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黄檀干热河谷扦插试验研究

2018-09-13谢大军冯忠武霍志龙李袁小平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萘乙酸黄檀插条

谢大军,冯忠武,杨 刚,文 艺,霍志龙李 涛,罗 亚,袁小平

(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2.红原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四川 红原 624400;3.甘孜州道孚林业局,四川 道孚 626400;4.甘孜州白玉林业局,四川 白玉 627150)

印度黄檀(Dalbergiasissoo)属于豆科黄檀属高大乔木树种,原产于印度干旱地区,福建、广东、海南有栽培,伊朗东部至印度及世界各热带地区有栽培[1]。该树种根系发达且冠幅小,树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2.4 m,具有速生、耐旱和耐瘠薄等优良特性,既可做庭院观赏树,也宜作雕刻、细工、地板及家具用材,在印度种植茶选用已久的庇荫树。2000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将印度黄檀作为一种优良的紫胶寄主树种。根据石雷等对印度黄檀适生性的气候因子研究,印度黄檀适于年均气温20 ℃~27 ℃,极端最低气温0 ℃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9 ℃~43 ℃,且降雨量平均在600 mm以上的地区,因此印度黄檀适合于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生长。该树种在攀枝花引种栽培较为成功。

由于实生苗繁殖效果与种源地和种子特性关系密切,种源地不同、种子特性差异大,实生苗繁殖效果亦差异明显[2]。种子繁殖需要建立种苗繁育基地(采种母树林和专业苗圃),繁殖要求技术高。扦插繁殖可作为印度黄檀的有效快速繁殖方式,通过无性繁殖培育,苗木生长速度快,可以缩短苗木培育期,并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3]。且在攀枝花干热河谷区春夏两季均可进行,因此扦插繁殖可以在春季和夏季短期内提供大量扦插苗,对印度黄檀快速造林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查阅文献,根据张铁成摘译自Indian Rorester 1981.3《吲哚丙酸、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对印度黄檀插穗生根效果的比较研究》一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对印度黄檀插穗生根效果明显[4],除此之外,目前尚未见到其他有关印度黄檀扦插的报道。

1 试验地概况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川滇交界部,金沙江与雅砻江汇合处,北纬26°05′~27°21′,东经101°18′~102°15′,面积 7 440.4 km2。东北面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攀枝花市属于南亚热带一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四季不分明,而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高度集中,日照长(2 300 h~2 700 h),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7 ℃~20.5 ℃,是四川省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最高的地区。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无霜期达300 d以上。2009年平均气温20.4 ℃~21.3 ℃。总降雨量637.2 mm~1 174.1 mm,较常年偏少;年日照时数为 2 475.9 h~2 939.0 h,较多年平均值显著偏多。

岔河试验基地位于雅砻江和金沙江交汇处约2 km,海拔 1 035 m,具有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2010年8月~10月份对岔河基地气温和地温进行监测,数据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2010年,8~10月处于攀枝花雨季,气温和地温相对较低,上午气温17 ℃~26 ℃,下午气温17 ℃~28 ℃,而上午地温也由25 ℃降低到19 ℃,下午地温也由30 ℃降到20 ℃,从8月至10月,无论气温与地温都逐渐降低。

2 材料与准备

2.1 药品

本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为主,加入IAA和6-BA以及水作为对照处理。其他药品有酒精、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KH2PO4、高乐、尿素等。

2.2 工具

枝剪、喷灌设施、营养袋、遮阳网、塑料薄膜、浸渍盆、绳子、温度计、湿度计等等。

2.3 插床

苗床按照1.2 m宽进行设置。土壤深度约20 cm。扦插基质为森林腐殖与山沙按照1∶1混合。扦插基质配制完成后,进行消毒处理,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溶液按要求进行喷施处理,浇透后放置2 d后即可进行扦插实验。在攀枝花扦插的要点及重点在于水,因此扦插基地搭建大棚,便于防风和遮阴处理。应用高床进行扦插,避免雨季扦插地积水,做好防积水工作。

2.4 插条

印度黄檀供试材料插条直接从基地采穗圃中获取,插条选择生长良好,无病害的植株,选取印度黄檀分枝上的两年生枝条进行试验。插条剪成10 cm~15 cm长,上插条上剪口距芽眼0.5 cm~1 cm,下剪口贴近眼处斜切成马蹄形。每根枝条留有芽眼1个~2个,可留1片~3片叶或不留叶片。50根一捆备用。

2.5 灌溉

安装喷灌设施,利用喷灌进行喷水。根据现有条件,调整为人为浇水,保证土壤湿度。

3 试验方法

实验设置对照组进行,每个扦插对象设置不同激素(IBA、NAA、IAA、6-BA)、不同浓度(根据需要设计浓度梯度)等进行试验。本次试验设置不同激素浓度如下: 6BA(25 mg·L-1、50 mg·L-1、100 mg·L-1、200 mg·L-1)、NAA(25 mg·L-1、50 mg·L-1、100 mg·L-1、200mg·L-1)、IAA(50 mg·L-1、100 mg·L-1、200 mg·L-1、400 mg·L-1)、IBA(100 mg·L-1、200 mg·L-1、400 mg·L-1、800 mg·L-1)、水(ck对照)。每种处理50根插条,总插条数750根。

