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民俗化的“福”字研究
2018-09-13胡宗明
摘要:“五福”书法作品出现在狗年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遭到各界人士的吐槽。在笔者看来,将此“五福”换成印刷制品,相信大家都不会吐槽了。这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当今社会,人们见多了印刷制品的“毛笔字”,潜意识的书法审美已然形成,对个性较强的书法作品很难认同,自然就产生了强烈的“碰撞”,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书法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关键词:书法 民俗 五福
《书法字典》对于一个从事研究书法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每位书法家所用的书法字典都不尽相同。换言之,这些书法字典大相径庭,所以在这些字典当中(含网络版),书家所学到的字体风格是和印刷制品完全不同的。换个角度说,所谓的民间书写及老百姓的“书法字典”里, 就像是王羲之、欧阳询这类书家也未必所有人都知道。综上所述,这些审美的出现是人们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笔者称之为“惯性审美”。
印刷制品的存在定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它出现的目的是出售,是迎合普通民众的审美, 除了内容要好还要有民俗的某些逻辑, 比如写“福”字,就有不少“规矩”。
其一, “福”字要写得肥胖而富态。以该标准看, 五位书家中李铎、孙伯翔、苏士澍的字笔画稍厚,但整体上也算不上富态;其二,“福”字里的“田”必须封口。这标准也有些怪, 庄稼汉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里大概寓意福的肥水不外流吧。以该标准看, 仅孙伯翔的字符合;其三,书写“福”字可以添笔。书法创作的时候,很少有人添笔补笔,似乎这样能够体现书家一气呵成的高深造詣。电视录像显示,这五位书家也是一挥而就,没有添笔。但民间写“福”字,则有添笔的传统,取其谐音“添福”。
现在,随便走进一户普通百姓家,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对联及“福”字大多结体工稳而且笔画饱满圆润,有清代馆阁体遗风;多是红底金粉字,很少用黑字。为何是这种情况呢?自然是追求喜庆与圆满。红与金搭配显得喜庆,字体饱满圆润则寓意家庭圆满。现在不少家庭不再现场书写,而是直接购买印刷品,上面还有精美的花卉、灯笼等吉祥装饰图案,花色品种多而且价钱便宜,很受老百姓欢迎。现在某些文化机构在春节期间下乡写春联多受冷落,虽是顽强的民俗坚守,但真的是老百姓所需要的吗?春联三五十块钱就能网购一大堆而且包邮。名家书写的“福”字及春联因为有市场价值,百姓未必舍得贴。估计有些书写者也纠结:是否将自己的作品抹点浆糊贴门上……时代的变迁会改变很多东西。今年笔者用墨汁和红纸自书春联,字好不好姑且不说,仅就视觉效果而言,根本比不上隔壁大门上那一片金光灿灿。
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众多,大致可分宫廷、宗教、民间、文人四大体系。书法只是文人体系,是以文人为主的书法体系,虽有其他种类,一定程度上已被严重忽略。例如汉隶与魏碑,被忽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产生的过程有工匠书丹与刻制,在某些学者的主张里不被认同。
以春联的“福”字来说,民间书写以楷书、行楷居多。造成这一现象是有迹可循的,中国的传统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里“富贵”便是其中一点,而楷书的书体风格恰恰符合民众的这一审美,庄重、典雅、富贵、雍容。
毫无疑问,民间的书写审美和书家的书法审美两者之间没有对与错,更不存在一个两全其美的折中办法。在笔者看来,各种书写的场域、标准及形式都应予以足够尊重,不要老是高高在上以书法审美的标准想着怎么去改造别的书写方式,毕竟改造之后,某些书写传统就丢失了。这根本不是什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问题,而是文化多元与多样性保护的问题。显然,标准会因字体及时代的差别而变化,不再是时下流行的笔法、结体、章法及流行样式那样简单了。如果以一种标准强加于人,换言之,多元化的审美出现之后,需要我们辨别的东西自然变多。这就需要我们自身要具备辨别良莠的能力,不能因为江湖书法的层出不穷而迷失方向。
“五福”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是艺术个性很强的书法创作误入民俗书写及审美惯性后的失语,注定会尴尬, 还不是艺术水准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任何书写场域都需要天马行空的艺术书写,有时候更需要通俗的或民俗式书写。所以,无论是民间还是专业的书法从业者,都应当深入思考当今现象。
参考文献:
[1]文震亨.长物志校注[M].陈植,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2.
[2]黄惇.风来堂集——黄惇书学文选[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0:106.
(作者简介:胡宗明,男,硕士,四川理工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