect of intestinal mucosal structure Effectively for the bioactive peptides on the body's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health promotion to provide a strong basis. And ultimatel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ioactive peptides to improve intestinal flora,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to enhance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health of the body. Methods: The databas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Library, including Wanfang database, SCI, CNKI database, Web of Science and EBSCO, was used to search the database of bioactive peptides. The bioactive peptid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ioactive peptides on SIgA Concentration changes and the impact of intestinal length and crypt depth of the index data, will be screened to meet the literature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use of StataSE12.0 meta analysis. Results: 21 literatures were searched and screened. Among them, 10 valid literatures met meta-analysis requirements, and the total sample size was 196. The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in the study of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For SMG=2.643,95%CI=(2.003,3.282),P<0.05]; for intestinal villus length/crypt depth (V/C), [SMD=2.701,95%CI=(1.891,3.512),P<0.05), indicating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Bioactive peptides have a certain secretory effect on intestinal SIgA, and can increase the length of intestinal villus to improve intestinal mucosal structure. Therefore, bioactive peptide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in promoting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improving intestinal mucosal structure, reducing the number of harmful intestinal flora and enhancing intestinal barrier.

【Key words】Meta-analysis; Bioactive peptides; Mucosal immunity; Intestinal mucosal

0 引言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对机体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1]。大量研究表明, 生物活性肽在促进动物的胃肠道发育和成熟、促进蛋白质合成与肌肉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发挥显著的作用[2]。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于消化吸收,有增进免疫、调节激素、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食用安全性极高,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活性肽的分类可按原料、保健功能和来源来划分[3]。如按原料划分:乳肽、大豆肽、玉米肽等;按照保健功能:免疫活性肽、神经活性肽、降血压肽和抗菌多肽等;按来源:内源性生物活性肽和外源性生物活性肽[4]。

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肠黏膜表面的抗原引发肠道中的黏膜反应,肠道黏膜中的淋巴结将捕获的抗原转移到巨噬细胞,然后其对抗原进行加工,并转移给辅助性T细胞,然后激活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化增强,产生大量分泌型IgA(SIgA),肠道黏膜免疫反应主要依靠分泌至黏膜表面及肠腔中的免疫球蛋白(以SIgA为主)和肠道黏膜内以淋巴细胞为主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共同完成肠道的局部免疫功能[5]。肠黏膜表面布满由上皮和固有层向肠腔内突出形成的细小突起,称为肠绒毛。肠黏膜绒毛高度是指从绒毛的顶部到绒毛—隐窝结合处的距离;隐窝深度定义为邻近的肠绒毛之间内陷的深度。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作用依靠肠道上的环行皱襞、肠绒毛以及绒毛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等结构来完成。一般情况下,肠黏膜绒毛长度的增加和隐窝深度的降低有助于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6]。

Meta分析是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尽管各学者在研究设计、对象选择、样本含量、指标选择、统计方法等方面不完全相同,导致研究得到的结果也不完全一致,但是meta分析可以对同一研究目的或项目的几个或几十甚至上百的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7]。Meta分析在医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应用最多的是对干预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在观察性研究和交叉对照研究中也得到推荐[8]。

综上,关于生物活性肽对于肠黏膜免疫的研究有了一些结果,但是这些结果不一致,如实验对象差异大、样本量小、研究指标分散等等,因此适合开展meta分析整合信息。

1 材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

以“生物活性肽”,“腸黏膜免疫”,“肠黏膜结构”为关键词,在扬州大学图书馆网站检索检索数据库包括万方数据库、SCI、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等,查找国内外关于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作用研究的文献。资料的种类包括学位论文,会议报告,实验报告,期刊文章,电子文献等。

