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

2018-09-12徐兴利

居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道路桥梁

徐兴利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工作也逐渐成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结合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包括有表面蜂窝、实体棱角损坏以及强度不足和裂缝等因素,从实际工况的角度对其改善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我国混凝土施工整体水平提供良好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

文章编号:2095 - 4085(2018) 08 - 0072 - 02

在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道路与桥梁的建造质量逐渐成为控制城市化水平的重要限制性因素,而社会发展中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效果同样也直接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了进一步提升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效果,就必须从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角度对其通病以及发生因素进行探究,现就相关内容阐述如下。

1 道路与桥梁中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以及原因

1.1 现浇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窝

现浇混凝土表面蜂窝大多是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配合比没有控制好所导致的。施工人员如果没有按照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材料的混配,会导致水分过多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会直接导致出现局部蜂窝以及孔洞,严重影响浇筑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及均匀度、振捣强度等因素都会成为现浇混凝土表面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特别是振捣时间不足时极易导致内部蜂窝的出现。浇筑之前要根据需求设置好模板的安装工作,在确保模板牢固的前提下再进行浇筑,而在浇筑过程中一旦出现位移甚至漏浆,那么势必会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下降,有时会出现蜂窝现象。由此可见,施工过程中蜂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其出现时往往是由于操作没有按照基本流程进行所导致的结果。

1.2现浇混凝土实体棱角损坏

从混凝土自身的特点上来看,由于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现浇混凝土本身的结构强度与机械性能特征,其出现棱角损坏的问题其实是十分普遍的。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洒水保护工作落实不到位,同时在混凝土的硬化处理时没有保持充足的水分,是短时间内大量水分流失所导致的结果。除此之外,后期养护过程中在混凝土的强度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时就进行了模板的拆除往往也会导致该问题发生。在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基础操作时,由于混凝土的棱角部位十分脆弱,如果保护不足,同样会导致道路桥梁的混凝土实体出现棱角损坏的问题。

1.3 现浇混凝土实体强度不足

从道路桥梁的作用上来看,其本身就必须在大量重复负重荷载的影响下工作,所以混凝土实体的强度也就决定了桥梁的寿命与使用安全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桥梁的混凝土浇筑强度对于施工安全等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实体强度不足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内部杂质数量过多、材料使用时不达标以及质量规格不符合设计标准等内容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由于混凝土的现浇流程影响因素众多,其他可能导致出现质量控制缺陷的问题同样也会最终反映在现浇混凝土的实体强度上,这也是导致混凝土材料计量配比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不合格。

1.4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

导致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温度的变化,其次,地基沉降以及模板的拆除时间等因素同样也是混凝土形成裂缝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混凝土刚完成浇筑时,由于内外部的温度差异较大,所以混凝土的结构拉应力也相对较大,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做好处理工作,势必会导致内外温差的问题导致裂缝出现并衍生。另外,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洒水养护,降低温度差异等养护策略也是防止裂缝出现的主要途径。

2 道路与桥梁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解决策略

2.1棱角损坏处理

棱角损坏问题一旦出现,不但会严重影响桥梁的美观性,同样也会对后期的正常使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更是会影响使用的整体寿命。为了避免该问题出现,可以选择施工过程中重点完善棱角保护工作的方式来预防棱角损坏。除此之外,在一定强度要求后,可以先对模板进行拆除,在确保施工环节完成后再对棱角处进行拆除。在施工过程中确保混凝土时刻符合湿度技术标准,加强棱角损坏的处理工作,这样一来也可以完善砂浆的修补,确保道路的整体稳定性。

2.2表面蜂窝防治

表面蜂窝的防治工作需要重点关注模板的检查检验以及内壁的光滑性,同时还需要做到内部湿润。在模板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对可能出现裂缝的位置进行处理,对模板进行加固后确保降低后续不利影响。在混凝土制作环节中要严格做好配合比的控制工作,特别是材料的计量投放以及搅拌时间控制。在浇筑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次浇筑成型,切勿出现二次浇筑的问题。在过程中可以通过分层下料的方式來控制稳定性,最好每层的厚度控制在30cm。在完成浇筑作业后,可以开始进行振捣,振捣过程中时间需要控制在20~30s,而浇筑过程需要安排专人检查,确保漏浆等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最终确定蜂窝现象能够得到快速解决。

2.3 混凝土实体强度不足的预防

混凝土实体强度不足的问题一旦出现,处理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必须加强事前的预防来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首先,需要控制好水泥材料的整体质量,通过检查水泥材料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并符合准入等环节来提升材料的稳定性,另外,在混凝土的配比选择方面,也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工况条件来进行选择,比如夏天可以尝试加冰来降低浇筑温度,确保整体质量稳定性;最后,在冬季浇筑时可以选择防冻保温的方法来进行处理,每立方米的水泥用量也应该大于200kg,通过增加辅助剂的方式来确保浇筑品质。

2.4裂缝问题的处理策略

裂缝问题出现的因素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温度引起的拉应力变化而导致的,所以在完成前期浇筑后,需要完善后期的养护作业,特别是持续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其出现昼夜温差过大而导致出现裂缝的情况。另外,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时间也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出现开裂时,根据裂缝的实际大小选择填补方式,尽快进行处理,也可以防止裂纹不断扩大最终影响整体结构强度。

3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环节、外界因素影响大以及控制难度大的特点,再加上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以及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平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施工结果,所以经常会出现强度不足、裂缝等通病。结合实际案例,本文试着从不同的现浇混凝土质量控制通病的角度对其优化策略进行了阐述,也希望可以为我国道路与桥梁施工水平的全面提升创造新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凯,郭永伟.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2):163 -164.

[2]李柏林,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处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7):222 - 223.

[3]曾一偲.道路桥梁中现浇混凝土的质量通病与施工处理[J].建筑知识,2017,37(12):150 - 151.

猜你喜欢

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道路桥梁
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水电站厂房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
探析关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措施与方法分析
现浇混凝土单侧模板及支架体系经济性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