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

2018-09-12王鹏徐铎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心身疾病心理干预

王鹏 徐铎源

【摘要】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追求完美的心态越来越强烈,因此,存在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心理问题包括很多种,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心理问题不容易被人们所察觉,有时可能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常常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在心血管内科当中,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在临床表现上,都以心悸、胸闷、头痛等表现为主。心血管内科疾病与心理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因此误诊率较高。本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的方法和重要性加以介绍,并且为心血管内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思路。在减少误诊率的同时,为患者减少更多的费用,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身疾病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8.23..02

1 心理障碍的基本含义

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较多,主要有社会因素、生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大多数的心理障碍都是具有诱因的,是在突发事件之后,人们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恐惧等心理状态,这样的心理状态使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出现严重的下降,导致社会功能受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不良影响,同时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消极的影响。也有一些人可以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或者出现心悸、胸闷等躯体形式的临床表现。由于心理障碍时常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使患者本人感到明显的痛苦,因此大部分患者经常会主动的寻求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这也是与精神病性障碍相互区分的关键点。

2 心血管内科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以及处理方法

心血管内科当中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障碍是焦虑心理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两种:一种是患者本身患者有心血管疾病,疾病引起的患者的心理障碍,另一种情况是患者只有心理障碍,但并没有器质性的疾病。因此,对于两种不同的情况的患者,应该给予不同的处理。由于心血管内科心身疾病的患者相对较多,因此在接诊患者的同时,首先与患者交流一些基本的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家族史,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检查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解。主要目的是为了区分心身疾病的患者和确实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避免误诊。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心身疾病和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的发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障碍产生的身体不适,具有类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状,但患者本身不存在器质性病变。这类患者的症状发生经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诱因,例如:突发的应急事件、家庭的变故,主要包括:丧偶、失去亲人、离异等,患者自己往往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敏感、追求完美等特点。患者往往出现不明原因的心悸、胸闷、劳累、消化不良等症状。临床上的处理方法主要以心理学方面的措施为主。例如:为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必要时进行心理治疗。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患者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同时,具有检查结果的异常。例如患者存在高血壓、冠心病等,检查提示患者的有关检查指标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与患者交流的过程或者冠心病,但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由此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处理的方法是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患者的心理障碍,通过积极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介绍一些曾经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在用药方面对患者加强监督,例如: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将用药的方法写在患者的病历本上等,以书面的形式提示患者按时服药,告知患者高血压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坚持按时服药,一般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保持心情舒畅也是帮助控制血压的有效方法。不要对疾病过于紧张,过于紧张的情况下,血压反而会更高。此外,可以建议患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学习一些身心放松的方法等。

3 总 结

目前,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与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其他因素息息相关。在心血管内科当中,心身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的心理障碍越来越多,导致对患者的误诊率明显增加。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心血管内科仅仅关注到患者的身体不适,没有想到产生症状的根本原因。这会导致心血管内科工作当中,出现较多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检查或者不必要的治疗,结果适得其反。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高,双心疾病的概念逐渐被临床所接受[2]。给我们的启示是,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人们容易出现心理障碍,进而出现类似心血管疾病的相关躯体症状。在心血管内科的就诊患者当中,一方面要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听诊以及其他检查的手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对于存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做好心理疏导[3]。对于心身疾病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心理科,让患者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的帮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要不必要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苗 莉,丁 瑾,严庭智,刘迎午,姚小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天津医药,2016(11).

[2] 孙振晓,刘化学,焦林瑛,周 涛,杨洛宁,范金云.两种抑郁自评量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症状评定的一致性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23).

[3] 陈克富,高桂萍,杜丽坤.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6).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心身疾病心理干预
心身疾病 宜先治心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老年心身疾病诊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心身疾病
——心理导致的身体疾病
现阶段心身疾病诊断及防治研究
飞行人员心身疾病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