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2018-09-13徐冬洁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教授学生唱几首歌曲,或是讲解一些关于音乐方面的理论知识。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师需要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让音乐真正地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如此才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让教师更加顺利地展开对应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将课本知识融入相关情境中;其次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后通过提问方式引起学生深思。本文围绕“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浅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内心感受,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技巧性指导,这与当今素质教育的主题不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音乐教学的目标,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得到学生的喜爱,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
二、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
音乐是一门欣赏性的学科,是一种艺术的存在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此创新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当今教学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够很快融入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这样,学生在唱、跳、听中会逐渐发现音乐的魅力,提升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感受到音乐的真谛所在,并强化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唤醒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比如,在教学《春天来了》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比较形象的画面,用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看到葱郁的树林、灿烂的阳光、桃花和梨花都相继盛开、柳树也发出了新芽的画面,学生在观看到这些优美的画面之后,加上优美的旋律,仿佛已经置身在了鲜活的画面中,久久沉醉不能自拔。再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日军侵华时的影像资料,让历史瞬间再现,并结合鲜活的历史事实与音乐教学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相关的音乐知识,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自己知道为什么需要“保卫黄河”,以及在乐曲中作者和亿万万同胞的愤怒与自尊。显然,学生在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模式下,能够更好地体会到音乐创作的背景以及背后带来的情感,对学生来说,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提升音乐素养。
三、 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小学生年纪较小,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想要让他们通过自己获取音乐的内涵是十分不容易的。因此,在教学阶段,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集体进行交流,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其能够通过集体的力量对音乐做出更好的理解。在设计教学任务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模式来考虑,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的作品。比如,在学习到《小青蛙》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的模拟小青蛙的叫声,让学生由声入手,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并利用多媒体制作对应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手段感受到小青蛙的不同神态和动作,然后让学生就自己听到的声音对其进行模仿,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仿音频中的动物叫一叫,并比一比哪个小组模仿得最像。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不仅模仿出了各种各样的叫声,有的甚至模仿起小青蛙的动作跳起来,紧接着教师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就以此为题,幻想自己都是小青蛙家庭中的一员,试着用话剧的形式表达出小青蛙们都在讨论着什么?并让其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和其他小组的成员之间进行一场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内容最为丰富。课堂好不热闹,而学生在这种模仿中不仅学会了简单的音乐知识,还提升了课堂参与程度,使得课堂充满无限童趣,在潜移默化中更是兼顾训练了自己眼耳口手脚脑的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再如在培养孩子们音乐律感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比较有节奏的音乐,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境,其中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舞动,做拍手、摇头等动作,培养学生强烈的音乐节奏感,增强其集体协调的意识。
四、 利用课堂教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问题是激发学生对未知的事物探讨的诱因,为了能够将小学音乐课堂打造得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以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让其在探究音乐知识的道路上提升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考虑,一方面,教师可以创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一下子就能回答出来,以此提升学生的信心。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的?你在哪里会经常听到这首歌?由于对歌曲较为熟悉,平时也能够听到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没有具体答案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听到的音乐进行感悟,从而进行作答。这样会使得学生能够在亲身感受中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比如在讲解到《美丽的黄昏》这一乐章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说出这首曲子表达的内容有哪些吗?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领会到音乐的乐趣所在,感受音乐表达的主旨。
五、 小结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采取各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学习的魅力,提升音乐技能和素养,让音乐真正地走入学生内心,以此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明珍.解决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03).
[2]王寅.把音乐的耳朵叫醒——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J].新课程导学,2014(10).
作者简介:
徐冬洁,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