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传统民族村落旅游布局研究
2018-09-12彭飞王启鸣沈诗林
彭飞 王启鸣 沈诗林
随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文化衍变与产业的转型升级,更迭融合,在风景名胜景区旅游,市井街道观光外的相应民族村寨特色旅游,已成為旅游发展的前沿方向与值得重点开拓创新的领域。本文根据传统民族村落特色文化的优势,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官大海村为例,运用开发与保护兼顾的分析方法,完善该区块乡村文化主题,并规划其乡村旅游布局。
“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一号文件。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和创新性的建设,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招。辽宁省作为一个由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等50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北方多民族省份,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自治县官大海村作为辽宁省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的一座蒙古族村落,二者都正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全方位的部署下,通过区域一体、软硬结合、统筹规划布局的方式,为其发展注入新的能量、新的创意。在制度完善、人才输入、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下,顺应乡村振兴的新潮流,带来源源不断的乡村旅游新动能。
一、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官大海村概况
1.村落简述。滔滔凌河水,绵绵大青山,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官大海村蒙古人口占村民总人口的67%,地理位置距离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13千米,整体面积为17平方千米。
2.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官大海村落开发点简析。第一,历史脉络。据史料记载,自元朝朝廷大将后人扎营在官大海村以来,历经大小战争,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扎萨克旗族人一直在此居住,官大海村的名字也一直被使用至今。
第二,自然人文。在官大海村周边拥有朝阳市“一湖一带两山两园”的自然人文体系,其中,“一湖”指龙源湖,“一带”是凌河带,“两山”是龙凤山和楼子山、“两园”有民族民俗风情园和紫陶艺术观光体验园,对建设形成系统型景观集群、地区性民族旅游文化产业链奠定了基础作用。
在人文方面,官大海相继在几年内接连举办了射箭、象棋、蒙古族摔跤等民族特色项目,还将最具蒙古特色的“那达慕”大会落户到了本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化项目中,最能代表官大海村的莫过于蒙古象棋“喜塔尔”,这项运动在该地区的传承与推广,再加上历史的积淀,使官大海村被赋予了中国“喜塔尔第一乡”的称号,享誉周边。
二、官大海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春季,百余亩的向日葵花向阳盛开在吉祥寺旁边,吸引了许多摄影师和游客,随着微风吹拂,花朵随风摆动,像彩色海洋。通过不断地探索,官大海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被逐渐发掘,但在其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传统村落的古建环境风貌严重破坏。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官大海村的大部分旧建筑年代久远受到损坏,其中,院落结构很多被人为无规则改造,同时,官大海村已经建成了一部分现代化的建筑物,与原有的院落不相容,破坏了传统建筑风貌。
2.科学的规划设计不统一。目前,官大海村的旅游发展没有完备、统一的整体规划,部分自然景观仅仅是进行了局部开发,散乱分布,没有组织。在无法集中的投入建设下,配套设施不齐备,景区设计不周到的问题频出。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方面,通往官大海村的多数路段目前只有单向交通,公共交通的乘坐舒适性也较差,停车场亦无规划。在卫生条件方面,也没有冲水公厕和足量的垃圾桶等。由于水电设施不够先进,村里的生活环境较落后,灌溉植物的方式也较为传统。
三、官大海村的旅游布局对策
1.保护村落文化遗产。第一,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在官大海村传统建筑的保护过程中,想要体现传统建筑的特点,要对传统工艺古建墙体屋面等进行修复,也应按照原有的内部格局进行调整,同时完善水电基础建设。
第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官大海村的吉祥寺是藏传佛教圣地,同时这里也建有辽宁省第一高藏传佛教“菩提塔”,在阴历一月份,当地会举办九曲黄河灯会,游人如织,是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建立各级文化的联动保护机制,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官大海村作为一座新晋省级民族旅游村,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一方面,应对官大海村景区内部的交通进行统一建设规划,让游览更加便利,同时不失趣味;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官大海村与周边道路网络的连接和道路升级改造。
3.完善特色产业链条。扶持特色种植业,政府应拨专项资金,对农户进行扶持,并且要求按要求种植特色观赏作物;也可以使用专项贷款支持民宿和体验园区的发展,使游客游览美景之余,也可以吃到本地特色蒙古手把肉、烤羊腿、血肠、奶茶等食物。
4.加大宣传力度。除了村落自身软硬件的建设,还要在相关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进行传播,通过统一规划打造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一日游精品旅游。真正地让公众了解官大海村那美好的一切,正可谓是:蒙古姑娘,翩翩起舞,马蹄嗒嗒,琴声悠扬;天光塔影,相映甚美,黄河灯会,尽看辉煌。
四、结语
传统古村落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被传承,有一些已经消失,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传统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科学统一地规划,在促进农村经济改头换面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还可通过生态旅游,让百姓富裕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传统民族特色文化。
(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