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9-12汪惠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护理干预

汪惠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7年1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36例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经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护理,可维护患者心理状态平衡,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有助于调节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姜缩性胃炎;负面情绪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使得胃黏膜变薄,导致黏膜基层增厚[1]。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嗳气,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症状。患者病情迁延难愈,且病情周期较长,属于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虽然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日常生活的调理及保养对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经研究发现将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药物治疗中效果理想[2]。因此本文将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2.31±3.23)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4.29±1.12)个月;研究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1.81±3.61)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4.31±1.2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可对比,其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

(2)患者均经过胃黏膜活检组织病理及纤维胃镜检查最终得到确诊;

(3)患者临床以腹部隐痛、不同程度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

(4)患者均知情同意并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

(1)伴有精神疾病或既往存在精神病史患者;

(2)合并其他脏器严重病变者;

(3)患者病理检查提示癌变者;

(4)不配合此次研究患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传授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激发患者主观能动性等。

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基础护理:患者刚入院时,还不熟悉周边环境,通过向患者介绍医院周边环境和患者主治医师,减少患者焦虑、紧张等情绪,使患者尽快消除陌生感并快速适应环境,通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心理及家庭状况,针对患者情况制定最佳护理方案。②心理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周期较长,通过掌握其心理状态,向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通过同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告知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治疗相关疾病成功的案例,使患者树立起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减小紧张感,提升治疗疗效。③健康教育:首先护理人员要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配合,让患者家属发挥其监督作用,引导患者培养新的生活方式,同时将药物用法及用量告知患者和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积极面对治疗。④饮食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饮食护理最为重要,引导患者注意生活和饮食卫生,遵循“多餐少饮”的原则,告知患者饮食水果、蔬菜及大量饮水,告知患者一些避免性食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⑤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定期复诊,遵从医嘱,注意饮食,避免从事体力劳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变化,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差。

(2)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于出院时及干预一年后应用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进行评价,量内容包括: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采用5级评分制,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CL-90各项指标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随着人们医学观念的改变,人们不仅仅只追求药物治疗,还要求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各方面针对性、合理性护理,不仅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提高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并配合治疗,通过对患者给予关心和照顾,使患者护理更加合理广泛,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各项SCL-90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有助于调节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爱田.护理干预在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7,26(24):28+30.

[2]徐小红.护理干预对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07):880-882.

[3]趙瑾华,王惠云.护理干预对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3):167-168.

[4]符晶,汤净.不同护理模式对慢性姜缩性胃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7):166-168.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护理干预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网络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浅谈煤矿协安工作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