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8-09-13陈莹莹

记者观察 2018年9期
关键词:毒品青少年中职

文 / 陈莹莹

毒品问题长期困扰着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毒品问题日益严峻。根据国家禁毒办2018年1月通报,全国现有吸毒人员255万,同比增长1.9%,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合成毒品问题突出。青少年作为身心发展不完全成熟的群体,很容易受到毒品的诱惑。因吸毒引发的抢劫盗窃、自伤自残、暴力伤害、驾车肇祸等案件事件不断增多,严重危害着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目前,全国共有22万所学校2亿多学生接受禁毒教育,随着禁毒教育的普及,2017年全国新发现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29%,但吸毒低龄化形势依然严峻。面对当前毒品预防的新形势,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事物缺乏准确的判断,容易受外界影响,若此时对毒品形成错误认知,就有可能产生吸毒行为,甚至染上吸毒的恶习,后果不堪设想。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重点。

一、青少年吸毒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好奇心驱使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时期,好奇心强,对世界有探索的欲望,但由于经验和知识的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弱。大部分吸食毒品的青少年其实对于毒品的危害和毒品的成瘾性是有一定认知的,但是随着好奇心的驱使和不良分子的蛊惑,以试一试的心理去尝试吸食,从此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以致悔恨终生。

(二)不良家庭及社会环境影响

家庭的不良影响和社会风气混乱容易导致青少年走入歧途。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或有吸食前科,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父母过分溺爱都可能成为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之一。

(三)喜欢模仿,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许多青少年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如今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直播软件以及抖音、快手等APP一定程度导致了他们价值观和审美的扭曲。明星偶像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当代的青少年。在青少年“追星”的过程中,他们会对那些明星产生敬慕,并且模仿明星的穿着打扮和言行。明星偶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粉丝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社会道德观。比如人气嘻哈歌手PGONE、韩国偶像天团BIGBANG成员TOP、偶像明星柯震东等,都成了青少年错误的“榜样”。涉毒明星被抓后往往表示,自己是为了提神、寻找灵感或缓解工作压力,明星的“示范效应”会误导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

(四)抗压能力弱,缺乏健康的人格

青少年在遇到父母离异、学业压力或情感挫折时抗压能力弱,不懂得寻求正确帮助,很容易受到不良分子蛊惑,利用毒品麻醉自己,逃避现实,从而沉迷毒品。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种健康人格,应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应对家人和社会有责任心,规范自己行为,不对公众和社会产生危害。健康的人格是青少年抵御毒品最好的防线,而许多涉毒青少年往往严重缺乏健康的人格,缺乏对自身、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心。

二、青少年吸毒的特点

(一)结伴吸毒

大部分涉毒青少年都是有人带着吸食毒品。吸毒行为在特定的年轻人群体中形成,同村、同镇、同校或者有相同交友圈。社区存在的不良因素容易在其内部滋生蔓延。青少年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容易盲目学习和模仿,如果他们涉足其间,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影响而诱发违法犯罪。

(二)学历偏低,大部分辍学

许多涉毒的青少年都中途辍学,加之没有工作经验和技能,只能打临工或成为无业游民。经济的压力和社会认同感的缺失,使得这些辍学青年只能在身边的同伴中建立友谊,寻求认同感。不良的交友圈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甚至沾染毒品。

(三)滥用新型毒品问题突出

如今一些名称极具欺骗性的“特制药物”,如“草本兴奋剂”“研究化学品”“合法兴奋剂”“合法快感药”等听着“无害”的药物使青少年丧失警惕,好奇心驱动之下开始尝试。继传统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吗啡等)、合成毒品(如冰毒、摇头丸、麻古等)后,新精神活性物质(简称NPS)成为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彩虹烟、“奶茶”“跳跳糖”“开心水”等新型毒品除了有更强的迷惑性,毒性比一般毒品对人体伤害更大,是非不分,盲目从众的青少年很容易被诱骗。

