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住宿社区”的个性化旅游分享互助模式开发 与前景探究

2018-09-12吕杭蓝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旅行个性化社交

吕杭蓝

近年来,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商旅的一站式服务市场趋于饱和,个性化的旅游发展模式逐渐兴起,本文首先阐述了社区化旅游服务的开发愿景,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社区化旅游服务市场,对设计的“旅路有你”产品进行设计理念和产品建构的解释,不仅是倡导一种有温度有故事的旅行价值观,更是希望能对个性化旅游市场注入些许创新血液。

一、社区化旅游服务的开发愿景

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供应链的整合,在于满足人们出行方便快捷、价格宜人的基本需求,而笔者想要开发的是一款体现旅行温度与漫步故事的旅行产品。宝贵的假期中想要得到的不仅是空间场所的地点转换,不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走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而是一场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逢,和往昔的故事相遇,而后回首自己当下生活的发现之旅,在这样的动机驱动下,笔者构想与尝试研发“旅路有你”这样一款基于用户住宿点为社区环境进行结伴交友、互帮互助的旅游分享个性化服务产品。

二、社区化旅游服务的开发背景

(一)自助游市场的高速增长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投资要素市场双向互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旅游投资的空间和潜力巨大。2015年9月,“旅游+互联网”大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会上,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互联网+旅游目的地”联盟发布了《促进“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常州共识》。大会还提出,未来5年,中国“旅游+互联网”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自助游市场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在线自助游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市场交易规模达到545.2亿元,预计2019年中国在线自助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超1 100亿元。在线自助游的核心增长主要来自用户个性化旅游需求的升级,和目的地服务多样化促进下的旅游消费的增长。

(二)资源整合市场趋于饱和

在产业生态格局上,目前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已形成“携程系”和“海航系”为首的两大巨头;拥有上游资源的“万达系”“首旅系”正在发力集中整合资源。此外,依托阿里生态圈的阿里旅行也在攻城略地,加速在线旅游行业的渗透。但这些巨头公司主要从事机票、门票、住宿场所的资源整合,目前资源整合方面的市场已趋向饱和,而且这些在线旅游行业在同质化竞争严重、模式僵化、业务重合度高的情况下,只能以价格战决胜负,整个行业处于产品上高度竞合的结局,中小企业不是死于价格战,就是被兼并,因此,旅游产品供给新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新业态、新体验、人性化配套等方面。

(三)游客对交流互助的需求存在空缺

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社交需求,笔者进行了线上线下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体验,针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超过90%的旅友都有在旅行中结交朋友的意愿,但有大约50%的旅行者对旅途中社交需求是否被满足感觉一般或者不满足。根据马斯洛需要满足理论,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兴趣爱好都有关系。而目前社交产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熟人倾向,一个是陌生人倾向。熟人倾向基本在未来想要做得比微信更好,恐怕是很难的。陌生人倾向中又会有强身份化和弱身份化两类。强身份化的产品,如脉脉,往往能够对自己的个人形象进行增值,需要用户想要主动去认证。弱身份化产品,如用户需要一个平台去释放自己的社交压力,寻找排解寂寞的方式。而“旅路有你”基于LBS地理定位的社交需求则属于弱化身份一类。一方面依托共享的住宿点结交陌生朋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双方的线下交友面谈更为快捷、有效。

其二,超过90%的旅行者在旅行前都往往会投入巨大的时间成本。而这可以成为旅游产品衍生品的一个重要方向,节约旅行者决策的时间成本从而提供等价的服务来提高用户的好评度。应用“旅路有你”可以实时连接在同一旅舍区域的旅友,相互间进行互帮互助可以及时解决问题,而且同一地点的旅友分享的内容更具有实地操作性。

