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及策略

2018-09-12吕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策略

吕顺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段的农业经济工作核心,受到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阐述农业目前的发展趋势和各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真实情况,进而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7月5日

迄今为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农村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源头,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一)农业改革的重要性。农业是国家经济状况的体现,是国家经济独立、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的核心是农业,一旦农业发展落后,那么就会限制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另外,农业发展还对国家经济布局带来一定影响,与群众自身利益和社会安定紧密相连。

(二)农业改革的必然性。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与改革开放时相比有了明显提升,但是仍旧需要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调节农业产业结构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逐渐提升,限制农业发展的根源从之前的资源限制演变成需求与资源的双重限制,最终农业发展矛盾体现在农产品结构与产品质量方面。城镇居民的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在消费结构上,优良农产品的需求比率明显提升,并呈多样化趋势。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农业生产要求农业改革不但要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还要向适应品质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以数量、质量为重点;第二,调节农业结构是加强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因素。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农业国际化趋势渐渐明显。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加快了农业国际化的发展速度。针对国内与国际市场需求合理划分农产品生产,借助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生产资源来对农业结构进行调节,充分发挥农业结构优势,稳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第三,调节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随着供求的改变,仅仅依靠提升农产品数量和价格来增加收入是不行的。然而调节和完善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制造出高质量产品,不仅要符合市场品质化和多样化需求,还可提高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第四,调节农业结构是开发农业资源的关键方法。由于我国农业资源紧缺、开采过度、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对此调节和完善农业结构,充分展现地区优势、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业快速发展。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现状。近几年,各个地区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农业结构进行调节,改变农业发展形势,推动一二三产业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维持健康发展的趋势在于:(1)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3)体现农业发展新业态;(4)推动农业有序改革。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不适应当前经营规模。近几年,尽管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之出现,但依然以家庭为主的生产模式较多,农村劳动力的迁徙,致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多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对农业发展创新技术与模式不够了解,不能很好的经营,降低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技术服务没有完全打通,农业技术依然使用传统方法,缺少创新性,效果不明显;(2)农产品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合较为松弛。农业产品种类多,呈分散式,农业上下游类的经营主体联系不紧凑,没有形成一套完整且凸显特色的产业链。农业企业多以小、散、杂为主,处在成长阶段,规模小,企业、基地与农户联系度较低。大部分农产品依旧处在原始产品拍卖阶段,即便加工,也是小型的加工流程,农产品附加值低。针对农产品流向问题,出现各自为政,不按规则营销,使得流通途径相对拥挤;(3)运用农业政策的灵活度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农业发展动力。包括农业资金整合情况欠缺,政府投入的杠杆效应其效果不太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户融资途径狭小,金融与社会资本转向农村的较少。另外,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建造较为迟缓,土地运转不合理,弃田抛荒现象较为严重。承包权、经营权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三权分置与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和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依然处在试点阶段,农用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块地”没有全部盘活,对养老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策略

(一)执行三大调节。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站在供给侧角度来处理农业、农民和农村结构性问题。从三个方面来调节农业生产形式的结构性和农业产业体系的结构性。首先,对产品结构进行调节,清除无效供给,提高有效供给,缩短低档供给,提升高档供给;其次,对生产方式进行调节,将绿色生产放在主导位置,保护生态环境,完善生产质量提升产业品质,确保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的视频;最后,对产业体系进行调节,重点倡导和创建农村新产业与新状态,推动农业和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二)围绕七个重点。注重地区农作物和畜牧业并调节其产业结构;以保护资源和增加效果为核心,减少环境污染加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力度;以扶持农民、返回当地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的农业融合发展;注重“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提升农产品效率;重点关注产品及产业标准化建设,保证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性与品牌形象性;重点关注多种化经营规模改变经营方式;将节本增效作为重点促进农业生产形势的发展。

(三)强调五个“突出”。突出经营规模,保证地区农产品的供给量;突出升级完善,提高农产品发展水平;突出融合发展,加强现代农业发展动力;突出创新改革,更深层次的呈现发展功能;突出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销售竞争力。

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点

(一)扩大农产品交易规模。扩大交易规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企业农产品交易资金,还能够让农户得到大量的交易经济补偿,例如送货上门、技术服务以及数量打折等。建造优质的交易体系,确保农民交易环境的安全性,减少农户交易资金,应加大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整改力度。建立市场信息网,让农民收获更多的信息数据,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凸显经营决策的合理性。

(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给予农民最大的经济待遇,打破轻视农民工的各类做法。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趋势,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提高农民产业化经济收入;明确土地权益归属,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迁徙,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经营活动的价值链长度,维持农民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便于农民获取高额利益;减少农民交易资金提升农民经济收入,在农村着力興办电子商务与订单农业,这样能够降低交易资金。

(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1)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合理拟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落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监督、保护及管理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性。修订《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变得合理化、详细化。加大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农业污染的管理力度,构建与优化相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2)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与监管力度。创建独立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机构,增强执法力度严格依照执法流程执行,对农业生态环境有害的违法犯罪行为需加强行政与司法执法力度,构建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与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农民文化素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乡村。

(四)加大农业政策创新力度。(1)农业供给侧改革应符合农业政策标准。农业政策创新的第一步是思维创新,一旦思维理论过于传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农业政策的实施。国内农业管理具有规划性、温饱性的管理体系,决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业稳则天下安,防止农业改革影响国内安危,严格管理农村土地;(2)土地政策创新。把土地看成建设资源,打破农业土地理念。转变土地分散现状,让耕种者有田;(3)农业结构政策创新。目前农业结构较为单调,一二三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注重产业忽略粮食。针对其他产业来讲,政府及相关部门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然而却没有关于农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农业自身优势要比其他产业大,此优势因为缺乏政策指引很难施展其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凌利.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8(11).

[2]罗必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难点与方向[J].农村经济,2017(1).

猜你喜欢

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几何创新题的处理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数据分析中的避错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唱反调”的策略
价格调整 讲策略求互动
2016年理财策略——少折腾