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8-09-12丁晓云

经营者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物流农产品

摘 要 互联网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产业发展呈上升态势。同时,“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模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为农村地区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农产品 物流

一、引言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及运输过程中全面引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有关信息设备开展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相关的业务活动,在整个过程中实现三产融合。[1]近年来,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农村电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电商发展的规划、政策及文件。应当响应国家号召,将电子商务引入农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农村电商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等有重要作用,但农村电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找出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给出对策建议,对促进农村电商的健康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从1995年至2005年,从主要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多元主体驱动的初始发展阶段;2005年至2015年,政府、电商平台和地方服务商三支力量同时发力的新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从纯电商到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的新零售发展阶段,这期间,我国关于农村电商的研究较多,都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情况,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也较多,且大多是结合某一地区农村电商的实际发展情况来介绍。顾士刚(2016)首先强调了政策优势是农村发展电商的保证,接着介绍了徐州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促进徐州农村电商的发展。禹仁朋、冯治(2017)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困惑,探索了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张驰(2017)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武功县为例,结合其社会经济条件与环境,介绍了电商发展的成效,给出了促进武功县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

二、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战略的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成为我国“三农”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近年来,我国农村网名数量、网络零售规模均保持持续增长,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巨大,农村网店的数量也较为可观。我国农村电商朝着区域发展特色化、电商模式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各个区域都在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电商发展模式,形成了多样化的电商发展模式。此外,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电商的网络基础设施有一定改善,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都做了较大的投入,促进了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三、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但是其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电商在发展中主要存在配套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农村物流体系不完善、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仍旧较低几方面的问题。

(一)电商配套基础设施落后

与城市相比,农村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包括在交通设施方面的建设不够完善,造成商品配送困难;电力设施和网络相关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农村网络覆盖率和网络使用率都较低,农村电商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目前,我国农村网络覆盖率和使用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安装网络成本高、难度大、回报率低,导致农村网络信息建设不足。在信息基础建设软件方面,农村信息联络站等也比较少,信息流通不够及时、快捷。另外,由于与农村电商合作的商业银行网点有限,网络支付在农村的发展也受到了制约。

(二)农村电商人才短缺

对内,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网络使用了解不多,且短时间内难以熟练使用,造成网络应用知识的普及率较低,网络设施也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对外,农村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条件较差,难以留住人才,造成人才的流失非常严重。除此之外,在农村开展的电商培训工作实际开展较为困难,很多农村居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意识不强,培训的实际效果并不好。电商的发展需要专业化人才,只有配备专业人才,在产品推广、销售等环节发挥专业水准,才能推动农村电商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三)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物流体系的建设对减少运送成本至关重要。由于农村公路等基础交通运输设施不够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进一步限制了农村电商的发展。“最后一公里”配送十分困难,因为农民大多居住得分散,且距离乡镇较远,配送成本较高。第三方物流大多只能覆盖到县一级地区,能覆盖到乡镇的少之又少,这给农民的体验较差。另外,由于物流配送的费用较高,企业对农村电商的投入大大减少,电商在农村的发展缓慢。

(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农村电商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趋势弱,產业链较短,大型龙头企业非常少。同时,农村电商的产品单一,大多是小农生产,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也比较低,大多为农副产品,加工率低,没有进行深加工,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产品附加值不高。

四、促进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交通设施方面的建设,提高农村交通的便捷度,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另一方面,在电力设施和网络基础设施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农村网络覆盖率,提高农村网络使用率。同时,应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软件方面的建设,扩大信息联络站的建设。另外,在网络支付方面,加强国有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规范网络支付,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二)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电商专业人才引进。首先,要培养专业电商人才,有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业的电商培训人才,对农村居民从基础知识开始培训,提升农村居民应用电子商务的能力,从学员中挑选优秀学习者,推荐从事电商工作,带动农村就业。其次,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培养电商知识方面的专业人才,然后引进,给予优惠就业政策,鼓励专业人才扎根乡村,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此外,吸引本地人回乡创业、投资,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带动农村电商的发展。

(三)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

配送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与物流运输成本相联系,对农产品来说,建立快捷方便的物流配送体系更是必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积极引入第三方物流,如加强与顺丰、圆通等快递企业的合作,提高物流的专业化程度,降低成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物流便捷化。同时,鼓励电商企业发展自成一体的物流体系。

(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

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要加快产业链整合,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同时,政府也应加大监测力度,对农产品生产、包装、销售等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质量有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投入,提高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

五、结语

在信息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各大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农业的发展也应当要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态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作为农业发展的工具,而是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各个地区应当结合自身农村电商的发展优势,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积极探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新模式,实现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帶动当地经济稳定、高效发展。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丁晓云(1995—),女,安徽合肥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在读。]

参考文献

[1] 张驰.武功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2] 禹仁朋,冯治.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困惑与对策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3):59-62.

[3] 顾士刚.徐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1):80-82.

[4] 白灵.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大学,2016.

[5] 许亮.浅析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J].商,2015(42):103+102.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物流农产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