1.2 文献纳入标准

对于生物活性肽调节肠黏膜免疫结构和功能的作用,(1)确定以SIgA浓度变化和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为研究指标的文献,各样本测定方法必须准确,有样本含量,均数,标准差等数据,且均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整理分析。(2)文献发表时间在2000-2016年之间(3)实验对象为小鼠、断奶仔猪或仔鸡(4)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合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采用其他研究指标;(2)个体案例的报道、经验总结、对理论的探讨、综述和摘要等研究类型文献;(3)重复发表或结果模糊不清的文献;(4)单纯的以描述为主的实验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tataSE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由于此研究指标为定量变量,所以在meta分析中选择Continuous类型(此类型适用于连续型定量结局变量的meta分析,录入数据时需要输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均数和标准差)分析。统计分析设定置信区间为95%,统计方法选择标准化均数差。异质性检验若P值≤0.05,则说明研究结果不同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过的综合效应;若P>0.05,则说明各研究结果不具有异质性所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过的综合效应。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通过万方数据库、SCI、CNKI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等初步检索得到相关文献36篇,再进行初步筛选得到21篇,最终根据文献纳入标准筛选出有效可用文献10篇。纳入的10项实验研究的设计、实验动物数量、实验动物处理方法、实验动物种类和生物活性肽用量有一定差异,但所得实验数据可以使用。

2.2 meta分析过程

利用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要对各研究作同质性检验。统计学异质性是用来描述一系列研究中效应量的变异程度,也表明除可预见的偶然机会之外的研究间存在的差异性。常用I2检验来检测异质性,?可将异质性分为四个程度:0:(当I2为负值时,我们将其设为0)表明没有异质性;0-40%:轻度异质性;40%-60%:中度异质性;70%-90%:较大的异质性;75%-100%:很大的异质性. 异质性较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异质性较大时,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2.2.1 生物活性肽对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变化的meta分析

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整合,因为所选指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变化为连续性指标,因此需要提取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例数、均数和标准差。

以SIgA为指标,实验组对照组各有82例。首先进行异质性分析,可知I2=55.5%,有一定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SIgA浓度的SMD=2.643,95%CI=(2.003,3.282),P=0.017<0.05,表明效应合并值与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图1森林图显示无效线竖线的横轴尺度为0,每条横线为实验研究的95%可信区间上下限的连线,其线条长短直观地表示了可信区间范围的大小,线条中央的小方块为SMD值的位置,方块大小为权重大小。图中方块完全位于垂直线的右侧表明效应合并值的百分之95置信区间未包括0,表明效应合并值与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注射生物活性肽的实验组SIgA浓度高于对照组,因此可得出生物活性肽对SIgA浓度有促增长作用。

2.2.2 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结构(V/C)的meta分析

以肠黏膜结构(V/C)为研究指标,实验组对照组各有114例,显示I2=68.0%,有一定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的SMD=2.701,95%CI=(1.891,3.512),P<0.05,表明效应合并值与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时可进行亚组分析,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肠黏膜结构再分成十二指肠组(a组)、空肠组(b组)和回肠组(c组),再进行异质性检验,可知a组异质性较小。

由图2整体森林图和图3亚组森林图均显示:方块完全位于垂直线的右侧表明效应合并值的百分之95置信区间未包括0,表明效应合并值与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得出实验组V/C大于对照组,实验组肠黏膜结构比对照组有所改善。

2.3 检验发表偏倚

我们常用漏斗图检测偏倚。将单个研究估计得来的效果与每项研究的样本含量两个指标分别为x和y轴作出的散点图形被。如果我们收集的研究没有发表偏倚,那么理论上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出的散点图呈现倒置的漏斗型。因为效果估计值的准确性与研究样本量呈正相关,所以小样本研究的结果离散程度较大,散开在漏斗图的底部,随着样本含量增加,标准误减少,研究精度增加,散点趋向密集,大样本研究效应的点估计密集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如果漏斗图不对称或者不完整,说明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本研究的漏斗图显示,右侧散点6个略多于左侧4个,图形稍有不对称,可能原因为样本含量较小,因此入选文献稍有发表性偏倚但发表偏倚不大。

