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消极情绪幼儿的对话研究
2018-09-13钟原
摘 要:对于师幼对话,大部分的研究侧重于对教学中的幼儿与教师的语言互动。一日生活中的对话研究较少,而且着重于对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研究表明:在一日生活中,只有当幼儿出现明显破坏纪律的行为,教师才会单独地与幼儿进行对话,否则就会按部就班地完成一日的幼儿园工作。有的教师是未能察觉到幼儿的消极情绪,有的教师即使察觉到了幼儿具有消极情绪也不想去管,有的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该如何的帮助幼儿调节。幼儿很难进行自我的情绪调节,需要成人的帮助,否则将会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多关心幼儿,加强专业学习,在与幼儿的对话中敏锐地觉察信息,了解幼儿的生活情况。
关键词:对话;消极情绪;调节
一、 研究背景
幼儿阶段是身体和心理发展都极为快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情绪极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对他人心理状态认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即学会察言观色,所以他人的情绪也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幼儿。在幼儿园中,一个教师要照顾许多的小朋友,教师所要求的就是小朋友们听话,不要捣乱,就算是做好了一日的幼儿园工作。有研究表明: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活动中,更愿意与乐观开朗的幼儿进行互动,对于情绪低落的幼儿,只要不影响他人,老师在互动几次后没有回应也就会置之不理,这样会严重影响这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二、 造成如此现象的原因
(一) 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就是这样的比较内向的性格,应该对其他人也是这样的,不喜欢和自己互动交流也没有关系。这样的教师是极其不了解幼儿的,首先,幼儿之所以情绪较低,不愿意互动,也是对教师的信任感缺乏。教师忽略幼儿,幼儿是可以感知到的,多次以后幼儿就会更加地拒绝与教师的互动。所以,当幼儿对教师的互动没有回应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就此放弃,而是应该更加多多地关注幼儿,去深入地了解幼儿。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如,幼儿对自己交流的话题不感兴趣,幼儿觉得自己不够亲切等,可能是幼儿自身的原因,如,幼儿情绪容易消极,极其敏感与稍有不满就容易悲观,也可能是家庭的原因,如家庭氛围不和睦,这是最容易造成幼儿消极情绪的原因。
(二) 有的教师是察觉到了幼儿的消极情绪也不想去管,教师认为幼儿的消极情绪没有什么,小孩子嘛,过一会儿就好了,只要不影响整个课堂,不影响自己的上课安排。这样的教师就未能够尽职尽责地做好幼儿教师的工作,没有全心全意地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虽然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已经让教师很是疲惫,但是照顾到每个幼儿的良好情绪,帮助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每个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不能故意忽视任何一个幼儿,当发现某个幼儿的消极情绪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通过其他同伴的力量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在之后单独地关心幼儿。
(三) 现在还存在大部分的教师虽然发现了幼儿的消极情绪时也想要帮助幼儿,但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幼儿园的事情繁多,当下教师想着要去关心某个小朋友,要向家长了解情况,但是如今的家长来接放学的孩子也是来去匆匆,教师和家长能够一起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太少。这也需要幼儿的家长们的配合,发现了幼儿的消极情绪要及时地、主动地和老师交流,这是需要家园的合作。其二就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教师在上班之余一定不能够终止专业的学习,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 建议
(一) 教师调整好自己态度
首先教师要调整自己对有消极情绪幼儿的态度,不能够因为幼儿不搭理自己,然后就故意地忽视幼儿。越是这样的幼儿就越是需要教师的关心与帮助,使幼儿走出消极的情绪,有的小朋友是因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产生消极情绪,如果没有解决,小朋友就会一直耿耿于怀,严重的将会影响幼儿之后的学习与成长。幼儿会对很多事情失去学习兴趣,不愿意与人谈话交流,将自己封闭起来。
(二) 教师提高观察力的敏锐性与专业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敏锐力,尽早地发现,尽快地帮助解决。这就需要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在工作的同时也不能落下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渠道有多种,除了通过看书、视频,还可以是学校组织的定期由学前教育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在職培训。
(三) 教师采取更多有效的策略与幼儿对话
幼儿都喜欢游戏、讲故事、读绘本。在良好的气氛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幼儿,比如,可以选择和幼儿相似的情况,遇到相似困难的故事,让幼儿能够与主人公产生共鸣,在一边听故事,看绘本的同时,教师一边与幼儿进行对话。这个时候幼儿就更容易对教师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说出自己的烦恼。教师也可以委婉地让幼儿明白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一定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不但是言语的,还有表情与动作,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效的、高质量的。
参考文献:
[1] 张凤,冯晓霞.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与其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1(4):32-40.
[2] 商冲晨,莫书亮.家庭微系统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过程和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0(6):914-923.
[3] 武秀霞.同情:沟通教师与儿童心灵的艺术[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40-45.
[4] 杨静.后现代课程观视野下儿童戏剧教育的教师角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5] 蔡阗阗.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中的师幼对话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6] 李创斌.对话理论视域中的师幼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7] 喻琴.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中的师幼对话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8] 崔姗.对话视域下幼儿教师提问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 吴婵.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10] 李令.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问题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钟原,四川省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