插条处理:插条长度约15 cm,基部为45°斜切,多菌灵 1 000倍液先浸泡消毒。将提前用乙醇溶解的激素溶液放入容器(塑料盆),并将消毒后的插条放入盆中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深度约2 cm~3 cm,浸泡时间3 h。

扦插:扦插前先对扦插基质土壤进行浇水处理,浇透后间隔30 min进行扦插,以避免插条在扦插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扦插完成后对每种处理插牌标记,并重新浇透水,然后搭塑料拱棚保持土壤湿度(扦插地上方有遮荫处理)。之后每隔5 d~6 d喷0.1%多菌灵消毒杀菌,15 d后喷叶面肥。

扦插时间2010年9月6日,调查时间:2010年9月24日。

4 结果与分析

根据扦插过程中每隔3天进行观察愈伤组织和根的生长情况,综合生根和愈伤组织情况,于扦插后18 d将插条取出进行观察测量,结果如下。

(1)愈伤组织:无论是各种处理均有出现了愈伤组织,部分插条虽然产生了愈伤组织,但并未形成根。IBA处理愈伤组织率最高(注:已生根的插条计入已产生愈伤组织),IBA100 mg·L-1、IBA200 mg·L-1处理的愈伤组织产生率均达到100%,IBA400 mg·L-1和IBA800 mg·L-1处理达到90%和64%,说明IBA处理有利于促进印度黄檀产生愈伤组织,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了愈伤组织的产生。除IBA处理外,IAA对愈伤组织的产生也有贡献作用,IAA400 mg·L-1处理的愈伤组织率达到88%。水对照处理的愈伤组织率只有38%;NAA处理中低浓度(25 mg·L-1和50 mg·L-1)愈伤组织发生率仅26%,低于水对照处理的38%,NAA100 mg·L-1和200 mg·L-1则分别达到66%和50%;6BA各种处理差异不大,可达到62%。

(2)萌芽情况:不论何种处理,绝对大多数枝条都可以萌生嫩枝,生根前嫩枝的萌生是因为插条本省所含有的营养能量导致。后期插条生根将给萌生嫩枝提供营养水分,使嫩枝生长更加旺盛,而如若插条没有能够生根,萌条将慢慢枯萎死亡(见表1)。

表1印度黄檀扦插生长情况表

(3)生根情况:就生根率而言,IBA处理效果较为明显,IBA100 mg·L-1与IBA200 mg·L-1分别达到了56%和66%的生根率,但是IBA400 mg·L-1与IBA800 mg·L-1处理生根率却只有30%和18%,浓度过高反而不利于愈伤组织和根的生长(如图1所示)。NAA处理中,只有NAA100 mg·L-1较为明显,生根率达到44%,而IAA处理中,生根率普遍不高,生根率为20%~34%。对照处理中的水浸泡处理生根率只有12%,而6BA处理均没有发现生根,因此可以判断6BA对印度黄檀生根不仅没有帮助,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中的6BA处理和NAA25 mg·L-1处理没有发现生根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试验的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1 印度黄檀扦插生根率示意图

5 讨论

(1)印度黄檀是一种良好的用材树种,同时也是较好的园林观赏树种,在攀枝花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进行印度黄檀的繁育研究显示,通过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IBA、NAA、IAA、6-BA)对印度黄檀的扦插繁殖进行对比试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有着显著差异,无论是各种处理均有出现了愈伤组织,IBA处理愈伤组织率最高,IBA100 mg·L-1、IBA200 mg·L-1处理的愈伤组织率均达到100%;就生根率而言,IBA处理效果较为明显,IBA100 mg·L-1与IBA200 mg·L-1分别插条生根率达到了56%和66%的生根率,浓度过高反而不利于根的生长。在张铁成摘译的《吲哚丙酸、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对印度黄檀插穗生根效果的比较研究》一文中采用的吲哚丁酸(1 000 ppm)、萘乙酸(1 000 ppm)的生根率分别为100%和80%,对照组水处理生根率仅为20%。这可能是因为本试验地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属于大田试验,试验条件不够完善,如条件允许将试验置于温室大棚中,可保持空气中水分湿度和温度处于一个相对适合的区间范围,扦插成活率和生根率也将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条件允许可做进一步试验研究。

(2)在印度黄檀扦插繁殖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枝条,扦插前应做好土壤消毒,且应于扦插前30 min用水浇透插床,使得扦插过程中避免基质太硬而导致插条扦插过程中的树皮损伤。如果在雨季扦插则应使用高床,防止因水涝影响生根并导致烂根和烂枝等,并定期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止霉菌等滋生影响插条生根;试验中部分已经产生了愈伤组织,但未能生根的插条,后期还有可能生根,也有可能未生根就死亡,如30 a、40 a、50 a之后的生根状况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3)试验中的6BA处理和NAA25 mg·L-1处理没有发现生根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试验的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如插条来源、插条差异大小上会有一定差异,且在插条剪取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娴熟程度也会造成扦插断面的不平整或开裂等,其他不可控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萘乙酸黄檀插条
不同生根促进剂对玉树水培诱导的影响
珍贵树种黄檀栽培技术
插条直径对无花果扦插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葡萄硬枝冬季贮藏方法优化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一节教学设计
乙酸溶液浓度对提高迎春硬枝扦插生根规律的影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化胆碱·萘乙酸可湿性粉剂中萘乙酸含量
火龙果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HPLC法测定印度黄檀中黄檀素等3种成分含量
复硝酚钠与萘乙酸处理对红花羊蹄甲扦插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