3 讨论与思考

3.1 讨论

3.1.1 meta分析结果的评价

对于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功能和结构的调节作用,meta分析的结果均显示积极的促进作用。由分析结果可知生物活性肽可促进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以及改善肠道黏膜结构,从而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增强免疫效应。在本次meta分析纳入的10篇国内外文献中,由于实验对象,实验设计以及生物活性肽的种类选择略有不同,导致分析数据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但不影响meta分析的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根据仅有的10组研究数据,存在一定的发表性偏倚。发表偏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eta分析的结果,但控制发表偏倚很难实现,因此在进行meta分析前要将所有的文献资料收集齐全[10]。另外,大样本的研究结果多数情况下可能接近所有研究(包括发表和未发表)的平均水平。因此, 敏感性分析时, 应比较大样本研究的效应合并值与总的效应合并值是否一致, 这也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由于此次meta分析的样本量较小,作出的判断仍需要完善,对于meta分析的结果,由于過程中纳入的标准不一样,不同的人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论。因此,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分析结果。

3.1.2 思考

之所以选择“生物活性肽”和“肠黏膜免疫”作为关键字进行meta分析,是因为目前生物活性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饲料等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随着人们对肽的认识不断深入,各种活性肽的生产及应用前景越来越好,市场潜力也越来越大。生物活性肽的生理活性涉及人体的消化、吸收、营养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免疫、神经调节等各个环节。目前认为生物活性肽在肠黏膜免疫领域的研究刚开始起步,其应用前景广泛并且切身关系到人们的肠道健康。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器官,同时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肠道内的黏膜总面积约为300m2,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间直接交流的巨大的界面。在所有黏膜系统中,肠黏膜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其免疫机制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又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还没有得到更为清楚的认识[11]。肠黏膜免疫屏障作为保护动物机体免受外来病原微生物侵扰的重要防线,可在抗原的刺激下利用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物质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可对无害抗原下调免疫反应或产生免疫耐受[12]。一旦肠黏膜免疫屏障受损,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可导致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对危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13]。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而由肠黏膜诱发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改善肠黏膜免疫结构和功能已经刻不容缓[14]。因此,在生物活性(下转第95页)(上接第115页)肽领域结合肠黏膜免疫研究开发有助于人体肠道健康的药物、食品和其它产品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贾玉臣,陈庆森.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30(21):409-415.

[2]韦建福,吴觉文,刘丽.生物活性肽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J].广东饲料,2002,11(4):33-35.

[3]周永治.生物活性肽的种类及应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7,24(6):11-14.

[4]李勇.生物活性肽研究现况和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3-9.

[5]Ellen JM,Lammel CJ,Shafer MA,et a1.Cerical secretory im unoglobulin A in adolescent girls[J].J Adoleac Health,1999,25(2):150-154.

[6]程鹏辉,吴洪云,陈艳.日粮纤维对猪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11(3):56-58.

[7]方积乾,徐勇勇,陈峰.卫生统计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34-455.

[8]EggerM,SmithGD.Meta-Analysis.Potentialsandpromise[J].BMJ,1997,315(7119):1371-1374.

[9]felson D.bias in meta-analytic research[J].Clin Epidemiol,1992,45:885-889.

[10]周旭毓,方积乾.meta分析的常见偏倚[J].循证医学,2002,2(4):216-220.

[11]周永治.生物活性肽的种类及应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7,24(6):11-14.

[12]谢天宇,胡红莲,高民.肠黏膜免疫屏障及其保护措施[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5):1157-1163.

[13]吕兵.肠黏膜屏障与肠功能障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3,18(4):232-234.

[14]周永治.生物活性肽的种类及应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7,24(6):11-14.

[15]廖海艳,刘湘虎.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2):17-19.

猜你喜欢

Meta分析
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毫针针刺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在大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的Meta分析
中药熏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Meta分析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