(四)娱乐场所是青少年滥用毒品的主要场所

与传统毒品如海洛因、鸦片的镇静、麻醉功能相比,新型毒品的主要作用是致幻、抑制和兴奋,对青少年来说这正和他们追逐快乐的天性相契合。作为“俱乐部”毒品,新型毒品一般会在公共娱乐场所集体使用,这也正抓住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

三、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规划

有的学生是因为逃避普通高中严格的作息时间、繁重的作业量和高考压力而选择职业学校,有的则是由于中考发挥失利。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懒散,无短期学习目标,更没有长期的职业规划。他们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和了解,多是因为父母代替子女强选专业或是因为专业听起来比较高大上。这种无目的、无希望、无趣的生活让他们难以把精力聚焦在学习和职业规划上。这时候外界的一点点的诱惑就很容易使他们沦陷。

(二)闲暇时间过多,精力无处发泄

中职学校放学早、作业少、学习压力小。过多的课余时间让正处青春期而又精力过盛的学生无处发泄,导致学生情感偏差,随波逐流。

(三)家庭关系疏离,缺乏关爱

中职学生家庭中多存在单亲、离异、家暴等情况。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冷漠,互不关心,甚至相互之间充满怨气,缺乏亲情温暖。父母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批评或打骂,没有从根源上寻找问题的原因,无法做到耐心沟通。

(四)生理发育与心理落差

中职学生的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属于叛逆期或叛逆期后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陷入青春危机。这时候学生特立独行的穿着打扮,择朋交友自成一系,希望通过这些给平静的生活添加一点刺激,为激扬的青春能量寻找合适的“出口”。但是因为经验的不足容易产生偏差,结交损友。比如被朋友带去泡吧,不知情中“被吸毒”,从此产生依赖。心理上因家庭或学业产生失落心理,自卑感强烈,惰性和厌学情绪普遍,偏执和叛逆心理严重,攀比和虚荣心理极强。

四、加强中职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对策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禁毒教育深入人心

禁毒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参与性对禁毒的成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开展自主式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2.发挥各类社团的积极作用,如音乐、舞蹈类社团举办防毒歌舞专场,团委、学生会开展禁毒知识问答比赛,文学社举办禁毒辩论赛,手工社制作禁毒小玩偶或饰品进行义卖,义工队到社区进行禁毒宣传等。

3.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开展禁毒广告设计、禁毒宣传画制作、禁毒微电影拍摄制作、禁毒征文比赛、禁毒演讲比赛等。

(二)利用校园文化阵地,营造防毒、禁毒的宣传教育氛围

1.开展防毒、禁毒知识培训和讲座,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掌握防毒的技能。

2.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校报、学校公众号、校园网等工具进行广泛宣传,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3.“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到校举办毒品预防教育宣传课,开展“法官进校园”活动宣传禁毒法规。组织学生到戒毒所聆听现身说法,增强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接受警示教育。组织学生聆听涉毒案件庭审,加强禁毒宣传氛围,达到“审判一案、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三)建立健全毒品预防教育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前线指挥者,不仅是学校上层决策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德育工作的直接实践者。班主任掌握着学生的出勤记录、精神状态、学习情况等一手资料,是学校内预防学生涉毒的起点。开展学校骨干班主任禁毒知识培训,使班主任认识毒品、了解毒品和毒情形势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预防吸毒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家庭、学校、社区、派出所、禁毒办联动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与学生监护人签订《禁毒责任协议书》,让学生与家长联合起来,共同努力,构筑防毒拒毒的钢铁长城。建立学校与禁毒办、派出所等各部门的联系,聘请派出所警官、法制副校长来校授课,开展各类防毒、禁毒活动。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将专题教育与创建“无毒社区”“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以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等活动相结合,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禁毒教育合力。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禁毒现代化、信息化

引导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在“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和“中国禁毒网”中进行禁毒课程资源、政策法规、禁毒知识的自主学习。利用禁毒办和腾讯定制开发的禁毒手机游戏进行“识毒、防毒、拒毒”宣传。以学生组队竞赛的形式,用年轻人喜欢的AR体验、线上游戏、线下“徒步寻宝”等竞技方式,达到科普禁毒知识、释放学习和生活压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毒品青少年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