三、“旅路有你”的服务模式

(一)设计理念

“旅路有你”产品的设计理念主要是依托旅行者的住宿背景,成为旅行者之间的媒介,让他们能发现彼此的存在,寻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通过线上加入主题约伴小组,浏览所处社区的旅友分享,落实到线下的结伴旅行和交友会谈中,笔者希望一次旅行能使人们回忆起来时不会只有简单模糊的地点概念,或者独自踽踽前行的身影,更多的是扩展自己的视野,见识四海的朋友,结交难忘的情谊。在综合技术、资金及数据分析结论下,笔者初步推出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杭州市内小范围推广,主打结伴“十里琅珰”“云溪竹径”“天目山大峡谷”等户外旅行活动。

在盈利方面,笔者认为对于本地的商家和旅舍本身来说,以地理位置凝集的旅友社区是一群特征比较鲜明的消费群体。而线上的商家推广活动,将有可能吸引大批游客或者有未来计划的潜在游客,同时给商家带来大批的线上和线下流量。但不管怎么样,现在还处于初创阶段,不适合过早引入商家模式,否则容易导致用户质量下降,最终失去大量的用户。

(二)產品建构

为了构建一款走心的结伴交友、互帮互助的旅游分享个性化服务产品,笔者以住宿点为社区保障用户的旅行安全和操作的及时有效,运营内容主要集中在“有伴”“旅迹”“我”三个分版块。

第一个版块,“有伴”主要分为“约伴”和“答疑”。约伴信息结合“主题+加入小组”形式,以较为结构化的形式呈现,用户点击“加入”后可以进入群聊,让有意结伴的用户有一个私密交流的空间;同时找不到合适游伴的用户也可以自行发起约伴。在运营初期,还会从全网抓取大量有关约伴的信息,如天涯、穷游网上的帖子等,吸引和培养早期的用户群体。“答疑”主要以问答形式,用户可以在社区内进行提问,邀请同社区的旅友进行回答。

第二个版块,“旅迹”,用点亮地图的模式记录用户的旅行足迹。注册的用户可以通过在城市地标上传照片或视频打卡,记录到达过的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标,而且用户可以通过地点记录自己的时光故事,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将这些旅行信息导出生成专属于自己独特的时光路线地图和旅游故事电子书。

第三个版块,“我”,主要包括用户的一般信息和加入的群组,不会强制用户实名验证,但发起约伴的群主可以设置成“只有实名验证才可加入”,这主要是出于保障用户安全的考虑。比较有意思的是,引入新的交友验证模式,以答题考试的形式作为交友门槛,用户可以自己设置问题,而要添加其为好友时需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只有考试通过才能自由对话。通过答题考试的形式提高筛选门槛和社交的效率,减少无用社交,尽可能实现用户之间兴趣爱好、精神观念等深层次交流。

四、服务模式的前景展望

“旅路有你”作为一个孵化阶段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笔者深知在缺乏成熟的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以及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合适的发展契机下,它也许得不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但在一次次行走于祖国大好河山,亲历独行与结伴走过祖国的东北、西南以及沿海等地区的时候,笔者也深知旅游资源整合和商旅出行的一站式服务市场都已经出现饱和,少量大型旅游企业凭借资源、资本、技术等占据优势,但笔者始终认为旅游不是一个封闭的环路,从一端绕行最终回到出发点,旅游更是一个与生活紧密互动、有机融合的开放体系,希望倡导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旅游价值观,并且通过线上的约伴到线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互动,逐渐打破我们目前被屏幕所局限的虚拟空间。专攻媒体、科技及健康领域的匹兹堡大学Brian Primack教授指出,网络社交永远无法成为面对面社交的替代品,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不仅如此,就目前而言,基于地点的旅游分享个性化模式还是一种比较新兴的自助游模式,随着旅游行业的个性化发展逐渐成熟,笔者相信以地点为纽扣的旅游社交会逐渐兴起。这个项目虽然可能得不到很好的成长,但笔者始终希望以青年的热血与创新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猜你喜欢

旅行个性化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