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愉快体育”理论探究
2018-09-13周洪蕾
摘 要:初中体育愉快教学在我国的“素质教育”发展中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愉快体育”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同舟共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探索了“愉快体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愉快体育
作为体育教师,笔者思考体育对于中学生的意义,中学生面临升入重点高中的目标,生活,玩耍上的时间被大量地挪用在学习上,体育课变相地承担了学生玩耍的时间,玩耍是放松心情的绝妙方法,体育课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跳和跑,释放本能的动物性,体育课成了快乐制造机,让学生在体育课上既可以放声大笑,又可以让学生快乐奔跑,愉快体育的概念成为我们体育老师必修课。人在一个封闭空间坐久了,情绪会非常失落,在宽敞的地方坐一坐,走一走,精神状态马上就恢复上来。体育课需要拯救挣扎在学海无涯的学子,让学子愉快运动,作为体育老师这一点对笔者来说越来越重要。
一、 “愉快体育”教学的内涵及其特点
愉快教学是重视不同运动带给学生独特的乐趣,并且同学可以愉快的参与此项目的体育运动,快乐情绪贯穿在学员体育课上的动作练习,学生练习动作可以获得快乐,也可以带给同学快乐,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学生喜欢在空余的时间做运动,积极的展示个性。愉快体育教学有以下几点特点: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着重突出快乐学,勤奋学,强健的身体与快乐的心灵相互融合在一起,体魄和灵魂全方面发育,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往的模式是教师主导课堂,愉快课堂是学生主导,强调学生是教学上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二、 初中体育“愉快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课以往的模式是学生做,老师看,学生处于被牵着学,学习热情不高,老师做,学生跟着做,因此学生内心蕴含着好动的热情没地方释放,往往老师在做动作时,学生私下会互相玩笑打闹,这个时刻学生内心是喜欢运动的。教师在体育课营造这种让学生觉得轻松的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去玩,去闹,去跳,这才是实现愉快课堂的方法。具体设置愉快体育的方法,有以下设计准则参考:趣味教学,可以让动作做得标准的学生上台给学生们演示,可以设计射门游戏,激发男同学之间相互比拼的本能。情景教学,设计救火队员场景,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和行为。多媒体教学,结合网上专业运动视频,学生模仿学习,学习进度最快的同学给予奖励。游戏教学,比如:捕快游戏,哪个“小偷”被追到,谁就当捕快,追其他“小偷”等等游戏。通过上述方式,真正实现学习在体育课身心放松这件事,品尝到哭的乐趣,争抢的乐趣,玩的乐趣,练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学生期待接下来的体育课。
三、 愉快体育教学案例
“快速跑”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动作,是体育课上学生常常锻炼的动作,本节课是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以此来增强学生练习“快速跑”时的乐趣。
教师课上讲述游戏玩法,学生身份改为救火队员,教师先带领消防队员做一些基本运动,活动身体技能,防止拉伤。教师设置游戏目标,前方大楼发生火灾,需要我们勇敢的消防战士去扑灭火灾,学生们情绪被调动起来,教师讲述消防安全知识,指导消防员如何解救被困火灾的人民,教师设置前进路程中障碍和路标。学生跑步途中需要触碰标识物,最先到达目的地的学生获胜。在情景练习中,教师教授学生正确的动作和快跑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消防战士的辛苦和不易。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比赛,让学生之间愉快的体育,同学之间产生浓厚的友情。
授课的过程:
除了快速跑练习,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接下来两个练习,1. 抢点快速反應。2. 遇到突发任务,紧急集合,游戏设置做出两个情景化设置:一、黑夜和白天。学生坐在板凳上,教师突然在另外一个地方吹哨,学生集体奔跑到任务点。二、学生接下来练习的动作是弯腰,教师喊打:拿水枪,消防员们赶紧弯腰捡起地面上的水枪,水枪是矿泉水瓶,教师模拟示范正确的收放水枪的动作,消防员学生们快速地进行演练动作。练习完收放水枪,教师模仿消防员过障碍的练习,展示正确的动作,此次练习的目的是:步频和步幅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跑得更快而省力。教师教给学生正确的跑步动作,然后教师开始准备接到报警电话,突然铃声大震,学校旁一个工厂发生火灾,学生消防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前往火灾地点的路因为爆炸已经被损坏,小路有横七竖八的障碍物,小队成员们需要跳、钻、跨才能穿越障碍区。教师提前放置好一些小的障碍物,排序正确后进行比赛。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采用自创放松操,既培养了创新精神又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达到消除疲劳、愉悦身心的目的。最后学生自评本课的感受及收获教师点评。
参考文献:
[1]谢聪.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愉快体育”探微[J].知音励志,2016(10):170.
[2]丁超.试论愉快体育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31):213-214.
作者简介:
周洪蕾,上海市,上海市博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