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形式的审美分析
2018-09-13苏娜
摘要:戏曲是基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大众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戏台”为核心,融“唱、念、做、打”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本文基于审美特征视角,对戏曲表演形式进行了论述,希望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我国优秀的戏曲文化。
关键词:戏曲 表演形式 审美特征
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特色舞台表演艺术形式。然而戏曲表演长于实践,短于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戏曲表演形式研究的难度。因此,基于审美特征视角,从舞台、程式、脸谱和行当四个角度,对戏曲表演形式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舞台的审美特征
舞台是戏曲表演的主阵地。随着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舞台在表演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直接关乎能否营造出更加深刻、突出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而会对戏曲审美产生重大影响。在创作戏曲作品的过程中,为了凸显戏曲故事情节,除了需要依靠戏曲演员自身的舞台表演技法外,还需要借助一些舞台道具来为台下观众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舞台氛围,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台下观众理解戏曲演员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借助绘画性的庭楼、树林或小河等软景和硬景来创作出一个虚拟的舞台场景,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台下观众带入到戏曲中。可以说,舞台和表演二者是不可分的,只有充分融为一体才能够增强整体的表演效果。例如在《方卿羞姑》和《珍珠塔》等一些时间跨度比较大的戏曲作品表演的过程中,单纯依靠戏曲演员的妆容、肢体动作或话语无法凸显时间的快速流逝,这时候可以灵活地运用舞台氛围的创设来体现出不同的时间跨度,增强戏曲作品表演的层次感,从而大大提升戏曲表演的整体效果。
二、程式的审美特征
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程式就是一系列经过美化处理或提炼加工后所形成的标准化戏曲舞台动作,借此来对戏曲人物形象进行更好的展现,可以给台下观众带来审美感受。比如“唱、念、做、打”等均是戏曲表演中最为常见的程式,其同技巧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其中的“念”就是指戏曲表演中的旁白部分,而“唱”则是戏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演程式,对行腔、用气以及咬字吐字等具有特殊要求。不同剧种形成了不同的声腔系统,这也决定了我国豫剧和京剧等戏曲的表演程式的差异性以及表演的特殊性。其中豫剧以河南唱腔为主,口语性比较凸显;京剧则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且对吐字和行腔具有一些特定要求,但是均凸显了戏曲作者的审美情趣。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戏曲剧本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不可偏离真实性特征,这是戏曲程式审美特征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脸谱的审美特征
在戏曲艺术表演中,脸谱是演员最为常见的一种装扮方式,可以根据不同角色分成生旦净末丑等不同类型的脸谱,这种表演形式有效结合了传统的舞台表演艺术和绘画艺术,以一种带有适当夸张性的表演方式来进行舞台表演。或者说,脸谱艺术作为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和发展脸部化妆艺术的必然结果,借助在脸部绘制上一些特定的图案,可以更好地向台下观众传递表演角色的个人信息,同时也可以增强戏曲表演舞台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脸谱的视觉冲击色彩和艺术感可以更好地将戏曲这门传统艺术的美学传达给台下观众。在我国明清时期,戏曲中就广泛应用脸谱艺术,借助描摹和勾画脸谱,可以对戏曲表演角色的人物形象进行更好的塑造,大大增强了戏曲的美感,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戏曲这种艺术表演形式。
四、行当的审美特征
行当是戏曲这种传统民间大众艺术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重要产物,当前已经成为戏曲表演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是针对不同的戏曲角色划分成不同的行当。比如在唐朝时期,参军就是当时戏曲发展中所确定的一个行当,并专指那些军事题材中的戏曲人物形象。发展到宋朝时期,行当的划分更加清晰,尤其是锡剧中的行当划分更加明了,比如传统戏曲中分别将男性和女性角色分成上手和下手,进行细分后,男性戏剧角色又可以划分成老生、武生和小生;女性角色则可以划分成老旦、花旦和青衣等。通过这种对戏剧角色行当的划分,促使戏剧艺术更加趋于规范化,同时也可以更加便捷地创作戏曲作品。
总之,戲曲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认识戏曲艺术文化,就需要从其表演形式入手,结合不同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认识和发展这门传统的大众艺术。
参考文献:
[1]孟雪琴.论戏曲表演形式的审美特征[J].大众文艺,2017(03).
[2]王萍.戏曲表演形式的审美分析[J].参花,2018(01).
(作者简介:苏娜,女,本科,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研究方向:戏曲表演)(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